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崔維新(Wayson Choy), 作家, 祖籍廣東客家的崔維新出生於溫哥華,後被收養,並在溫哥華唐人街度過了童年和少年時代。1967在Humber College任教,作品有: Jade Peony(1995)
講故事天賦
作為華裔作家,崔維新被稱為“加拿大最有講故事天賦的人”,富有想像力的作品描寫加國華人的生活,所著各書及無數散文被喻為加國文壇的里程碑。他能在加拿大主流社會享有盛名,給人以深刻印象。
雖然崔維新不是一位多產作家,但他每部作品都是精心之作,筆觸細膩莊諧並重。尤其是其處女作,一出二戰期間的愛情悲劇,好評不斷,被認為“賺走無數眼淚”。
作為一位有東方文化背景的加國公民,崔維新格外強調包容,為多元文化鼓與呼。也正因為如此,他的一句名言就是:“接納差異,以求團結”(Unity Through Diversity)。對他來說,發現事物是文學的基點,故事的力量在於賦予生活的意義,在這方面多少話都是說不夠的。
本月獲頒榮譽博士
不久前在卑詩大學(UBC),崔維新(Wayson Choy)就加拿大多元文化和少數族裔定位,發表了專題演講。這是第七屆卑詩大學—勞里埃機構多文元化演講會(UBC-Laurier Institution Multiculturalism Lecture)的主要活動,創立於2004年,主旨是通過不同層面的探討分析,支持加拿大多元文化發展,並邀集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講者,分享他們作為加拿大一分子的感受。
在陳氏中心的現代化劇場裡面,崔維新發表了題為《我們已經到達了嗎?》(Are we there yet?)的演講,以他的親身經歷道出一個在成長過程中,受到不同甚至互相矛盾價值和文化影響的移民或移民後代心境,以及自己如何在這種挑戰下,令整個人生更輕省也更豐盛。
時隔不久,安省洛里埃大學(Wilfrid Laurier University)公布,頒發榮譽博士學位予四位傑出人士,以表揚他們成就,其中就包括崔維新。屆時崔維新獲頒榮譽文學博士學位,頒授儀式剛在6月9日於該校滑鐵盧(Waterloo)校園舉行。
溫市華埠歷經滄桑
1939年,祖籍廣東客家的崔維新出生於溫哥華,後被收養,並在溫哥華唐人街度過了童年和少年時代。
養父母年輕時移民加國,養父是海輪上的司廚,養母當女傭。崔維新不會講國語和他父母講的台山話,但戲稱自己會說“溫哥華語”,“即很初級的台山話、廣東辭彙和英語語法混雜在一起。”後在卑詩大學學習寫作,他是班上唯一華裔學生,直至今天在加國英語文壇上,仍未出現與其比肩的華裔作家。在卑大修讀文學期間,他師從加拿大著名詩人兼小說家伯尼(Earle Birney),以一部獲得麥克米蘭獎的短篇小說《波浪的聲音》(The Sounds of Waves)引起評論界傾目。
早年在唐人街的生活,永遠是崔維新寫作的源泉。他說:“我們分享故事,我由衷地認為,好故事,是人類的故事,沒有任何界線或種族壁壘。”崔維新儘管不懂中文,但對自己在溫哥華唐人街的童年生活卻充滿留戀和回憶。
崔維新移居多倫多後,自1967年起,執教於多倫多哈姆勃學院(Humber College),出任學院文學教師,開設過備受歡迎的英語寫作課程。他還是哈姆勃作家學校的教授,連任三年多倫多卡湖茨劇團總監。在學院教授寫作直至2004年退休,然而他的教學生涯卻至今沒有終止。
大器晚成一炮打紅
1995年面世的《玉牡丹》(The Jade Peony),是崔維新第一部小說,歷18載錘鍊而成,從三個在溫哥華唐人街長大的孩子視角,敘述了20世紀三四十年代加國華裔生存奮鬥的坎坷經歷。連續6個月名列《環球郵報》(The Globe and Mail)暢銷書籍榜。
這部代表作寫出了早期唐人街的生活狀況,特別描述上世紀大蕭條時期溫市華埠的生活,華裔在異土的奮鬥歷程,在融入當地主流社會中遭遇到經濟、文化方面的困境,寫得平實而線性化。
《玉牡丹》最初以短篇故事形式在1977年面世,出版後連續26個星期高踞《環球郵報》暢銷書排行榜;在全年小說類書籍榜排第六位。崔維新藉此書囊括溫哥華書籍獎及Trillium文學獎。後被《加拿大文學評論》(Literary Review of Canada)選為1945-2004年間最有影響力的100本加國書籍之一。
崔維新還憑《玉牡丹》在1996年榮獲溫哥華圖書大獎,並與女作家阿特伍德(Margaret Atwood)分享當年的安省延齡草圖書大獎(亦稱“三葉文學大獎”)。1998年,《玉牡丹》被評為“美國圖書館協會著名書籍”。
榮獲國家最高榮譽
《所有重要的一切》(All That Matters)是《玉牡丹》的延續,時代背景是戰亂時的溫哥華唐人街,主人公是《玉牡丹》里的長子,以他的奮鬥來反映上一代廣東台山移民的生活。《渥太華公民報》(Ottawa Citizen)評論此書:通過展示豐富多彩的童年生活,創造出一個複雜的世界,可愛的主人公使讀者覺得就在自己家裡一樣。《環球郵報》(The Global and Mail)更言簡意賅地說,此書是“純美之作”。
故事以陳家父子隨淘金熱,由中國到金山(溫哥華)開展新生活,希望衣錦榮歸的夢想為主線,時間背景設在1930-1940年日本侵華戰爭爆發前的溫哥華唐人街。透過故事主人翁與父親、祖母、繼母和弟妹的關係,反映出無數中國家庭如何在一塊陌生土地上掙扎求存,既要適應新的社會文化,又念念不忘保存華夏千年的傳統。
此書獲得吉勒文學獎(Gille Prise)提名,崔維新是首名華裔作家獲得這個著名的文學獎提名。此次Giller文學獎的評審是從94本著作中挑選出6名入圍作家,獎金達2.5萬加元,是加拿大最多獎金的文學獎之一。這部小說也使崔維新擊敗另外6位著名作家,10年後再次奪得安省延齡草圖書大獎英文書類別的桂冠。評審團讚揚書中對當時溫市華埠有豐富和精確的描述,以細膩筆法展現陳家數代的予盾和新舊生活的衝突。
崔維新57歲那年,參加《玉牡丹》簽名售書,無意得知自己出生真相,百感交集。於是於1999年推出自傳體小說《紙影:中國城的童年》(Paper Shadows: A Chinatown Childhood)。該書曾入圍總督文學獎決選名單,曾獲紀實類作品加拿大年度文學獎,並被《環球郵報》列為1999年度推介作品。《紙影》凸現了加拿大華裔英語文學的重要特徵,語言上表現了移民語言從雜糅向規範英語的過渡。內容上揭示了華人家史和族裔史上的隱秘故事,批判排華政策。主題上突出華人個體,以推翻舊有的華人刻板形象,重書家史以解決身份困惑。文學研究者趙慶慶曾著有專文:《語言·隱秘·重構——加拿大華裔作家崔維新的<紙影>評析》。
2005年,由於對加拿大文壇和社會的貢獻,崔維新獲頒加拿大勳章。
2008年11月1日晚,在多倫多舉辦的第29屆國際作家節(IFOA)上,向崔維新頒發了當年的文學獎,對他在圖書寫作領域及培養青年作家方面所作的重要貢獻表示讚譽。
為多元文化鼓與呼
崔維新是公開的同性戀者,並在同性戀者反歧視和爭取平等權利方面參與過許多活動。幾年前他接受媒體採訪時說,直到20幾歲時他才真正認識到自己是同性戀傾向,其文學作品也帶有他人生經歷的影子。
崔維新堅持認為,多元文化的精粹,其實就是一種文化的“分享”,不僅與家人,也與所有認識與不認識的人,在彼此接納、互相尊重的環境下共同生活。
他說在成長過程中,作為一個“香蕉”,即有白人思想的華人,滿腦子都是好萊塢、西部牛仔。生活中也與華人長輩有過文化“交鋒”,例如自己是同性戀者,昔日華裔社區,有長輩看他遲不結婚,感覺怪怪的,但因為有忌諱,也不好催他結婚。 後來有人拐彎抹角地跟他說,如果不結婚,老的時候怎么辦。崔維新說,他曾患過心臟病,但經過認識與不認識的朋友,把他當成家人般照顧,讓他深刻感受到,這就是多元文化最寶貴价值之一,在互相體諒與接納中,讓社會變得更美好。
年前在大多倫多中華文化中心舉辦第二屆中國客家傳統文化國際會議,主持開幕式的就是崔維新。他當時表示,當中國在國際舞台上影響力日漸加強時,人們更有必要了解,中華文化實際上是一個多元包容的文化,中華民族有悠遠的移民歷史,特別像客家人這樣一些特定族群,更是中華民族走向世界的開拓者。
副主任
崔維新 男,漢族,1963年9月出生,重慶萬州人,中共黨員,工學、法學學士,1985年7月參加工作。曾任四川省重慶市榮昌縣科技副縣長,重慶建築大學建築材料工程系黨總支副書記、副主任,沙坪壩區覃家崗鎮黨委副書記,沙區區委辦公室主任,沙區區委常委、副區長。2012年1月任重慶市民防辦公室副主任、黨組成員。
分管:工程管理處、重慶地下空間開發公司、聯繫市人防設計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