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頭村[浙江省樂清市黃華鎮下轄村]

岐頭村[浙江省樂清市黃華鎮下轄村]

黃華岐頭,曾名崎頭,位於柳市平原東南角,東臨東海,南臨甌江,雄踞甌江口北岸,東西走向連綿起伏的岐頭山就像一道天然屏障,將岐頭4個村環抱在其中,遮擋著江風海潮。明清以來,這裡一直為軍事要塞。有岐頭一村、二村、三村、四村自然村。

歷史沿革

“虎衛關門壯,龍蟠島嶼平。”據《許公堡記》記載:“黃華一鎮,尤為溫郡要地,島夷入犯,必經之道。”明代倭寇屢屢進犯,黃華是海防前線。崇禎五年(公元1632年),韋君古生築土堡以防。明崇禎七年(1634年),溫州兵道許成章奉命築黃華城,名“許公堡”,周一里,其城高三丈,厚十尺有五,垛三百六十。因翼山若蝙蝠,又名“蝠城”。黃華歷代為海防要塞,清代稱黃華關,為溫州四海關之一。明、清為抗倭要地。解放後,這裡也是國防重地。

明永樂戊戌(1418年)《樂清縣誌》記載,岐頭因村南有岐頭山(一名崎頭山)而得名。村人聚族而居,人口最多的是朱姓,約占80%,自宋建炎四年(1130年)始遷祖朱行一從福建遷居到岐頭這靠海的一方水土以來,生息繁衍,目前岐頭人口達9000多人,約占了黃華總人口的四分之一。以前村民農忙種田,閒時捕撈、運輸、撈殼等為生。

新中國成立後,黃華仍為國防重地,1957年曾受到“十大元帥”之一、國防部長彭德懷的親臨視察。據《黃華鎮志》記載,上世紀50年代,黃華海防民兵哨所設立,哨所設在岐頭“白馬嘴”山頭。上世紀70年代,哨所停止執勤。1987年下半年,黃華海防民兵哨所復建,確定為海防民兵一類哨所。2000年改為女子哨所。

人文古蹟

岐頭一帶,歷史遺存較多,在岐頭村下皋山有明代進士南昱墓,岐頭四村明代的三份底八角井、岐頭三村明代的洗馬古井仍流淌著汩汩清泉,岐頭四村岐頭山山頂保留著明代岐頭山烽火台等不可移動文物。

岐頭山烽火台遺蹟 岐頭山烽火台遺蹟

歲月的風雨洇熄了煙墩崗上的烽火,吹散了烽火台上的狼煙。岐頭山上有明代的烽火台,叫它‘煙墩’。一個小山崗頂上矗立著一個三角架一樣的標誌(國家測量標誌點),那下面就是明代的烽火台遺址。

通往烽火台的路已淹沒在齊腰的雜草叢中,只有烽火台的斷壁殘垣訴說著歷史。岐頭山烽火台坐落在黃華岐頭四村海拔124米的岐頭山山頂。2008年,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活動中,文物部門根據村民提供的線索,發現了這座明代建成的岐頭山烽火台遺蹟。

據文物專家現場判斷,該台可能為方形,外用塊石壘砌,內填塊石與土。烽火台底邊長約6.5米,高2米,烽火台及四周地面瓦片較多。烽火台已坍塌,遺留塊石較多,僅存石碓。

岐頭山烽火台居高臨下,海上的一舉一動,一目了然。遙想當年,駐守烽火台的兵士日夜監視著沿海地區。一旦有倭寇在沿海登入,他們就將礱糠倒進墩洞裡燃燒,濃煙滾滾,直衝雲霄,由近及遠,各地的烽火台依次點火,敵情很快就傳遍沿江軍民,共同抗擊外來侵略。

獨特習俗

岐頭人外出攏殼、捕撈等,經常要出海,因此平時說話有許多禁忌。如“斧頭”要說“快口”,“碗”說成“生財”,以圖個吉利。“水”要換一個說法,稱“青山”。

岐頭一帶以前漁民眾多,還有個獨特的白魚節。每年清明至夏至時,張網的漁民女婿將自己捕獲的大白魚、大鯧魚等饋贈岳父母,孫子、外孫送給祖父母和外祖父母等長輩,一般以一對魚最為常見,重量在2.5-5公斤之間。白魚銀鱗閃閃,肉嫩味美。現在漁民改行的不少,但魚熟遺風尚存,但大多改成直接送錢了。

端午划龍舟是樂清西鄉一帶的傳統習俗。岐頭一帶則流傳著弗划龍舟的傳說。相傳岐頭以前也是“水龍地”,但當時河道很窄,僅塘橋河可以划龍舟。據說某年的一次岐頭人划龍舟時,水龍突然騰空而起,飛越岐山,直衝海里,人員損失慘重,鼓沉而銅鑼卻浮回。此後,岐頭人均驚疑為神妖所為,再也沒有造龍舟划水龍了。

紅色娘子軍

岐頭村[浙江省樂清市黃華鎮下轄村] 岐頭村[浙江省樂清市黃華鎮下轄村]

1965年,岐頭成立女子民兵排。1971年,岐頭女子民兵排擴編為女子民兵連,民兵連在岐頭一村、二村、三村、四村編設4個民兵排。

1978年2月,黃華女子民兵班在溫州地區軍事表演賽中,獲得半自動、自動步槍對抗射擊第二名。比賽時,要邊跑邊臥倒邊裝子彈,尋找目標射擊,看誰的速度快。8個人8個靶,一個人射5發子彈,她們憑著過硬的技術,打敗了當時已小有名氣的洞頭女子民兵,一下子名聲大振。

攏殼歲月

“岐頭攏殼,黃華張蝦,南宅、地團曬鹽坦,翁垟開鹽局。”攏殼一度是岐頭一帶人的主要副業之一。

樂清灣是貝類的天然牧場,深埋在海底泥層里的蠣殼資源得天獨厚,貝殼類生物殼的主要成分為碳酸鈣,是製造蠣灰的原料,以前被運用於建築和農藥化肥等。

在黃華,有據可查的蠣殼生產追溯至清光緒初年。當時,岐頭人就有組織攏殼生產。至民國初年,黃華岐頭已有攏殼船60餘只。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黃華當地殼民聯合組成“樂清縣黃華蠣殼生產運銷合作社”。1964年12月,上海江南造船廠為黃華建成我國第一艘挖殼船“浙樂蠣2號輪”,攏殼量為300立方米/小時。至此,人工攏殼漸漸淡出歷史舞台。

攏殼一般由6個人組成一個循環流水線,絞子2人,一個是正台,一個是邊台兼前手,還有老大、後手、中手和舢板。鐵礱裝接在礱桿上,把長長的礱桿插入海底,用絞子將礱位升高后,讓殼坭倒入殼篩中,把殼洗淨,將蠣殼倒入艙中。如此循環反覆,直至潮漲大半流水急了,水位高了才歇工。但轉眼,未等潮落一半,流水慢了,又開始生產。撈殼船都是木帆船,經常載得滿滿當當的。

當地一首民謠《撈殼嘆》唱出了攏殼生涯的辛酸苦辣。

驚蟄春分二月來,攏殼個業弗相安。

霉雨冷落才叫苦,滿身濕衣身上穿。

日夜辛苦能變瘦,笑問客從何處來。

清明穀雨船正開,少年郎君出洋來。

事乾生重苦難受,早飯難吃五更邊。

只見別人銀好賺,三月殘花落更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