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山陂
山陂院落今挼鍾 ,城郭樓台已放燈 。
白髮逢春唯有睡,睡聞啼鳥亦生憎 !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山陂(bēi):山坡。
⑵院落:當指寺院。挼(ruó)鍾:敲鐘。《玉篇·手部》:“挼,擊也。”
⑶城郭:內城曰城,外城稱郭。放燈:猶言上燈。
⑷睡聞:一本作“睡間”。生憎:討厭、憎恨。生,極、偏。
白話譯文
山坡的寺院敲響了晚鐘,城裡城外樓台上點起了明燈。白髮的我在這春來時只想睡覺,睡夢中聽到鳥啼聲也只感到厭憎。
創作背景
這首詩作於宋神宗元豐七年(1084)。王安石變法失敗後,辭職退居江寧(今南京),一日游賞一座山的山坡有感而作此詩。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王安石晚年親眼看著自己親手制定的新法被一一廢除,他雖外示平淡,然內心是極為苦痛的。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政治失意、歲月易逝、年華老去的感慨。
詩開篇就反映了王安石退隱生活的一個側面,他除了閒坐、觀光之外還參與農事,這片近水的院落即是詩人的勞動場所。時間到了夜幕降臨的時刻,城郭樓台的燈火也已點燃,躬耕一天的詩人也收工回家了。休閒下來的詩人開始抒發內心的感慨:“白髮逢春唯有睡。”自己的人生已經到了暮年,理想和抱負都不得實現了,種種的努力也都付諸流水,雖然又一次冬去春來,但生命的春天卻不會再次來臨了,詩人的內心是苦悶的,“唯有睡”正是詩人為自己找到的排解方式。更讓作者煩心的是,鳥兒並不了解詩人的心情,仍在賣弄著自己的歌喉,惹得詩人一腔怨氣。不是因為鳥兒驚擾了詩人的睡眠,或許更是因為鳥的叫聲擾亂了詩人原本就不平靜的心靈,才讓其如此反感。蘇軾也有一塊躬耕其中的田地,那就是東坡。蘇軾對東坡的感情是深厚的,甚至對其凹凸的山路蘇軾也覺得喜愛:“自愛鏗然曳杖聲。”(《東坡》)然而王安石對於山陂卻沒有這么深的感情。勞動於其中,雖未見其煩惱,然也未見其喜悅。閒暇之餘,內心仍然是難以排解的苦悶,尤其到了晚上,詩人一個人孤獨的躺在床上,因為無事可乾而躺著,人生的種種不如意就襲上心頭,煎熬著詩人的內心,使其難以平靜,這時候聽到啼鳥的叫聲而“生憎”就是必然的了。山陂對於詩人來說只是一個暫時的休閒場所,詩人的感情的確不屬於這裡。這是與蘇軾對於東坡態度的不同之處。
這首詩雖然有“悲”但不“壯”,與其稱其“閒淡”,不若用“頹廢”稱之。結構上最大的特點是詩人將其心情放在時間的推移中來寫,由白天耕種,寫到夜晚的燈火,再到詩人的入睡,隨之睡中情形一一俱現,時間是潛於全詩中的一條暗線,將詩人一天的活動與心情完整地展示出來。雖看似信筆寫來,實頗費用心。
名家評價
陳衍《宋詩精華錄》:“寫山陂,而有多少悲情在其中。”
作者簡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號半山,人稱半山居士。封為舒國公,後又改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江右民系,北宋臨川縣城鹽埠嶺(今臨川區鄧家巷)人。慶曆二年(1042年)進士。嘉祐三年(1058年)上萬言書,提出變法主張。宋神宗熙寧二年(1069年)任參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熙寧七年(1074年)罷相,次年復任宰相;熙寧九年(1076年)再次罷相,退居江寧(今江蘇南京)半山園,封舒國公,不久改封荊,世稱荊公。卒諡文。執政期間,曾與其子王雱及呂惠卿等注釋《詩經》《尚書》《周官》,時稱《三經新義》。其文雄健峭拔,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歌遒勁清新。所著《字說》《鐘山一日錄》等,多已散佚。今存《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後人輯有《周官新義》《詩義鉤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