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崙報

"1977年11月恢復出版時

《崑崙報》是中共西安崑崙機械廠委員會主辦的內部企業報。它的前身為《前進報》,創刊於1958年9月25日,始為油印小報,後改為鉛印,4開4版,每周兩期。1960年9月曾停刊整頓,不久即復刊,易名為《西機工人報》。1967年1月因“文化大革命”中斷出版。1977年11月恢復出版時,名稱為《崑崙簡報》。1984年3月正式定名為《崑崙報》。4開4版,旬報。當時任兵器工業部部長的鄒家華於1987年視察崑崙機械廠時為《崑崙報》題寫了報頭。地址:西安市東郊幸福北路28號。《崑崙報》是由廠黨委宣傳部部長兼任總編的領導體制。黨委副書記張哲夫任編委會主任。1958年至1966年,總編先後有陳珂、司永祿、蘭種玉。1977年至1989年,總編先後有蘭種玉、緱萬成。有編採人員4人。有業餘通訊員130餘人,分布在全廠各基層單位。1989年報紙期發行數為1500份,免費發至班組,與全國80多家企業報和10餘家社會新聞單位建立了定期交流的業務關係。報紙由崑崙機械廠勞動服務公司印製。《崑崙報》以企業生產經營為中心,堅持宣傳、貫徹黨和國家的各項方針政策,推動和指導本企業的生產經營工作,不斷增強企業凝聚力,培養企業精神,為促進企業兩個文明建設和豐富職工文化生活服務。 《崑崙報》版面分工與主要欄目。一版為廠內新聞版;二版為生產經營版;三版為綜合版;四版為《雪蓮》副刊版。主要欄目有:“管理動態”、“大家談”、“改革論壇”、“廠內廠外”、“工會園地”、“班組生活”、“共青團園地”、“崑崙民兵”、“衛生與健康”、“瞭望”、“隨想隨說”、“知識窗”、“在兄弟企業報上”、“職工信箱”等,共30多個。《崑崙報》的宣傳特色,主要表現為在軍轉民上大做文章。隨著軍工企業由封閉走向開放,由生產型轉向生產經營型,《崑崙報》在促進職工轉變思想觀念這一重大問題方面,發揮了社會新聞媒介難以起到的作用。1986年底,崑崙機械廠為了開發新的支柱民品,決定自籌資金,以金額貸款3000多萬元的方式,從國外引進了一條現代化易拉罐生產線。面臨當時複雜的市場情況和社會環境,職工中議論紛壇,意見很不統一。《崑崙報》以此為契機,先後以通訊、報告文學、訊息、言論等形式,進行了連續報導宣傳。如1987年2月14日二版刊登了 《857設備搶運記》、4月24日四版刊登了《希望之光在這裡升起》、6月1日一版刊登了《艱苦創業邁出可喜的一步》、7月15日三版刊登了《剪彩之後》、12月29日四版刊登了《新的轉機》、1988年2月12日四版刊登了《氣象日新》(系列報導之一,之二,之三)及號外專刊等。這些報導,對統一職工認識,打消疑慮,形成全廠齊心合力支持該項目建設起到了推動作用。此後幾年,這條生產線的產值占該廠產值半數以上,並被10多家新聞單位報導。這個事實顯示了企業報在生產經營中的不可低估的作用。1988年9月《崑崙報》刊登的《易拉罐問世》一文被陝西省國防企事業報協評為好新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