岜沙苗族成人禮

岜沙苗族成人禮

岜沙苗族成人禮,是貴州省從江縣岜沙這支苗族分支所獨有的人生禮儀習俗。岜沙位於從江縣丙妹鎮境內的西南面,村委會距縣城7.5公里,全村土地面積18.28平方公里,16個村民小組,454戶2200餘人。主體民族為苗族,主要收入來源於農業。岜沙處於岜沙山脈中段,地勢從西向東傾斜。都柳江幹流在岜沙村的東面,自北向南流過。在岜沙山南面的山腳,雍里河從西南向東北轉東南匯入都柳江主流,山的北面有龍江小溪,從山腳下流過,並由西向東匯入都柳江。全村由老寨、宰戈新寨、王家寨、大榕坡新寨和宰莊寨五個自然村寨組成,這裡四季箐黑嶺翠,樹竹幽深。歷史上岜沙有植樹造林和禁止亂砍濫伐的優良傳統。

苗族成人禮淵源

戶棍系苗語“戶”即頭,“棍”即髮髻,漢語意譯為“鬏鬏”、“糾糾”。漢代漢族史籍《淮南子·齊俗訓》記載:“三苗髽首,羌人括領,中國冠笄,越人劗發,其於服一也”。民俗學家認為“髽首”即“椎髻”,就是“鬏鬏”。可見苗族髮式起源很早,但是岜沙苗族男子髮式“戶棍”源於何時,現已無考。岜沙男人非常重視他們的髮髻,它是男性裝束中最重要的性別標誌。“戶棍”就是剃掉頭部四周大部分的頭髮,僅留下頭頂中部盤成鬏髻,並終身保持這種髮式。這是迄今為止在中國能見到的最古老的男性髮式之一。岜沙男子為什麼要留著“戶棍”?據說,在很久很久以前,岜沙這裡是一片大森林,常有猛獸出沒。有一天下起了傾盆大雨,河水漲起來了,一個岜沙老人上山幹活回家,看到河裡有個東西在拚命掙扎,老人以為是哪家小牛掉河裡了,他放下手中的擔子,跳到河裡把它打撈上來,才發現是一隻小老虎,並為它燒火取暖。小老虎獲救後,回到了森林,他對森林裡所有的老虎說:“岜沙人太好了,是我的救命恩人”,接著便將它落難得救的過程告訴了老虎長輩們,老虎們為了表示感恩,決定永世不吃岜沙人。後來有一天,這個老人去王家寨喝酒,深夜回家,在路上醉得走不動了,倒在地上就睡著了,那時天正下著大雪。那隻被老人救活的小老虎恰好也是這時候出來覓食,與老人碰在了一起。小老虎擔心老人被凍壞,便用自己身體撲在老人身上,以報達其救命之恩,直到天快亮了,老虎才離去,走之前老虎託夢給老人說,“岜沙人好,老虎們不再吃岜沙人,請你們男子留髮髻,女子穿花裙,與其他人區分開來,免得被誤吃掉”。老人一夢驚醒,發現自己竟然在荒郊野外睡了一整晚,四周全是冰天雪地,而他睡的地方一點雪花都沒有,而且還留有餘溫,老人仔細一看發現周圍到處是老虎的腳印,才知道是老虎陪他睡了一夜。老人回到家後,將這個奇遇告訴寨老們,通過商量全村人都認為這是個好辦法。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岜沙男人將“戶棍”,女人將白邊裙作為一種自我保護的標誌。因此在岜沙有這么一種說法:“岜沙男人不留‘戶棍’(鬏鬏),女人出嫁不穿白邊裙,就會被老虎吃掉”。“戶棍”和白邊裙也就成為了岜沙人吉祥的象徵。

如今山上再也沒有老虎了,但個性倔強的岜沙人認為,那是祖先傳下來的誓言,是連線祖先靈魂的命脈,砍斷“戶棍”就是砍斷連線祖先靈魂的命脈,就會對祖宗的不孝不忠,祖宗和族群就永遠不會接納他,他會得不到祖先的庇佑,不會健康成長,一生平安的。後人為了使他們這支苗族分支能世世代代保留先輩們的形象標誌,於是在漫長的歷史演變過程中,他們創造和形成了這種獨特的“成人禮”習俗和生活方式,成為維繫岜沙苗族凝聚力的情感紐帶和精神寄託。如果個別人因某些特殊原因而砍掉了傳統的“戶棍”,但在他死去的那一天,家人會為他接上一個假“戶棍”,讓他到陰間得到安息,不被老虎侵害,才能被祖宗接納。岜沙男子的“戶棍”頭式,岜沙人舉行的“成人儀式”,就這樣伴隨著古老的傳說一代代保留至今。

岜沙男孩出身後留著胎髮,滿五個月可以剃光,兩周歲以後開始蓄髮,也就是把邊上的四周頭髮剃了,只留下中間的那一團。小孩的那團長發就讓它自然生長著。此後,每次給小孩剃髮都要煮一個鴨蛋給小孩吃。認為頭髮是人的血脈所在,這是對小孩剃去邊發的一種補償,但在生日那天,是不能剃髮的,否則會因此而影響小孩的健康。

岜沙人過去祖祖輩輩缺醫少藥,相信萬物有靈,他們對大自然、對祖宗神靈非常崇拜和信賴。他們把孩子拜寄給一棵苗語稱為“杜久”(漢譯為“和樹”)的長綠喬木。小孩一但生病,父母就抱孩子到樹腳下的石板上,拿來糯米飯、醃魚和米酒祭樹,祈求樹神保佑孩子健康平安,祭畢打上一個草標。岜沙男孩到虛歲的15歲,要舉行“成人儀式”,時間一般定在當年的秋末或初冬季節,當男孩年齡垮入15歲的那一年春季,其父在家中殺雞,備上米酒、魚等食物,特請本姓家族中的“鬼師”,到家中作客,商定為男孩舉行“成人儀式”的具體時間和相關事宜。一但日期確定後,母親便開始為男孩特縫製一套用於舉行“成年儀式”那天穿的新服飾。當日期到來的頭一天中午,父親在家中燒起旺火,請鬼師來到家中,用醃魚、糯米飯、米酒在火塘邊敬祖先,祭畢,用一把磨得鋒利的鐮刀(也可用摘禾刀或其它刀具,但岜沙人習慣用鐮刀)為男孩剃頭,剃完後,將男孩頭頂中部所留的頭髮挽成“戶棍”(鬏鬏),並用黑底白花包頭帕子包成一圈,給男孩換上新裝。剃下的頭髮要放入火中燒掉,認為亂扔“成人儀式”所理的頭髮,一但被鳥雀、老鼠之類的動物帶到野外,人的魂魄就散了,就找不到祖先來保護。第二天為舉行“成人儀式”的正式日期,請來房族中所有已經舉行過“成人儀式”的兄弟,早飯後一起到宰莊(地名)坡腳的小河裡攔河捕魚,大家將捕到的魚集中裝入竹魚簍中,由男孩自己拿回家,嚴禁其他人幫忙。到家後,將魚倒入盆中,父親選出三條生魚留著敬祖先。其餘全部用酸湯煮熟。母親為男孩換上新服裝,等待著家族兄弟、夥伴們的到來。這天晚上,每個參加“儀式”的成員都必須穿上本民族傳統服飾,挽著“戶棍”(鬏鬏),從自家帶上一筒米來到男孩家,以示為男孩添糧添壽增健康。待人員到齊後,晚上8—10點(具體時辰由鬼師定)出發,鬼師帶路走在前面,點上火把,依次到男孩、鬼師助手,其餘人員緊跟其後。由男孩抱上甜糯米酒一壇,鬼師助手負責帶雞和鴨。其餘人員挑糯米飯、糯禾、酸湯魚以及炊具等到坡上一塊鬼師早已選定的地方為男孩舉行“成人儀式”。到達後,大家進行分工、挑水、找木柴、立鍋頭,各負其責,一切準備就緒,給鍋頭加水起火,鬼師和助手則在朝東方的位置用石塊砌成一個簡易神台,擺上祭品,所有人面向東方,然後鬼師念到:“遠在東邊的祖公,遠在東方的祖太,今天是個難得的好日子,今夜是個難忘的好時辰,我們來祭祖公,我們來請祖太,我們送飯來給公,我們送菜來給太,告訴祖宗知曉,我們家族又長大一個英俊的兒郎。憶想從前,我族翻山越嶺,一路人妖猛獸,一路病魔纏身,人丁逐漸減少。今日請求祖宗,保佑我們不再翻山越嶺,護佑兒郎長大成人,一生一世都平安……。”念畢,把雞鴨全部殺死,將血滴在神台的四周,最後將雞鴨煮熟,鬼師組織在野外的平地上另燃起一堆篝火,大家擁著舉行“儀式”的男孩從出生到現在的成長曆程默念一遍,並讓男孩念誦:“上山同路,下水同趟,有苦同擔……。”等誓言,莊嚴宣布:小男孩已長大成人。鬼師助手將煮熟的雞鴨用剪刀剪開,帶頭的半隻鴨、一條生魚和一卡糯禾留給鬼師,帶頭的半隻雞及一條生魚留給鬼師的助手,另一隻雞頭、一條生魚由男孩帶回家,剩餘部分按參加儀式的人員戶數平均分給,各自帶回家,預示著告知全村人,該男孩已舉辦“成人儀式”,其身份已由小孩變成了大人。晚餐則吃由家煮好帶去的酸湯魚、糯米飯、米酒。這些食物亦由鬼師助手平均分給在場人員。飯後,由鬼師先回自己家,其餘人員才能陸續回家。所帶去的炊具、碗筷全部留在坡上,過三天后才能拿回家。從此,該男孩開始了新的生活,完成了人生旅途中身份角色的轉換,承擔起岜沙人所有的權利和義務,懂得了自己的社會責任,可以談婚論嫁,參加村寨的各種重大事務活動。真正意義上接納該男孩加入到族群里,成為真正的岜沙人。

岜沙人做了“成人儀式”挽起“戶棍”(鬏鬏)後,孩子就可以“入堂”了,祖先就處處保護孩子,鬼魔不敢隨便來侵擾他,老虎也不敢吃他,沒有經過舉行“成人儀式”留“戶棍”(鬏鬏)的人,不論你有多大歲數,在外面有多高的地位,你都不能“入堂”參加寨上各種活動,並且死後只能像那些非正常死亡的未成年孩子一樣被拿到山上去隨意埋掉,而不能像成年人逝去時那樣享受用禾晾上的木桿抬著進入墓地。如果有人因特殊原因沒有留“戶棍”(鬏鬏),那在他死後也要做一個假的“戶棍”(鬏鬏)隨他埋葬,這樣他的靈魂才能歸宿到祖先的族群里來。

岜沙苗族成人禮所保留的“戶棍”男子髮式,是中國傳統農耕文明社會傳承的文化遺存,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發揮了特定的作用,多世代相傳,父子相傳,族群相傳。主持“補盪”儀式的鬼師,苗語稱為“故傷”,“故”是“公”,“傷”是“師傅”,意為用鬼的師傅。必須由本姓鬼師主持“成人儀式”。傳承主要由家族傳承。其代表人物有:吳禮故、吳水道、賈拉谷、固賈拉谷、滾丟香、滾相丟、滾生丟、賈故多、賈故響等。

苗族成人禮現狀

岜沙苗族男子保留的“戶棍”(鬏鬏)髮式,它完成了每個岜沙少年身份角色的轉換,使他們懂得了自己的社會責任,承擔起作為岜沙人所要承擔的權利和義務。所遵循的不留“戶棍”,不是真正的岜沙人,死後就不能同祖先在一起,它解決了這個苗族分支人的靈魂的歸宗問題,要得到民族(或祖先)的認同,必須遵循傳統觀念。岜沙苗族的成人禮俗,集中體現了這個苗族分支傳統文化的表現形式,所產生的文化現象,涉及到他們的衣、食、住、行、精神、信仰以及審美觀念。他們通過這種“戶棍”(鬏鬏)的形式來維繫這支苗族的傳統文化,它是岜沙人的情感紐帶,也是他們的精神寄託,它是這支苗族具有頑強生命力的價值體現。

隨著社會的前進,科學技術的進步,外來文化的滲透,“岜沙苗族成人禮”這種特有的文化事象同其他地區民族文化一樣面臨著受外來文化的衝擊。同時,由於教育、衛生事業的不斷發展,年輕一代在外面接受教育、外出打工,留有“戶棍”(鬏鬏)容易被人恥笑。因而採取逃避的思想,不願意再蓄留“戶棍”已成為大多數年輕人的想法和追求。通過對岜沙全村的調查,除50歲以上的人認為和贊同這種傳統的生活方式、生活習俗、民族服飾要保護傳承外,其餘大多數人,特別是年輕人認為這些都是落後的生活方式。對“岜沙苗族成人禮”的保護已經刻不容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