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神話
崔龍海已經83歲了,但是一點也看不出來,他還能上台演戲,翻跟頭、打旋子。一身土黃色中山裝,紅光滿面,桌上3隻已放好茶葉的杯子,一包煙,那是為我們的到訪準備的。
他回憶1959年第一次在市文化宮演出,當年就是上海響噹噹的越劇團來,也只能客滿4天。而他的《十一郎》,15天客滿,最後又加演2天。
他回憶1960年第一次去上海國泰劇場演出,縣級劇團照例是無法登台的,他們託了人才進去,《珍珠塔》、《十一郎》、《火焰山》……劇團連演好幾個月,最後要離開時,還有民眾給上海市政府寫信,“這么好的劇團,這么好的演員,能文能武,不能讓他們就這么走了!”名聲一響,從此,他們劇團經常去上海表演,而且大多客滿。
他回憶上世紀70年代劇團到無錫解放劇場演出,劇場在很偏僻的地方,但是依舊場場爆滿,當時在延安劇場同時演出的浙江的崑曲團票房遠不如他們。崑曲團中有一個年輕人,就是日後大名鼎鼎的六小齡童,正是因為那次的結識,六小齡童拜崔龍海為師學猴戲。
他回憶年輕時與人打賭,一口氣打了93個旋子,可以在一張八仙台上連續翻20個小翻。
……
整整一上午的聊天,他回憶得最多的是自己的戲,《火焰山》、《何文秀》、《十一郎》……這些是他的成名作,都是創造了太多個票房神話、讓無數觀眾為之痴迷的錫劇劇目。從7歲開始第一次登台的崔龍海,舞台是他最美好的回憶。
老爺子很認真地說,“‘下里巴人’是我崔龍海,我的戲是演給廣大老百姓看的。”
“演孫悟空,要像猴子;但他是齊天大聖啊,所以又不能完全像猴子。人學猴,猴學人。”
美猴王
崔龍海現在每天還練功,大冬天也只穿棉毛衫翻跟頭,翻翻歇歇1小時。壓腿,把腳抬在自製的練功椅上(椅子上疊椅子,在椅背上墊海綿),左右兩腿各半小時。如果天氣好,也會去公園。
從15歲那年第一次演美猴王算起,他已經演了68年,這也是為他贏得最多關注與讚譽的角色,雖然他說自己更偏愛文戲。他曾前後養過3隻猴子,同吃同住,帶進帶出,就是為了觀察模仿它們的行為表情。1983年12月21日《新華日報》的一篇劇評真實地再現了當年他的舞台形象:“尤其是孫悟空登門求訪,鐵扇公主借扇那場戲,令人捧腹不已。只見猴子戴方巾,披褶子,踩高靴,一對火眼金睛東張西望,抓耳搔腦,卻又裝成彬彬有禮的斯文樣,把一個先禮後兵、深明大義的‘美猴王’演得十分可愛,富有情趣。”
六小齡童拜他為師,也是在看過他的猴戲之後,他說:“我爸爸(六齡童)不會翻跟頭,而且您的形象更逼真!”之後,他們保持了多年的通信,六小齡童經常請教崔老師這樣那樣的問題,他之後在《西遊記》中出色的表演,崔龍海的言傳身教功不可沒。去年,他還來常州看望過崔老。
關於怎樣演好猴子,崔龍海的概念是“人學猴,猴學人”、“七分像猴,三分像人”。面前的崔龍海給我們演《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火焰山》,沒有上妝,隨手抄起金箍棒就來,逗得我們哈哈大笑,太有魅力了。
“這些都是我自己買的,我就喜歡玩玩具。”
老頑童
從那個手錶樣式的手機,老爺子的童心就可見一斑。再走進他的房間,那簡直就是兒童房了。開始沒敢問,以為是他孫輩們的,後來他自己“招”了:“這些都是我買的,我就喜歡玩玩具。喏,這個掛在床上的花是前幾天逛商場買的;這匹小馬我沒事時就放在地上走走;還有這隻電子鸚鵡,買的時候要三百多呢!”床上有一隻小熊,他看電視時習慣當靠枕用,床頭還有一個梳著小辮子的小娃娃……
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在20年前走過一次鬼門關:1990年,60多歲退休在家的崔龍海確診為中期胃癌,曾在一個月內連續開過兩刀,醫生都說“這個人沒有用了,肚腸都爛了”。
“死就死,反正就是這么回事”。這么想著,他反而把死的事情忘掉了。一個月後,崔龍海居然又可以一點點恢復練功,接著又能上台表演,一直演到20年後的今天。
崔龍海演多了大鬧閻羅殿、勾銷生死簿的美猴王,所以和齊天大聖一樣,本事通天,說不定暗地裡也和神仙打過招呼的——除此以外找不到太合理的話來解釋這個奇蹟了,相信他是真正的美猴王就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