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洋革命根據地

山洋革命根據地

山洋地區,地處天台山脈,位於寧海、天台、新昌三縣交界處。主要部分是在寧海,地理位置很好,很隱蔽。

1948年8月,浙東臨委書記顧德歡親率主力“機動”部隊南下,與台屬“鐵流”部隊在梁皇山平溪會師,後移駐山洋,兩部合編為浙東人民解放軍第四支隊,為浙東主力之一。中共浙東臨時委員會於8月22日召開第一次藍田庵會議,宣布成立寧海、天台、新昌工作委員會,建立寧海的武裝部隊“洪流”,明確要將寧海西南區創建為台屬基本區與根據地。
山洋地區,地處天台山脈,位於寧海、天台、新昌三縣交界處。主要部分是在寧海,地理位置很好,很隱蔽。
此後,“洪流”大隊長楊民奎帶領隊伍在山洋一帶打游擊,播下革命種子,發展黨的組織,建立起了革命根據地。1948年秋,浙東臨委在山洋建立了浙東四支隊總後勤機構和聯絡通訊總站,派參謀長張任偉常駐山洋,負責組織協調工作。10月初,為解決浙東縱隊及台屬各縣部隊軍衣被服供應,浙東臨委參謀長張任偉派王惠英(白溪人)負責籌建浙東第二被服廠,寧海縣地下黨從前童、桑洲等地動員召集了多名裁縫師傅到山洋東灣廠組織生產。
有首詩:“山高水遠處處家,冰天雪地伴燈花。裁衣縫被歡聲起,明月抖得見紅霞。”說得就是當年被服廠的職工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夜以繼日工作,非常辛苦。
當年山洋被服廠使用的縫紉機,至今仍陳列在山洋革命根據地紀念園的展廳里。
這些貧苦農民出身的黨員組成民兵隊,為游擊隊送情報、抬物資、運武器、護傷員、打土匪,做了大量的工作。軍民關係就象魚和水,關係非常好。
在寧海地下黨和當地民眾的幫助下,縣工委在以山洋為中心的大塊山區及岔路、前童一帶還建立了武工隊、修械所、物資供應與聯絡站、後方醫院等,不斷打擊敵人,壯大了革命隊伍,從而將山洋創建成為較具規模的浙東遊擊根據地之一。
在山洋革命老區,讓我們實實在在地體會到,我們黨的光輝歷程,就是為了民族解放、爭取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而不斷艱苦奮鬥、發展壯大的革命歷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