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西紅色文化資源研究之“紅色歌謠”

《岳西紅色文化資源研究》之“紅色歌謠”

上篇 紅歌紅戲伴硝煙

歌謠與戲劇,源遠流長,是是民間流傳最廣、客群最多,最貼近時代、貼近生活、貼近平民,最易於互動與參與並產生共鳴的文藝形式。通過它,人們可以用來表達歡愉、寄託情感,吐露心聲、渲泄悲怨,發出呼喊。而一旦注入革命的內容,這些民間文藝形式,就有了革命的思想導向,能迸發出無比的威力,成為團結人民、教育人民、打擊敵人,消滅敵人的鬥爭法寶與有力武器。在請水寨暴動的戰火硝煙里,在大別山革命鬥爭的歷程中,始終有紅色歌謠、紅色戲劇相伴隨,與武裝鬥爭共著岳西革命鬥爭的歷史篇章。為此,本文上篇將其作為重點議題。

一、紅 色 歌 謠

(一)關於紅色歌謠的編唱
所謂歌謠,配上曲調唱出來的叫“歌”,無曲調的徒歌稱“謠”。革命戰爭年代流傳的稱紅色歌謠。
岳西的紅色歌謠是為本地革命鬥爭服務,絕大部分是本地編唱,少數是進入岳西紅區的,已難以具體考辯出每首歌謠的源流。岳西紅歌的編唱者中有王效亭、劉中一、陳履謙等革命暴動的領導人以及儲仕英等知名愛國人士,但多數是普通的紅軍戰士、赤衛隊員、農協會員、學校師生,因年代久遠已難覓編唱者。
紅歌的編唱,其基本方法是選定一首在民間久已流傳的小調,重新配填宣傳革命的新詞,如《勸郎當紅軍》採用[勸五更調],《窮人歌》採用《山伯調》;部分新歌如《赤暴隊員之歌》、《紅軍三大任務歌》、《大別山好比一把劍》等,其詞曲則全屬創作。岳西紅歌傳唱普及,內容廣泛,涵蓋面寬,藝術處理手法多樣,所表達的情感異常豐富。
以下分為紅色歌曲、紅色民謠兩部分,進行較為系統的研究,旨在弄清岳西紅歌資源的基本狀況,及其藝術特徵。
(二)紅色歌曲的分類選例與簡評
請水寨暴動是震驚省內外的重大革命事件。由此拉開岳西革命武裝鬥爭的序幕,大量的紅色歌謠,對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全過程都有生動而真實的描述。以下將浩繁的紅歌以各革命階段為序,擇其有代表性者予以簡析和展示。
階級不平歌。窮人控訴受階級壓迫與剝削,抨擊社會不公的紅歌特別多,僅《窮人歌》、《窮人調》、《討米歌》、《農民苦》、《十恨》、《窮人革命歌》等就有數十首,其中縣蘇維埃政府(革委會)文委會編印的木刻版宣傳演唱材料叢書影響最廣。其第一集選編的《農人自嘆》是眾多紅歌中的代表作。這首歌是紅三十四師政委陳履謙作詞。以古曲[蘇武牧羊調]重新填寫新詞。歌詞深沉、淒婉,揭露了土豪劣紳對農民的殘酷剝削與欺凌,發出強烈的反抗之聲:
試問最苦我農人,沐雨又櫛風,戴月又披星,
整日間,苦辛勤,總為口和身。
粗茶又淡飯,襤褸乞丐形。
春季忙到冬,那問陰和晴,
一年到頭忙來忙去,總是不聊生。
提起痛心事,土劣與豪紳,
勾貪官,諛軍閥,剝削我窮人。
災荒年成歉,苛捐月月臨,
血汗錢刮盡,不滿虎狼心,
可恨壓迫我們窮人,級級十八層!
《牧童革命歌》([泗州調]),生動細膩地描述窮人的孩子小小年紀就幫人家放牛,受盡風寒雨濕、遭遇打罵欺凌的不人道的對待。親身感受到“世界多少不平等”,歡呼“現在來有了救星”。這救星“就是共產革命軍,他原來打富濟貧。”“撥開烏雲見青天,平分土地有吃穿,小牧童挺直腰桿。我們主義要抱定,齊來參加革命軍,把豪紳殺個乾淨。”期望著“那時沒有富和貧,就完成世界大同。”
《窮人歌》中唱道:“正月是新年,窮人真可憐,赤身露體沒有衣穿。富人吃的好,魚肉吃不了,珍稀美味白炭火烤。二月是花朝,軍閥如強盜,壓迫窮人保護土豪。組織清鄉軍,到處捉窮人,蹂躪工農十二萬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窮苦人覺醒了,再也不是悲天憫人,而是“層層壓迫忍無可忍。窮人要翻身,參加革命軍,要把土豪殺個乾淨。……革命早成功,殺盡寄生蟲。革命要齊心,團體要結緊,要把那豪紳斬草除根。……工農革命軍,無產階級世界聯盟。……革命正高潮,帝國主義一齊推倒。奪取政權來,建設蘇維埃,工農專政江山萬代。……紅旗豎起來,一輪紅日照到天外。不分貴與賤,沒有富和窮,共產主義世界大同”。在《去找共產黨》歌中唱道:“地主心腸狠,壓迫我窮人,逼得窮人難生存,只得去革命。窮人來商量,去找共產黨,天下窮人變紅軍,大家一條心。打倒那土豪,殺絕那劣紳,土地歸還我農民,窮人都翻身”。
革命暴動歌。舉行暴動之後,在以天堂為中心的廣大紅區,出現一個編、唱紅歌宣傳革命主張的高潮,其規模之大,內容所涉之廣,實為罕見,如《新十二月》直接反映請水寨暴動,歌中唱道:
正月里,正月正,紅軍司令王效亭;
工農來把革命鬧,不幹革命活不成。
二月里,杏花開,紅軍扎在請水寨;
周圍四轉糊標語,活捉土豪反動派。
……
暴動後王效亭深入民眾指導鬥爭,其艱苦樸素的生活作風被革命民眾稱讚。在《潛山來了王效亭》歌中唱道:“潛山來了王效亭,粗茶淡飯最艱辛;打惡霸,鏟窮根,他與人民心連心”。
在《紅軍來到我潛山》唱道:“映山紅,紅艷艷,紅軍來到我潛山,遍地撒下革命種,革命花開萬萬年。紅軍來了笑哈哈,分得土地還老家,千年萬載真難盼,盼到鐵樹開了花。”《五更里》歌則對暴動情況有個總體概述:
一更里,月出天又明,我潛山出了喜事情,就是那紅軍,帶領我窮人,起來鬧革命。
二更里,月照大山口,那標語寫得無其數,鄉鄉都貼有,土豪和劣紳,看到心發愁。
三更里,月照當頂上,那白匪又要到一方,那方總是光,捉人又吊打,家破人又亡。
四更里,月兒偏了西,我們窮人共商議,連夜去參軍,扛槍去殺敵,不再受人欺。
五更里,月落天又光,紅軍隊伍真雄壯,捉住土豪和劣紳,訴苦又算帳,分田又分糧!
軍政建設歌。暴動後,由師政治部、縣文委會頒唱的歌曲《赤色蘇維埃》(又稱《工農革命歌》),時稱“代黨歌”,是紅區黨、政、軍、機關、農會組織、學校所有成員必唱的“主題歌”:
赤色蘇俄革命中心地,有一個叫列寧社會革命家;共產黨起暴動他把俄皇殺,全國又將政府打,革命高潮大。
工人農民萬眾要一心,一個人一個心一盤散沙;盡所能取所需共產主義起,推翻反動舊政權,建立新中華。
反動階級勢力沒多大,人又少勢又弱我們將他殺;他有錢我有勢努力去交戰,想個法子滅了他,宣傳我赤化。
無產階級都是親兄弟,受壓迫受剝削同是一種人;我們要團結緊努力去革命,工農專政要實現,世界歸大同!
革命暴動後的第一要務是鞏固紅色根據地,搞好紅軍的建設,出現了《紅軍三大任務歌》、《射擊軍紀歌》等軍隊歌曲。《紅軍三大任務歌》實為當時的紅軍紀律歌,紅三十四師政治部特別刊印歌詞頒發指戰員,在操練、行軍、集會時必唱:“紅軍三大任務:打到帝國主義,剷除封建勢力,實行土地革命。重新建立無產階級,各盡所能,各取所需(重句)。紅軍紀律重要,戰士皆須牢記,反動豪紳財產,一律沒收歸公;人人須做調查工作,絕對禁止私人沒收(重句)。保障最後勝利,服從團體紀律,軍事團體系統,絲毫不能忽視;一切命令堅決執行,才能完成最後勝利(重句)。運動民眾鬥爭,言語態度和平,宣傳紅軍主張,擴大政治影響;不拿工農一針一線,做一完善紅色戰士(重句)。”
暴動後,人民自發地參加政權建設、擴大紅軍隊伍,有大量紅歌表現人民民眾對革命事業的擁護、參與的高度覺悟與滿腔熱情。此類歌謠為數眾多,《勸郎當紅軍》、《勸五更》、《只有緊跟共產黨》等。《勸郎去革命》([勸五更調])具有一定代表性:
一更里相勸我親人,勸親人出門當紅軍,做事要認真;不貪財,不怕死,才算真革命。
二更里相勸我郎君,勸郎君去拿土劣紳,切記莫惜情;拿住了,土劣紳,斬草要除根。
三更里相勸我親愛,勸親愛去捉反動派,不論好和歹;捉到了,反動派,除去這禍害。
四更里相勸我知音,勸知音去打白匪軍,對敵要放狠;打倒了,白匪軍,人人都歡迎。
五更里相勸我情哥,勸情哥工作要緊做,家中莫掛著;共產黨,成了功,都有好日子過。
軍事戰鬥歌。請水寨暴動遭到縣長崔樹龍帶兵進山圍剿,很快打了幾仗之後,為了保存實力,王效亭決定,將紅軍部隊撤往六霍紅區以避鋒芒。紅軍暫時離開天堂根據地,革命形勢驟然大變。《紅軍要離開》歌中有所反映:“紅軍要離開,窮人哭哀哀,拉住紅軍手,何時再回來?”“紅軍走了蔣軍到,腰裡插了三把刀,搶糧、屠殺、放火燒……”
1930年4月,暫時撤退的潛山工農革命軍在六霍紅軍的支援下,休整、壯大、改番號為紅三十四師,由王效亭率領從霍山回師天堂。一路歷經大小戰鬥,最後由雙峰寨、余安嶺發起衝鋒,一鼓作氣拿下衙前鎮。《窮人革命歌》中這樣描述:“四月天氣晴,無事散散心,聽我唱個二次革命,霍山鬧紅軍,來到我衙鎮,衙前沙洲砍得一般平。先打來榜河,後打馬家畈,回頭又打地主保全團。……”“鋼槍打前鋒,後排赤衛隊,又用四面來包圍。出陣調奇兵,百戰又成功,打得白匪無影又無蹤。……”在《攻打梅城》歌中描述紅三十四師攻打梅城的戰況,“上級決定真正好,率領紅軍推山倒;為了攻破潛山城,父送子,妻送夫,化裝來到梅城鎮,偵探三天轉回營。五月十八干戈起,半夜動身攻縣城;有紅軍打衝鋒,扁擔隊,隨後跟;崔樹龍,真無能,見勢嚇得屎尿淋;(他)跑得一溜不見影,(紅軍)一舉攻下潛山城。”
慶祝蘇維埃。1930年5月3日,在衙前建立了縣蘇維埃政權——縣革命委員會。這時革命根據地的人民揚眉吐氣。《紅軍去了又回來》表現了這種喜悅心情:“紅軍去了又回來,窮人喜笑又顏開,緊緊抱住不放手,要和紅軍在一塊。”“日頭出山滿天紅,紅軍是我大恩人。打開地主倉,救濟我窮人。大人分一斗,小孩得五升,糧食是我親手種,今日歸還我窮人。紅軍來到我潛山,工農掌政權。土豪劣紳齊打倒,農民分了田。大家擁護蘇維埃,日子一天勝一天。工農紅軍愛窮人,幫助窮人打豪紳,千年苦水一口吐,仇要報來冤要伸。”
縣蘇維埃政府建立後,編唱了一大批紅歌,其中以反映當時政權的建設思路,以唱遍全國燴炙人口的經典紅歌《慶祝蘇維埃》為代表。此歌源自何處?源自我們鄂豫皖革命根據地。其曲調是世代流傳於大別山區民間的[八段錦調],它本來是一曲燈會“騎竹馬”唱的燈歌“小小鯉魚紅臉腮,上河游到下河來……”《慶祝蘇維埃》的歌詞版本較多,現今流傳僅3段,而早期有10段(80行)其歌詞已鮮為人知。唱詞以樸實無華的語言,真摯熱烈的情感,直白地唱出蘇維埃人民政府的性質、與人民民眾的血肉關係。“八月桂花遍地開,鮮紅的旗幟豎起來,張燈又結彩(重),光華燦爛閃出新世界,親愛的工友們,親愛的農友們,唱一曲《國際歌》,慶祝蘇維埃”。“不愛家庭身無依,不愛政府被人欺,政府是自己的(重),你愛政府就是愛自己”。“人民政府愛人民,人民把政府作家庭,人人有家庭(重),家庭就是你的第二生命,愛政府愛家庭俱要一樣心”。“代表民眾的工具,由你罷免和選舉,不是講威武(重),人人都能監督這政府,這政府代表你們工農最擁護”。“任憑中途有風波,堅決鬥爭不調和,共產黨掌權(重),才有今天這個好結果,……”這些唱詞顯現出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革命先輩,對未來政權建設設計的思路,今天拜讀覺得特別新鮮與親切,發人深省。
紅區的革委會,還編印了很多描寫蘇區欣欣向榮、到處充滿了陽光的革命景象的歌曲。《蘇區處處見太陽》中唱道:“紅旗紅馬紅纓槍,鬧革命離不開共產黨;千里馬兒識路長,紅軍離不開老故鄉;山南海北飄紅旗,蘇區處處見太陽”。《大別山之歌》:“一桿那紅旗呀,大別山上插,人人臉上帶著笑,土地還了家。蘇維埃那赤衛軍,勞動人民當了家。一桿那紅旗呀,大別山上插,滿山開紅花,土地還了家,大呀大別山是人民的家!”在那戰爭的年代,紅區的軍民,除了進行武裝鬥爭,還以高漲的革命熱情創造新的生活,營造出“處處飄紅旗,人人唱紅歌”的人文環境,編演許多表現革命樂觀主義精神、鼓舞革命鬥志的文藝作品。如邊舞邊唱的《革命舞歌》、紅軍集體舞曲《慶祝舞拍》等。“後北鄉真是一片紅啊,天空飄著紅旗——在軍部、革委會、學校的屋頂上,廣場上都插有鐮刀斧頭旗。紅軍和赤衛隊的服裝還來不及置辦齊全,但都佩戴著鮮紅的紅袖章,腳穿紅耳草鞋,扎了綁腿,身上背著系了紅布的大刀,一個個好威風啊……真是天紅地紅人紅,連衙前河的水都映紅了……”老紅軍戰士吳永根老人講述的天堂根據地鬧革命時的情景,印證這些紅歌所唱內容的真實性。當年的紅區人將革命鬧得這般紅紅火火,真有一種“日月換新天,工農坐江山”的宏大氣勢。
《國際歌》。此歌岳西紅區早就歌唱,據說還是王步文同志自上海歸來時教唱的。但是岳西紅區唱的是中國最早翻譯的版本,其歌詞與現今的有許多不同。如“起來,饑寒交迫的奴隸,起來,全世界的罪人,滿腔的熱血已經沸騰,做一最後的爭鬥……起來,起來,莫要說我們一錢不值,我們要做天下的主人。……從來沒有什麼救世主,不是神仙也不是皇帝,更不是那些英雄,革命就要有犧牲精神。……那裡把那殘酷猛獸,倘若一旦殺滅盡了,一輪紅日照遍五大洲……”
想念紅軍歌。反動派瘋狂地進山圍剿,新生的紅色政權,新成立的紅軍隊伍,難以經受反動派的狂風暴雨。請水寨暴動失利,部分紅軍在王效亭率領下重又撤往六霍英紅區。岳西紅區的民眾戀戀不捨,《紅軍出潛山》歌中唱道:“紅軍出潛山,窮人多留戀,土豪劣紳又迴轉,紅軍家屬真可憐。地主重新加租佃,農民依舊受熬煎。”“紅軍北上蔣匪來,脫掉布鞋穿草鞋,紅軍來了窮人吃白米,蔣匪來了挖野菜。”革命形勢發生劇變,千萬窮苦人心中無時無刻不在掛念著自己的紅軍。“日出到日出,花開到花開,站在屋前望山尖,望我紅軍快回來。”
1930年9月,暴動轉為低潮,紅軍指戰員分散轉移外地,紅區的革命民眾懷著“山中竹子根連根,我與紅軍心連心”, “白色恐怖漫漫夜,心心切盼親人歸”的心情盼紅軍、想紅軍。歌曲《想紅軍十二月》情真意切傾訴了對紅軍的深深想念:“正月裡來想紅軍,紅軍本是子弟兵;為了親人拼性命,捨生忘死為窮人”。二月“面對青山側耳聽,喜鵲飛來報喜信,紅軍不久轉回程”。四月“手插黃秧帶望人,不望路上花大姐,只向深山望紅軍。”五月“石榴花開想親人,紅旗紅馬紅司令,紅山紅水紅了心”。十月“想得肝腸斷三寸,半夜三更一夢起,跟著紅軍下南京”。冬月“鵝毛大雪亂紛紛,清晨遍地雪坑印,暗中喜壞斷腸人”。
紅軍重建歌。請水寨暴動失利後,革命者遭到殘酷鎮壓,部分經黨組織安排潛入外鄉開闢新的根據地。在岳西,革命民眾慘遭迫害,白色恐怖籠罩紅區,革命轉入低潮。請水寨暴動中建立的紅軍隊伍,表面上看,已經失利、瓦解、分散乃至消逝。然而革命的火種卻一直在暗中燃燒、在擴展。以劉正北為首組織的紅軍“七人游擊隊”已經集結力量,開展活動。1932年農曆正月,國民黨省保全團駐衙前某部,為營造紅軍被徹底消滅,革命烈火已被撲滅的假象,強迫民眾在元宵節鬧花燈。劉正北看準時機,率游擊隊員化妝進場“觀燈”,乘機散發標語和紅歌,高調宣布《紅軍回來了》!
農友們,莫驚慌,反動派的命運不久長;
紅軍回來了,把他消滅光!
羅士奇、崔樹龍,少作惡來少行兇;
再敢不聽話,要你見閻君!
小土豪,狗劣紳,一時得意莫歡心;
紅軍到處是,血債記得清!
這首紅歌,宣告了岳西紅區地下黨已重整旗鼓,恢復了革命活動。它如同一顆重鎊炸彈,給反動派以致命打擊,給革命民眾以極大鼓舞。“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岳西紅區的革命形勢由此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1934年9月,徐海東率紅二十五軍進駐涼亭的上坊田,周家沖、林家山,成立了村蘇維埃;接著在大崗嶺、涼亭坳一帶建便衣隊。紅軍戰士教給當地民眾的歌曲《十可恨》,人們還記憶猶新:“一可恨老劣紳欺人太甚,二可恨小土豪為富不仁,三可恨保全團貪財如命,四可恨那髒官有錢必贏;五可恨那奸商小斗(出)大秤(進)……共產黨成了功窮富均勻。”
在老區人民的支持下,紅軍的游擊隊、便衣隊紛紛組建,紅二十八軍在涼亭坳的重建,象徵著岳西的革命鬥爭又進入一個新階段。在岳西莽莽群山之中,又活躍著紅軍戰士的身影,人民又有了希望。《山中松柏青又青》歌中唱道:“山中松柏青又青,大別山又有了我紅軍。只盼深山騰龍起,隔山隔水心連心。”然而,深藏群山之中的紅軍生活十分艱苦。《游擊隊員生活歌》:“高山大石是我床,青枝綠葉是我房,野果野菜是我的糧,游擊隊員的意志堅如鋼”。這是紅二十八軍駐地鷂落坪曾流傳的紅歌,表達在萬分艱苦的環境中,紅軍戰士堅定的革命意志,高尚的革命情懷。
紅軍悄悄發展,不僅一次次粉碎了國民黨反動派的移民、燒山和圍剿,還在鬥爭中不斷壯大,漸由地下活動轉入公開鬥爭。《紅軍游擊隊歌》中唱道:
不怕雨,不怕風,不怕山高水又深,到處都有我們的宿營地,到處都有我們的好弟兄。今天奪回一個村,明天奪回一座城,不怕敵人怎樣凶。到處都有我們的紅軍,到處都有我們自己人。
這首似曾相識的紅軍游擊隊員之歌,或許是後來抗戰時期“我們都是神槍手……”的原型版本。
1937年7月,為了民族大義,紅二十八軍領導人與國民黨要員平起平坐,成功進行鄂豫皖邊區的“國共和談”,大別山的紅軍隊伍要開赴抗日前線,紅區人民無不歡欣鼓舞。《一路高歌上前方》表現了這樣的心情:
雄糾糾,氣昂昂,背鋼槍,軍威壯,大別山的子弟兵,一路高歌上前方!
追悼烈士歌。要革命就會有犧牲,死人的事是經常發生的。在請水寨暴動期間,許許多多革命的仁人志士為了人民的利益、崇高的理想拋頭顱灑熱血,大義凜然,英勇犧牲。為了祭奠、哀悼這些為革命獻身的烈士,縣革委會文化委員會組織編寫了《追悼烈士歌》。其歌以[蘇武牧羊調]古曲填新詞:
死難烈士真光榮。
自從革命起,哪問死和生?除軍閥殺豪紳一心為窮人。
衝鋒又陷陣,團體結得緊,不怕艱和難,有志事竟成,
打得敵人落花流水,無處去逃生。
今日來開會,追悼眾英靈,丈夫哭兒女,一片悽慘聲。
想起同遇難,無人不傷情,家抄人被害,老少不安寧,
可恨敵人如豺狼,吃人不留情。
我們從今後,徹底要革命,大軍閥小豪紳,一併都殺清,
推翻現政權,打倒國民黨,平分土地共管產業,有福一同享!
相傳這首歌曲,是文委會負責人劉中一所作。“無情未必真豪傑”,歌詞傾注了作者的真情實感,詞情悲壯,但悲而不涼,而是激情滿腔,使人熱血沸騰。天堂紅色根據地為死難烈士開追悼會時,以唱紅歌來寄託哀思,其方式獨特,意義深遠。
對敵宣傳歌。兩軍對壘之際,有一些勸說白軍士兵棄暗投明進行“心理戰”的歌曲,如《當兵(抓丁)自嘆調》、《當兵莫當國民黨的兵》等。其《傷心事歌》([勸白色士兵調])唱道:“傷心事,列強軍閥挑起內訌鬧紛爭,混戰一團十幾春,無日不鬥爭”。“傷心事,搶奪地盤犧牲是你們,利用士兵去拚命,受傷有誰憐?”“傷心事,打起衝鋒子彈密如林,打死都是我窮人,實在最傷心”。在列舉許許多多為軍閥列強當炮灰、受欺壓的傷心事之後,又指出問題的實質:“國民黨,本是資產階級大本營,三民主義假一套,受害是窮人。共產黨,本是勞苦工農大救星,奪取政權土地分,聯合工農兵”。接著號召:“兵友們,你們本是窮苦工農苦出身,應該掉轉槍口殺敵人,棄暗快投明!”
另一首鼓動白軍譁變的戰地宣傳歌曲《兵變歌》([泗洲調])唱道“聽我來說給你聽:可恨地主和豪紳,強迫窮人打窮人,要你們保他狗命;土地革命為窮人,富人是我們對頭星,打倒他把田來分;你們自己是窮人,反來馱槍保富人,白白的送了性命;白軍兄弟快覺醒,調轉槍頭殺敵人,快過來參加紅軍。”歌詞不但有強烈的階級性,有鮮明的政治立場,而且充滿了人性,人情味十足。在戰場上看到這樣的傳單或是聽到這樣的歌聲,簡直是射向敵軍的“心靈子彈”, 有“四面楚歌”的宣傳效應。這對瓦解敵軍的鬥志,渙散敵軍軍心的作用是無可替代、不可估量的。
特殊歷史歌。一種極為特殊的歌曲,自鄂東、豫南、皖西等紅區傳入,這些地區是當時左傾機會主義路線影響較為突出的地區。在革命鬥爭的戰略上、方向上,他們推行不顧實際急燥冒進的攻打大城市、以城市帶領農村的錯誤路線;在革命隊伍內部則採取無情打擊,殘酷鬥爭的手段,去扼殺不同意見。從歌曲中的曲詞窺一斑而略知全豹。如《大別山窮人一條心》:“大別山窮人一條心,起來參加紅四軍,成立扁擔隊,一齊鬧翻身”。“紅軍到,白軍溜,‘打到武漢過中秋!’解放大別山,窮人都抬頭”。當時的左傾機會主義口號“打到武漢過中秋!”如實記錄於歌詞之中,
再如《四季花開歌》(古曲[四季花開]):冬季里來臘梅花兒開,滿空中飛瑞雪遍地玉樓台;北風寒草木枯獨有青松在,夢斷關山月,照我蘇維埃。大家勢必肅清‘改組派’,捉一個殺一個除了這禍害;奪取那政權,由我來主宰,處處建立蘇維埃,人人樂開懷!”這首歌共四段,每段歌詞前半保留了典雅清麗的原詞,後半則嫁接了新詞。其中有“肅清‘改組派’除了這禍害”等句。在另一首《無產階級歌》中也提到“‘改組派’來罪惡更氣憤,許多鬼話欺騙我工農。南昌、廣州到處血肉腥,將他殺盡消我心頭恨”。左傾機會主義路線執行者無端地在無產階級革命隊伍中,抓所謂“第三黨”、“改組派”,對有不同意見的同志開展無情的打擊直至消滅肉體,掀起了血雨腥風。鄂豫皖早期傑出的領導人軍事家許繼慎、岳西請水寨暴動的領導者王效亭等許多革命才俊,沒有犧牲在敵人的屠刀下,卻被所謂“自己人”誣為“第三黨”、“改組派”而慘遭毒手。即使被迫害致死也不放過,還泡製小戲《許繼慎自嘆》,讓其以“自我批判”,歷數自己所謂的“罪行”,對許繼慎極盡誣衊詆毀,對其革命鬥爭功績進行全否定和歪曲,造成了極壞的影響。
這些在特殊歷史時期的文藝作品,反映了當時黨內路線鬥爭的真實狀況,銘刻了歷史的記憶,不僅是難得的紅色文化遺產,更成為十分珍貴的黨史資料。
抗敵救國歌。抗日戰爭時期,岳西的抗敵宣傳如火如荼,省動委會派駐5個工作團200餘人,縣動委會協同工作,縣民教館組織社會力量全力參與。其宣傳方式有演講、展覽、讀報刊,最主要的還是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唱抗日歌、演抗日戲。省工作團帶來的《義勇軍進行曲》、《大刀進行曲》、《流亡三部曲》、《游擊戰歌》、《國共合作》、《太行山上》、《犧牲已到最後關頭》等抗日歌曲外,本縣自編了許多抗日歌曲。新四軍太岳縣基幹團參謀長王安寫了一首快板詞《掃除妖霧見太陽》:“打起竹板放開腔,權豪地霸一窩狼,賣丁賣夫田莊占,敲骨吸髓活閻王。欺男霸女冤難訴,仇恨眼淚似海洋,要想翻身討公道,放下鋤頭拿起槍。參加新四軍打勝仗,掃除妖霧見太陽。”
在紅二十八軍活動的涼亭鄉一帶,編唱了許多抗日戰歌。如《來救星》:“東方太陽升,來了大救星,團結起來打日本,保國又衛民。……”《魚水情》:
軍民魚水情,勝過手足親,軍為百姓打倭寇,全靠新四軍。
軍民魚水情,助耕又代耕,抗日生產兩不誤,軍民都安心。
軍民魚水情,減息又減租,積糧積款為百姓,情感比海深。
軍民魚水情,同住又同耕,糠菜粥糊同桌吃,恨透敵偽軍。
軍民魚水情,感謝毛澤東,領導軍民鬧革命,天下早太平。
黃飛丹在銀河國小創作的“銀河校歌”,詞句鏗鏘,鼓舞人心,是一首相當好的抗敵歌曲。當年的學生如今尚能唱出。歌名為《掃除文盲,普及教育》:
岳山環繞,銀河匯流,抗戰中開闢了荒丘,建設中普及了教育。銀河中心,春風悠悠。同學們,爭取最後的解放;同學們!爭取最後的自由。掃除文盲,普教育,我們沒有後退,只有向前走,讓我們匯成一道鐵流,奔向光明的前途。
抗敵宣傳中,一首從日寇占領的淪陷區傳來的《抗日十字歌》,唱哭了多少人,激起了許多熱血青年投奔“岳西縣人民抗日團”開赴抗日第一線。歌中唱道:“一字寫來一桿槍,中國人民都遭殃;許多同胞被殘殺,到處鬼子逞凶狂。二字寫來兩條龍,漢奸走狗又幫凶,富人捉去當傀儡,強迫窮人打先鋒。三字寫來三道街,鬼子開兵下鄉來,牛羊雞狗全殺盡,眼看田荒秧難栽。四字寫來四垛牆,城市村莊成戰場,婦女小孩被淫擄,年青學生被殺光。五字寫來一張弓,鐵器家具全拿空,工人失掉錘和斧,一把菜刀十家共。六字下來兩腳叉,一片焦土無人家,貨物拿去不給錢,商人還要挨毒打。七字寫來一道彎,到處發動游擊戰,聯合工農兵學商,嚇破漢奸鬼子膽。八字寫來左右分,保衛家鄉要真心,壯丁參加自衛隊,婦幼協助抗日軍……”
解放戰爭歌。1947年9月19日,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其戰略部署正確偉大。正如大合唱《千里躍進大別山·大別山好比一把劍》(易仁詞、時樂濛曲)歌中所唱:
(一)劉鄧大軍真勇敢,渡河反攻,魯西大捷,殲敵六七萬。蔣介石正在手忙腳亂,我們挺進到大別山。大別山好比一把劍,直插到蔣介石心裡邊。(副歌)戰鬥在大別山上,我們勝利地歌唱,大別山靠長江,革命鬥爭歷史長,紅旗插在大別山,打得蔣匪心裡慌。
(二)堅持大別山有困難,沒有糧食,沒有油鹽,沒有衣服穿。野菜茶果飽肚腸,穿上單衣草鞋過冬天。風裡來雨里去,不分黑夜和白天,山頂上叢林裡頑強作戰。(副歌同)……
(三)粉碎了白崇禧匪軍數十萬,三路大軍,會師平漢,解放中原。全國各戰場配合作戰,展開了全面反攻新的局面。收復了延安,解放東北和濟南,解放了天津又打了淮海戰。(副歌同)……
劉鄧大軍解放了岳西,飽受戰火摧殘的老區人民迎來子弟兵,迎來了解放,人民歡欣鼓舞,盼著解放軍一路高歌猛進。《解放歌》唱道:
中華民國三十六,我軍解放六安州,六安得自由。(重句下同),一路大軍一路行,舒霍解放到梅城,人人都歡迎。解放梅城並桐懷,後方工作一齊來,解放到石牌。這時指揮哪一個,就是將軍劉伯承,他是指揮人。三十七軍到下冬,我軍解放安慶省,必直到南京。……
唱著解放歌,參加解放軍,去解放全國的受苦人。《新調十二月·參加解放軍》唱道:“正月是新春,參加解放軍,解放全國幾多省,窮人翻了身。二月是花朝,毛主席領導好,朱總司令統三軍,蔣匪嚇著跑。……”1947年,岳西的一個鄉農會文化教員編了一首《十二月贊解放軍》:“正月裡來是新春,想起窮人真傷心,多少一切苦情事,解放軍一到把冤伸。二月裡來龍抬頭,窮人吃苦淚雙流,這些苦情對誰訴,解放軍一到好分憂。……”老區人民盼望解放軍,更是踴躍參加解放軍。《送郎參軍》是劉鄧大軍工作組帶來的歌曲,反映了當時青年參軍的情景:“春季里來,開鮮花,青年參軍去把敵人殺。家裡的男女老少都來送他,戴上光榮花,披上紅綢騎上馬。……”《送哥去當兵》唱道:“送哥你去當兵,小妹妹實在難留。手拉著哥哥的手,送到大門口……”
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與老區人民關係融洽,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會引起關注。軍隊吃飯要先唱歌,被旁觀者學會,並在民間流傳。《開飯歌》的內容表現了軍隊生活的一部分,見證了軍隊生活的艱苦與鐵的紀律。“跑步集合來開飯,集合來開飯。每人拿雙筷子碗,派人把菜端,派人把菜端。……軍人吃飯規矩大,吃飯規矩大。吃飯不準談笑話,快往嘴裡扒,……軍人吃飯真熱鬧,吃飯真熱鬧。又吹哨子又吹號,實在真熱鬧,……軍人吃飯有兩頓,吃飯有兩頓。吃飯飯來向前進,參加解放軍,打倒蔣匪軍。……”1949年岳西人民歡迎解放軍開進縣城衙前,男女老少無比歡欣,他們打起[十番]鑼鼓,扭起秧歌,熱烈地《歡迎人民解放軍》(秧歌舞):“打起鑼鼓放鞭炮,窮人翻身日子到,男男女女都來到,人山人海真熱鬧。有的唱歌,有的在扭,秧歌越扭越有勁,歡迎人民解放軍。……”
(三)紅色民謠的運用與特色
民謠,語言精短,或犀利潑辣,或生動幽默,均上口易記。一般僅三言兩語便能點出特徵,耐人尋味。如譏諷民國時期岳西縣城的民謠《六家店》:“六家店,店家六,一邊溲豆腐,一邊臭豬肉;溲豆腐,水面飄;臭豬肉,炒大椒。”就令人捧腹。請水寨暴動前後的民謠,思想性強,在對敵鬥爭中起到匕首與投槍的作用。
平民生活謠。岳西地處深山,交通閉塞,自然環境惡劣,人民生活本來就十分困苦,加上土豪劣紳勾結貪官污吏,實行殘酷的剝削與壓迫,這就使岳西人民承受了更多的苦難。岳西的許多民謠,是當年現狀的客觀紀實。如《衣、食、住、行》謠:
衣:披一片,掛一片,一條褲子幾人換。
食:早也忙,晚也忙,糠菜半年糧,辣椒當鹹鹽,油鹽沒得嘗。
鐮刀掛上牆,家裡斷了糧;鐮刀掛上壁,家裡沒得吃。
八月桂花香,倉里無糧裝;九月菊花黃,家裡斷了糧;十月小陽春,家裡斷了頓;冬月冷冰冰,上山挖蕨根。”
住:茅草屋,泥巴牆,頂上開個大天窗;夏天漏陽光,冬天透風涼。
行:“春天河水隔,冬凍怕滑跌;岩山石壁嶺,夾溝路又窄。茅草人把深,芭茅割著頸。
這些民謠為我們認識岳西的歷史大有裨益。
岳西貧苦農民對於貧困的生活狀態,以幽默的語言,編成民謠流傳:如《窮人說大話》:“大雪紛紛下,窮人說大話;缸罐裝米、酒盅裝鹽,哪怕大雪下一年。”窮人背負沉重的債務,又無法償還,息加息、利滾利,面對如山的債務,窮人每年年關如何得過?《躲債謠》倒很瀟灑:
二十七,你莫急;二十八,去設法;二十九,一準有;三十日,躲得急;大年夜裡不出頭,大年初一我甩手(舊俗,要債不過除夕夜)。
現實生活的困境並沒有壓垮窮苦百姓。他們並不相信這是命運的安排,對命運發出強烈的疑問。《命運謠》:
三年河東轉河西,糞堆也有發熱時,哪有窮來窮到老,哪有富貴無休日?
階級鬥爭謠。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貧苦農民日益覺醒,提高了階級鬥爭意識,認清了造成窮人受苦的原因:“泥瓦匠,沒住房,織布的,沒衣裳;地主老財吃大米,農民終年吃菜糠。”“戽桶一聲響,地主糧滿倉;鐮刀掛上牆,窮人餓肚腸”。《農人苦謠》:“農人苦,農人苦,收的糧食歸地主;農人忙,農人忙,山上荒來,田裡光。”懂得要想改變現狀,必須去找共產黨:“天是棺材蓋,地是棺材底;若不鬧革命,永在棺材裡。”
1929年,王效亭在湯池茶園庵召開各區委擴大會議,決定大搞農運,提出許多打擊土劣抗抬稻價的鬥爭口號,並寫成標語張貼散發:
稻賣八吊鈔,開門好睡覺;稻賣兩塊錢,留你(土劣)過個年;稻賣兩塊半,財主頭要斷。稻賣兩塊半,哪裡捉到那裡乾。
民謠形式的口號,通俗上口,快速在鄉間傳播,一時間土豪成了驚弓之鳥,有的隻身逃竄、躲藏。這時,農協會又發出警告:
土豪,土豪,快樂逍遙;老子逮到,狗命難逃!
這些民謠也是標語、口號,是鬥爭策略和手段,曾發揮過重大作用,長久流傳於鄉間。
世態諷刺謠。國民黨地方的保全團、鄉保丁,下鄉為非作歹,做惡鄉里,一首民謠形象地刻劃出他們的醜惡嘴臉:“頭戴糞舀子(軍帽),身穿黑襖子(軍服),手拎黑棍子(槍),下鄉嚇老子(欺侮百姓)。”老百姓對他們恨之入骨,罵道:“保全團,似虎狼,燒殺又掠搶;拔掉禍害根,窮人見太陽。”
民國黨地方政權的官員魚肉百姓,致使老百姓整日提心弔膽,不得安寧。有許多反映這種現象的民謠:
狗一叫,頭一伸,不是保長,就來保丁;老百姓不敢出大門,年輕人不敢在家蹲(怕抓丁拉夫)。
狗叫一聲,心裡一驚,不是要稅,就是抓丁。
保長走你門前過,雞子一碰兩三個(小招待);有朝一日抽壯丁,還要現錢看現貨(勒索錢)。
徵兵,窮人受欺壓最重,常弄得家破人亡。《徵兵謠》雖在潛北流傳,但其現象各地相似:“今年徵兵,太不公平,保長開冊,五種情形;家庭不征,手足之情;親戚不征,庇護情形;紳士不征,得錢原因;可憐痛苦,盡征窮人。”
游擊戰術謠。在請水寨暴動後,敵人進山圍剿,紅區革命民眾暗傳一首民謠,以表達對革命事業的一片赤誠:“草兒離不了土,魚兒離不了水;窮人要活命,只有依靠赤衛隊。”
請水寨暴動失利後,劉正北領導的紅軍七人游擊隊重新組建,與敵周旋於高山密林之中,展開游擊戰。此期的《戰術謠》:
大兵來,我爬岩;大兵走,我甩手。
滿山游,是個怪,進了洞,死得快。
這些民謠對游擊戰術進行了高度總結。
三年游擊戰時期,國民黨當局為了對紅二十八軍有效進行“圍剿”,在鷂落坪、包家地區,大搞清鄉、移民,民謠“莊稼無人興,草長一腰深,莧菜桿子削拐棍。”就是當時慘狀的真實寫照。可是堅強的鷂落坪地區人民抱著“任憑白狗再猖狂,燒我房屋搶我糧,一顆紅心奪不去,頭斷血流心向黨”的信念,始終擁護、支持紅軍決不動搖。
紅二十八軍堅持大別山的游擊戰爭生活,雖然條件十分艱苦,但戰士用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勇敢面對一切。他們中間流傳許多民謠:“天當房,地當床,稻草當棉被,野果做食糧。紅軍都是鋼鐵漢,戰士越戰越堅強。”“高山岩洞是我房,野藤茅草是我床,苞米山芋是我糧,共產黨是親爹娘。”“哪怕民團搜山緊,哪怕白匪圍成牆,牽著敵人鼻子轉,紅軍越打越堅強。”
1935年春,紅二十八軍於涼亭坳重建後,在鷂落坪、包家、涼亭一帶堅持游擊戰,創造許多機動靈活的游擊戰術。如:
敵上山,我下山;轉過頭來再把炮樓端。
敵進我山區,我下敵平原;敵進我內線,我砸他壇罐。
晴雪天,數九天,碉堡林立,紅軍堅持大別山。
牽著敵人走,來去回馬槍。
運用這些戰術,神出鬼沒打擊敵人,堅持了三年游擊戰爭。
紅二十八軍駐鷂落坪期間,遭敵國民黨二十五軍重重包圍。但二十五軍的兵士,為了撈現錢,常常偷偷變賣子彈、槍枝,一顆子彈賣一塊光洋,現款現貨。紅二十八軍戰士利用這一機會,轉彎抹角利用各種渠道,買了不少子彈,乃至槍枝。當時在當地流傳著兩句民謠:“二十五軍好老鄉,又賣子彈又賣槍。”生動幽默地表述了這一特殊現象。
紅二十八軍一方面與敵周旋進行殊死的鬥爭,一方面加強根據的建設。1937年春,紅二十八軍便衣隊在大崗嶺創建了紅軍學校,以童謠式的三字經新編一課《先苦後甜三字經》作為教材,同時期在鄉間也廣為流傳。該課文既揭露了反動派欺壓窮人的罪惡,描繪了根據地的光明前景:
……紅太陽,出東方;大救星,共產黨。
……軍與民,互相親;工和農,齊參軍。打土匪,保窮人;反動派,全肅清。民作主,黨關心;立政策,定方針。訂法律,議章程;權到手,把田分。當了家,有田興;女人織,男人耕。衣服足,糧食豐;民安樂,國太平。共產黨,萬萬春。
抗敵宣傳謠。抗戰時期,岳西宣傳抗敵救國工作進行得相當火熱。縣民教館長儲仕英編寫很多抗戰歌曲。其童謠《大狗叫》在縣內很多國小傳播:
大狗叫,小狗叫,日本鬼子真殘暴;既占東三省,又到上海鬧;房屋成焦土,同胞被殺掉。小朋友,大家要:不穿日本衣,不戴日本帽,使他貨物賣不掉!
岳西各界的抗敵宣傳,促進了愛國青年參加新四軍的熱潮。1938年,“岳西縣人民抗日團”擴兵時,一首《當兵謠》成了社會上的流行語:
吃菜要吃白菜心,當兵要當新四軍;新四軍,為百姓,青年快當新四軍。
1942年到1945年間,國民黨四十八軍扛著“抗戰救國”的旗號,長駐岳西(軍部設湯池畈),壞事做盡,給岳西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民謠說:
養了兒子是老蔣的,養了女兒是兩廣的;養了雞鴨是鄉保丁的,養了稻穀是鄉保長的。
在此境況下的岳西百姓對天發問:
前頭走了日本鬼,後面又來蔣匪軍;奸淫擄掠又殺人,百姓哪裡去安身?
對於名為“抗日”卻進山“剿共”的“安徽省抗日第八挺進隊”、“安徽省第十一游擊隊”,民謠諷刺道:
第八挺,大飯桶;十一游,笨豬牛。挺而不挺,游而不游。不到前線去抗日,專在後方搶老百姓的豬和牛。
翻身解放謠。抗日的烽煙才息,內戰的槍聲又起。國共兩黨的武裝力量在中國大地上展開角逐。處於大別山腹地的岳西,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此一時期其戰略地位更顯突出。共產黨英明決策,1947年9月19日,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岳西縣愛國民主政府同時宣布成立。縣委向各區派出武工隊發動民眾,成立農會,打土豪、鬥地主、分浮財,分田地。班竹的農會提出:
赤腳丁,窮光蛋,翻身運動帶頭乾。先分糧食衣服錢,不冷不餓再分田。

將政策以民謠的形式廣為宣傳。其他地方還把翻身與參加解放軍結合在一起。
窮人不受罪,翻身進農會;窮人要翻身,參加解放軍。要想打老蔣,只有緊跟共產黨;要想早翻身,只有緊跟八路軍;有了八路軍,我們有吃有穿,黃土變成金。
此時期“八路軍”早已改變番號,為何民眾還在沿襲原稱呼?這種現象在1938年也出現過,其時早已改名的新四軍、八路軍,在岳西許多地方仍被稱為紅軍。為什麼?這是因為人民的軍隊名稱雖改,他們為人民、愛人民的宗旨未變,行動未改。所以,在人民的心目中,紅軍、新四軍、八路軍、解放軍統統都是老區人民自己的軍隊,是人民的子弟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