崖門失璽

(陸秀夫)“他背著趙昺用白綢縛住,不讓他掉下來,又拿出玉璽系在趙昺的腰下,便縱身一跳,葬身崖海中去。”
其它很多文章都有這種說法。
璽,起源於秦始皇,他統一六國後,規定帝王的印章稱“璽”,而一般印章只能稱“印”。他的印用玉碾琢而成,因此璽又叫玉璽。而先秦時期的印章大多數用金屬製作,官、私印都稱“鉩”(音璽xǐ),當時未有紙,主要印在泥上,因此又有將“鉩”寫成“土”字旁的。宋室南逃,帶著印璽是確定的,但正史未有宋璽沉落崖海的記載。《宋史》卷四十七隻說:
“陸秀夫走衛王舟,王舟大,且諸舟環結,度不得出走,乃負昺投海中,後宮及諸臣多從死者,七日,浮屍出於海十餘萬人。”
而宋璽被元軍繳獲的記載卻可見。《元史》卷一五六“張弘范”條載:
“宋師大潰。宋臣抱其主昺赴水死。獲其符璽印章。”
宋璽是被張弘范掠去了。一位老前輩說,他曾有一本書,書名已忘記,說張弘范帶著這些“符璽”回京慶功並作詩。筆者為此專門找來張弘范個人詩集《淮陽集》,但還未讀到這個細節。
究竟趙昺、陸秀夫帶的是怎樣的玉璽呢?我們不得而知,但《宋史》卷一五四對宋代的玉璽有詳盡的記述。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於公元960年已拿到幾年前就製造的“皇帝承天受命之寶”、“皇帝神寶”二璽,又制“大宋受命之寶”。至太宗又制“承天受命之寶”。之後,每朝皇帝都新制一寶,以“皇帝恭膺天命之寶”為文。到徽宗時已形成“八寶”,並各有用處:
“鎮國寶、受命寶不常用,唯封禪則用之。皇帝之寶,答鄰國書則用之;皇帝行寶,降御札則用之;皇帝信寶,賜鄰國書及物則用之;天子之寶,答外國書則用之;天子行寶,封冊則用之;天子信寶,舉大兵則用之。”
“寶用玉,篆文,廣四寸九分,厚一寸二分”。
政和七年(1117),又制一寶,成為“九寶”。但北宋末,朝廷南逃,七寶俱失,只留下“大宋受命之寶”和“定命寶”。到南宋高宗趙構建炎(1127),開始作金寶三件。紹興十六年(1146),又作八寶:一是鎮國神寶,以“承天福延萬億永無極”九字為文;二是受命寶,以“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為文;三是天子之寶;四是天子信寶;五是天子行寶;六是皇帝之寶;七是皇帝信寶;八是皇帝行寶。孝宗即位(1163),又給老子尊號“光堯壽聖太上皇帝”。乾道六年(1170),再加14字尊號。從上述記載分析,按這樣的制度,趙昺帶著先皇傳下的玉璽是一組,並不是我們想像中的一件。
璽象徵皇權,代表國寶。看來,“崖門失璽”,即是宋皇朝政權在崖門失掉的意思,宋璽並不在崖海中。真不願意兒時的幻想破碎,但又不得不尊重歷史事實。滅宋的元軍主帥張弘范是漢人,世人唾罵之為叛徒、“漢奸”,因此民間傳說寧讓玉璽投入崖海,更動人悲壯,使之符合人民的感情需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