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生涯
岩井英一,日本外交官,著名的特務機關岩井公館的主人,1899年10月10生於愛知縣愛知郡中村大字稻葉地,其父名津田德三郎.1912年4月,岩井入愛知縣立第一中學,1917年3月畢業,翌年8月入東亞同文書院第18期商務科,1921年6月畢業.同年8月任外務通譯生,派駐重慶領事館,實際在外務省電信課工作.翌年2月派駐汕頭領事館.1924年7月獲準回國休假,8月與大阪府人堀內富久子結婚,12月任外務屬,在外務省情報部第1課工作.1926年5月,任外務書記生,派駐長沙領事館,單身赴任.4月3日,漢口因日本人向華人施暴,抗日情緒高漲,岩井撤離長沙領事館,在漢口避難;8月返回長沙.1928年6月,處女論文《支那國際共同保護論》,在母校東亞同文書院辦的雜誌《支那》上刊登;9月,獲準回國休假;11月,被授予大禮紀念章.1929年1月,任外務屬,在外務大臣官房電信課工作;10月在《支那》上發表《滿洲問題解決之客觀的考察》,強調和平解決滿洲問題.1931年5月,在外務省帶頭反對外務省的減薪,因此於11月被貶往上海總領事館.翌年2月單身赴任,在新設的上海公使館情報部工作;定居北四川路頭的千愛里15號,1934年與在滬的藍苹(江青)及所依傍的崔萬秋,王瑩及所依傍的新聲通訊社記者袁學易(即袁殊)有往來。
岩井公館
1936年調任駐成都總領事館代理總領事,發生大川飯店事件。1937年12月,任上海副領事,敘高等官7等,陪同該館情報部長河相達夫視察寧滬占領地.1938年2月,敘從7位,敘勛7等,授瑞寶章,單身赴上海任.4月,任特設的外務省情報部直屬機關——上海總領事館特別調查班負責人,應負責汪精衛工作的影佐禎昭大佐的要求,組織華人政黨組織,發動以袁殊為中心的興亞建國運動,被推舉為興亞建國運動本部(岩井公館)總顧問。10月,為蒐集汪精衛從重慶逃出的情報,在香港總領事館兼職.此年,特別調查班刊行《關於武漢陷落之前抗日戰線的動向——主要從左翼看國共合作的將來》.1939年3月,剛畢業的上海東亞同文書院第36期學生有加入特別調查班的,大川塾出身及拓殖大學的畢業生前後有十幾名加入該調查班;不久,日軍在華中最高行政機構——興亞院華中連絡部開設,這主要是因為軍方在侵華中起了極大的作用,故成立了以軍方人物為主的該部.岩井的工作在一定程式上納入了該部的範圍,這對岩井藉助軍方的勢力益見方便.9月,《特調班月報》第1號發行.10月,興建運動獲得40多萬大眾,完成結成新黨的準備.11月,為了讓日本政府了解,岩井帶運動最高級幹部8名赴東京,拜見了阿部信行首相,樞密院議長近衛文麿和陸,海,外務三省首腦.此年,特別調查班刊行《關於中國各黨各派的政綱及其主張》,《關於XX團的調查》,《川康建設方案》,《西南支那經濟建設之諸問題》,《戰時支那農業建設之諸問題》.1940年2月,因周佛海的強烈反對,岩井決定不再組織政黨,轉向換為文化思想活動,即加強對重慶的全面和平呼籲,除了機關雜誌《興建》外,另創刊大型《新中國報》.4月,支那派遣軍總司令部思想班主任辻政信強烈支持興建運動,在隸屬師團長會議上,板垣征四郎總參謀長認為其乃對重慶思想工作的核心.由此,岩井英一受聘擔任日軍直接組織的南京大民會將官待遇最高顧問,以為指導.因侵華之功獲勛6等單光旭日章及獲賜380元。
戰後活動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拉攏文人陳彬龢,令陳彬龢擔任上海申報社長,進行宣傳情報,1945年8月調任駐廣東總領事。日本投降後回國,未幾任“在外同胞後援會”理事,重新為外務省組建諜報機構,1947年以日本外交通商理事面目出現,1948年組織“中國貿易資料社”,任社長,經日本外務省向駐日美軍提出保證後,1949年在香港搞“華文新日本經濟月報”,廣泛收羅各種人物,情況相當複雜,後兼任三申礦業公司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