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
山東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省會城市群經濟圈發展規劃的通知
魯政發〔2013〕20號
各市人民政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各大企業,各高等院校:
現將《省會城市群經濟圈發展規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山東省人民政府
2013年8月28日
省會城市群經濟圈發展規劃
2013年8月
目 錄
前 言
第一章 基礎現狀
一、發展成就
二、發展優勢
三、制約因素
第二章 總體要求
一、主要任務
二、發展目標
三、指導原則
第三章 發展布局
一、空間布局
二、產業布局
三、城鄉統籌
第四章 產業升級
一、提高產業競爭力
二、加快發展服務業
三、大力發展現代農業
四、加強產業協作
第五章 一體發展
一、發展規劃一體化
二、基礎設施一體化
三、要素市場一體化
四、生態建設一體化
五、公共服務一體化
六、深化改革擴大開放
第六章 政策保障
一、財稅扶持
二、土地保障
三、投融資支持
四、載體支撐
五、同城發展
六、組織協調
第七章 濟萊協作區
一、建立高度融合發展機制
二、全面推進同城化發展
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前 言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繼續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科學規劃城市群規模和布局。省第十次黨代會作出了“繼續發揮濟南優勢,加快科學發展、建設美麗泉城,帶動省會城市群經濟圈做大做強”的決策部署。強化省會城市核心地位,加快省會城市群經濟圈發展,是貫徹黨的十八大和省第十次黨代會精神、實現我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的重大舉措;是深入實施重點區域帶動戰略、挖掘釋放區域發展戰略更大紅利、促進中西部加速崛起的戰略選擇;是加速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完善生產力布局、促進全省經濟結構升級的關鍵環節;是融入環渤海經濟圈、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增強綜合競爭力的重要手段。加快形成省會城市群經濟圈與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和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遙相呼應、與西部經濟隆起帶緊密銜接、與京津冀和中原經濟區聯動融合的戰略發展態勢,對於促進全省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率先發展,實現建設經濟文化強省新跨越,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和現實意義。
省會城市群經濟圈發展定位為全省改革開放先行區、轉型升級示範區、文化強省主導區、生態文明和諧區,全國重要的戰略性城市群經濟圈。主要任務和目標是加大突破省會城市力度,做大做強省會經濟,輻射帶動周邊區域,優勢互補,聯動發展,成為我省中西部崛起的戰略平台和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
規劃範圍:省會濟南及周邊的淄博、泰安、萊蕪、德州、聊城、濱州,共7市,52個縣(市、區)。總人口3368萬人,國土面積52076平方公里,分別占全省34.8%和33.2%。
規劃期:2013年至2020年。
第一章 基礎現狀
近年來,省會城市群經濟圈區域內廣大幹部民眾,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顯著成就,進入穩步發展階段。同時,隨著國際國內形勢變化,經濟圈發展也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
一、發展成就
(一)經濟總體實力顯著提高。2012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7912億元,占全省35.8%;公共財政收入1193億元,占全省29.4%;固定資產投資10070億元,占全省33.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021億元,占全省36.6%。2012年,除萊蕪外,區域內6個市地區生產總值均過千億元、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均過百億元。
(二)經濟結構進一步最佳化。現代農業加快發展,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產業化水平明顯提高,糧食產量達到2260萬噸,占全省42.2%。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42293億元,占全省36.4%。現代服務業迅速發展,實現服務業增加值7429億元,占全省37.2%。2012年,三次產業結構比例為7.5∶51∶41.5。
(三)基礎設施日趨完善。區域內鐵路、公路及濟南國際機場的運輸能力不斷增長,濱州港2個3萬噸級碼頭及附屬工程達到靠泊條件,鐵路、公路、航空、水運相銜接的綜合立體交通運輸網路基本形成。擁有東平湖、雪野湖等大型水源地和南水北調、西水東調主幹線,水網體系支撐保障能力顯著增強,能源、信息通信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快。
(四)城鎮化進程加快。區域內濟南、淄博2個特大城市對周邊地區輻射帶動作用明顯,城鎮化質量逐步提高,人口分布、產業布局、建設用地和生態保護統籌協調發展,城鄉就業、基礎設施、社會福利同步提高,初步形成大中小城市錯落分布、梯次展開、體系健全、功能完善的城市群落。2012年,城鎮人口1795.3萬人,城鎮化率達到53.3%。
(五)社會事業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2012年,省會城市群經濟圈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715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0301元,均高於全省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務逐年改善,教育、衛生、文化事業不斷進步,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實現了全覆蓋,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健全。
二、發展優勢
(一)區位優勢明顯。省會城市群經濟圈地處山東腹地,位於黃河下游,東臨渤海,與韓國、日本隔海相望,南接長三角,北臨京津冀,與半島城市群、中原城市群相連,是山東半島與華東、華北和中西部地區聯結的重要門戶,是全國交通、信息大通道的重要樞紐,生態環境良好,自然資源豐富,在承接產業轉移、配置生產要素、拓展經濟腹地、提高綜合實力等方面享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和條件。
(二)引領作用突出。濟南作為全省的政治中心、金融中心、科教文化中心,綜合服務能力不斷提高,各中心城市集聚輻射作用不斷增強。區域內集中了一大批國家和省部級科研機構、大型企業集團總部和企業技術開發中心,研發實力雄厚、創新能力較強;擁有各類高校數量占全省50%以上,其中濟南擁有區內高校85%左右,為科學發展、轉型升級提供了堅實的科技和人才支撐。
(三)產業基礎良好。區域內農業發達,工業門類齊全,服務業優勢明顯,目前已形成冶金(濟南、萊蕪、聊城)、新材料(淄博、泰安、萊蕪、德州)、石油化工(濟南、淄博、德州)、交通運輸裝備(濟南、聊城、濱州)、新能源和生物技術(濟南、德州)、旅遊(濟南、泰安、聊城)、商貿金融(濟南)等一批具有較大規模和較強競爭力的優勢產業核心區,為進一步延伸產業鏈、壯大產業集群、形成特色產業帶奠定了堅實基礎。
(四)文化積澱深厚。該區域是齊魯文化重要發祥地,泰山文化、黃河文化、運河文化、泉城文化、海洋文化相互影響、融合發展,歷史名人輩出,擁有大量珍貴歷史文化遺產和豐富人文自然資源,在文化底蘊上有著突出的競爭優勢,便於進一步整合文化資源,打響文化品牌,建設文化強圈。
(五)融合氛圍濃厚。周邊各市距離核心城市濟南均在150公里以內,地理位置相接,人脈文化相通,經濟聯繫密切,構成典型的環狀城市群經濟圈。各市都把融入區域一體化發展作為在新起點上實現新跨越的重要機遇,主動融入,借力提高,共贏發展。城市、企業、社會民間各層面的合作機制不斷完善,產業協作、要素流動、經濟文化交流等持續擴大,消費、旅遊、運輸等統一市場建設加快,區域一體化的廣度和深度日益拓展。
三、制約因素
(一)中心城市規模小。與目前全國比較有影響力的經濟圈的中心城市相比,省會濟南規模偏小、人口偏少、實力偏弱,缺乏足夠的帶動和輻射能力,全省經濟、文化、科技、人才、金融中心的地位和作用沒有凸顯出來。產業凝聚力和集聚輻射能力不強,成為制約經濟圈加快發展的首要問題。
(二)產業層次效益低。經濟發展質量不高,地方財政收支水平偏低。一產比重較大,農民收入增長不快;二產集中度不高,高新技術產業比重小;三產仍以傳統服務業為主,現代服務業發展滯後。資源集約利用水平低,節能減排任務重,環境承載能力弱。
(三)區域競爭壓力大。國內區域經濟一體化步伐加快,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中原經濟區、長株潭、成渝等區域發展勢頭強勁。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和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省會城市群經濟圈內部一體化發展仍處於啟動階段,區域競爭能力弱,東西部生產力差距有拉大的趨勢。
(四)政策機制建設滯後。受行政區劃和地方政策差異影響,區域內勞動力、資金、土地、產權尚未形成統一市場,生產要素流通渠道不暢,各市產業相似度高、互補性差,分工協作不密切,區域統籌發展的工作機制、推進措施不健全。
第二章 總體要求
省會城市是全省發展水平和形象的集中代表,是輻射帶動區域發展的核心和龍頭。省會城市群經濟圈是加快聚集產業和人口、推進工業化城市化進程的重要地帶,是促進我省中西部崛起的重要平台。要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省第十次黨代會精神,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加快建設現代化省會城市,推進7市聯動一體化發展,壯大中西部經濟實力,在全省參與國內外競爭中發揮骨幹作用,努力建設全國一流的城市群經濟圈。
一、主要任務
牢牢把握主題主線,按照“五位一體”的總布局,發揮圈內各市特色優勢,以做大做強省會城市為龍頭,以一體化發展為方向,以體制機制創新為動力,以提高發展質量效益為中心,增強城市輻射帶動,推進資源要素整合,壯大優勢產業集群,提高區域綜合實力和科技創新、可持續發展水平,加快建設南承滬寧、北聯京津、東接半島、西啟黃河中上游的樞紐型城市群,爭取建成發展活力充足、創新能力較強、產業素質較高、服務功能強大、生態環境優美、社會文明和諧的經濟圈,在帶動中西部崛起、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建設經濟文化強省中發揮重要作用。
二、發展目標
———發展水平不斷提高。區域經濟一體化框架初步形成;主要經濟指標增幅與全省保持同步,欠發達地區發展步伐加快。2020年地區生產總值達到3.5萬億元左右,年均增長9%左右,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0萬元左右;公共財政收入占生產總值的比重逐步提高;對外開放水平顯著增強。與東部地區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差距縮小,確保與全省同步提前實現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經濟結構最佳化升級。加快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培育一批競爭力強的骨幹優勢企業和產業集群,建設以高新技術產業為先導、先進制造業為支柱、現代服務業為支撐的區域現代產業體系。到2020年,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5∶45∶50。
———城市功能明顯強化。省會城市的整體經濟實力、集聚輻射能力和綜合服務功能顯著提高。便捷高效的交通運輸體系和安全暢通的信息網路體系建設加速推進,區域“一小時生活圈”更趨完善。各中心城市帶動區域發展能力進一步增強,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分明、集約發展、運轉高效的城鎮體系。到2020年,城鎮化率達到65%左右,城鎮化質量明顯提高。
———生態環境不斷改善。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節約型增長方式初步形成,單位GDP能耗和污染排放低於全省平均水平,到2020年林木綠化率由目前的22%提高到27%;循環經濟發展水平達到全省領先、全國先進。
———人民生活殷實富裕。教育、文化、醫療水平進一步提高,就業崗位持續增加,社會保障體系健全,居民生活水平和質量普遍提高。城鄉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發展保持同步,基本公共服務明顯改善,人民幸福指數進一步提高。
實現上述奮鬥目標,區域一體化步伐明顯加快,區域發展更加協調,營商環境建設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取得實質性進展,綜合實力、國際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大幅提高,對全省經濟發展的支撐能力顯著增強,人民富裕文明程度普遍提高。力爭經濟社會發展水平進入全國先進行列,建設成為連線沿海與廣大中原地區發展的戰略高地、全國一流的城市群經濟圈。
三、指導原則
———堅持轉變方式,促進科學發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創新發展模式,提高發展質量,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切實加強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與資源環境相協調。
———堅持全面統籌,促進一體發展。發揮省會優勢,做強核心城市,帶動周邊發展。突出發展特色,加強產業融合,強化分工協作,推進資源要素共享、基礎設施共建、生態環境共治、發展成果共贏。
———堅持改革開放,促進創新發展。深化體制機制改革,遵循市場經濟規律,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加強創新能力建設,破解發展瓶頸,最佳化營商環境,提高開放水平,不斷增強發展動力和活力。
———堅持多元推進,促進協調發展。立足“省級推進、以市為主、市場運作、企業主體”,發揮市場導向和政府推動雙重作用,加強規劃引導和政策支持,強化經濟紐帶、市場聯繫和要素流動,實現資源最佳化配置。
———堅持民生優先,促進和諧發展。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項制度,把促進就業放在經濟社會發展優先位置,加快發展各項社會事業,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調節力度,堅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道路,共建共享和諧社會。
第三章 發展布局
統籌城市建設、產業布局、人口分布和生態保護,按照“點上做大龍頭率先突破、面上建設圈層整體推進、線上強化軸帶互動互聯”的原則,形成主體功能清晰、發展方向明確、建設秩序規範、經濟與人口資源環境協調的區域發展格局。
一、空間布局
按照“一個核心、兩個圈層”展開城鎮布局,加速城市產業聚集,加快培育增長極,努力建成全國重要的樞紐型城市群。
(一)做大做強省會城市。借鑑已開發國家的經驗,樹立現代城市發展理念,科學規劃,建設新型的文明、舒適、便利、綠色、宜居的特大型城市。以擴大城市規模為載體,以增強承載能力和服務功能為重點,以提高集聚輻射和帶動區域發展能力為目標,加快建設具有較強國內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的區域性經濟文化中心、科技人才中心、金融商貿中心、旅遊會展中心、總部經濟聚集中心。積極推進老城區改造,高標準建設東部新區、西部新區、濱河新區。保護和發揮泉城特色,加快南部山區綠色發展。積極實施“北跨”戰略,加快推進濟萊協作區建設,拓展省會發展空間。加大基礎設施、公共設施系統化網路化建設力度,提高現代化城市管理水平。到2020年,中心城區人口達到550萬人以上。
(二)建設完善“兩個圈層”。按照大都市理念進行統一規劃,按組團式思路培育衛星城,即以濟南為中心,70公里為半徑,包括濟陽、商河、平陰、章丘、萊蕪市區、齊河、禹城、臨邑、肥城、鄒平、泰安市泰山區和岱嶽區等周邊區域的緊密圈層;以150公里為半徑,淄博、泰安、德州、聊城、濱州5市市區為節點的輻射圈層。到2020年,力爭淄博城區人口達到300萬人以上,泰安、德州、聊城、濱州城區人口達到100萬人以上。緊密圈層,構築以服務業和人口聚集區為核心和中樞,製造業聚集區、生態旅遊區和物流基地為外圍和支撐的大濟南都市區。重點規劃建設三大產業緊密協作區。以濟南高新區、章丘市、萊蕪市為重點區域,建設東部先進制造業協作區;以南部山區、泰安市泰山區和岱嶽區、東平湖片區和雪野湖片區為重點區域,建設南部文化旅遊協作區;以濟南黃河北地區和齊河、禹城、臨邑為重點區域,建設北部產業轉移承接協作區,並在基礎設施、社會保障、勞動力轉移等方面形成“同城效應”,逐步向整個緊密圈層擴展。
輻射圈層,依託綜合交通走廊,形成城鎮密集區,建設特色鮮明的城市連綿帶。支持淄博建成全省東西部融合發展的重要連線樞紐,支持泰安建設富有歷史文化魅力和現代風尚的國際旅遊名城,支持萊蕪建設省會副中心城市,支持德州、聊城建成統籌跨越和生態低碳發展高地,支持濱州建設高效生態經濟示範區。加強濟南周邊各市的規劃建設對接和融合聯動,推進交通一體、產業連結、服務共享、生態共建,努力形成區域經濟新高地。
二、產業布局
以重要交通幹線為依託,中心城市為載體,資源整合為重點,加強分工和協作,提高產業集中度,形成“一個高地、兩條產業帶”的產業布局,延伸區域產業鏈和價值鏈,建設布局合理、錯位發展、協作密切的區域產業體系。
(一)建設城市經濟發展高地。深化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加快發展服務經濟、總部經濟和樓宇經濟,促進三次產業融合協調發展。一是服務經濟發展高地。充分發揮金融服務、科技人才、文化教育、醫療衛生、信息物流、會展旅遊等資源優勢,創建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全國重要的現代物流基地和最佳旅遊城市,形成服務經濟為主的產業體系。二是總部經濟聚集高地。大力發展信息諮詢、資產評估、科技研發及各類商務中介等高智慧型人力機構,形成高端服務集聚區。引進更多中外金融保險機構地區總部和結算中心,以及跨國公司、國內大企業研發總部、行銷總部、管理總部入駐,提高高端服務業發展水平。三是新興產業創新高地。加快國家創新型城市、國家綜合性高技術產業基地和“中國軟體名城”建設,集中力量發展現代信息技術、服務外包等優勢產業,加快形成自主技術、產業規模和市場競爭優勢。四是產業分工協作高地。著力發展高端產業、高端技術、高端產品,提高集成總裝製造和價值鏈條高端比重,積極推進與周邊各市合理分工與協作配套,壯大區域優勢產業集群,促進區域整體實力提高,成為帶動區域融合發展的“服務型”和“創新型”增長極。
(二)形成兩條產業聚集帶。即濱淄濟聊產業帶和德濟泰萊產業帶,成為支撐經濟圈發展的“十”字形發展軸。
濱淄濟聊產業帶。依託膠濟、邯濟鐵路以及濟青、濟聊高速公路和309國道構成的交通廊道,建成聯動半島城市群、向河北、山西等延伸輻射的產業帶。加大旅遊資源整合力度,建設泉城文化、齊文化、濱海生態、水城特色有機融合的旅遊熱線。依託骨幹企業,擴大品牌效應,把濟南建設成為全國重要的交通裝備製造基地、電子信息產業基地、機械裝備製造基地、新材料產業基地、新能源及節能環保產業基地和食品醫藥基地;淄博建成國家級新材料產業基地和全國重要的先進裝備製造、精細化工和化學原材料生產基地、生物醫藥產業基地、新型建材冶金材料生產基地、紡織服裝加工基地;聊城建成全國重要的有色金屬生產及深加工基地、新能源汽車製造基地,全省重要的精細化工、紡織造紙、生物醫藥基地;濱州建成全國重要的紡織家紡、油鹽化工、裝備製造基地,全省重要的港口物流、汽車零部件、食品工業、濱海生態旅遊基地,省會城市群經濟圈的重要出海通道。
德濟泰萊產業帶。依託京滬鐵路、京滬高速公路、104國道等構成的交通廊道,加快發展壯大沿高鐵產業帶。推進濟南、泰安、萊蕪旅遊一體化,形成具有較高國內外知名度的“山泉”旅遊基地,建設魯中山水文化生態旅遊休閒區。加快建設南部大通道,壯大優勢產業集群,把泰安建成全國重要的輸變電設備產業基地、無機非金屬材料基地和煤礦機械生產基地,全省重要的汽車、新材料、生物醫藥與生物育種生產基地;把萊蕪建成全國重要的鋼鐵生產和深加工產業基地、粉末冶金新材料產業化基地、汽車零部件配套基地,全省重要的能源供應基地;鞏固提高德州糧棉生產和食品工業基地,積極承接省會城市、京津冀產業轉移和輻射帶動,建設全國重要的太陽能產業基地、生物產業基地、紡織服裝基地,全省低碳發展示範城市。
三、城鄉統籌
以人的城鎮化為核心,以提高城鎮化質量、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為方向,推動工業化和城鎮化良性互動、城鄉產業融合發展、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互協調。促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新型工農、城鄉關係。
(一)增強城市承載能力。以促進城鄉協調發展為方向,擴大中心城市容量,增強集聚和輻射帶動功能。一是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優先發展公共運輸,最佳化城市及城市間交通路網,統籌規劃建設供水、供電、供氣、供熱等公共設施,完善綜合服務功能。率先解決濟南交通擁堵問題,加快市內快速通道建設,加強交通監管,調整取消繞城高速收費區間,提高市內交通快捷通達能力,強化與區域交通的高效銜接。二是提高城市建設和管理水平。理順城市管理體制,建立規範的城市建設融資市場和經營市場。塑造城市建設的文化品位和生態形象,保護傳統文化,加強環湖沿河和城市生態帶建設,提高環境承載能力,建設宜居宜業城市。搞好濟南西區智慧城市試點,推進區域中心城市建設管理智慧型化。三是增強統籌帶動能力。壯大中心城市綜合經濟實力,增加就業機會,提高就業質量。加大對困難縣鄉的支持力度。著力破除城鄉二元結構,加快推進城鄉產業融合發展、公共服務基本均等,逐步縮小城鄉差距。
(二)加快新農村建設。加快推進城鄉規劃一體化、基礎設施建設一體化、公共服務一體化,調整最佳化村莊布局,建設富裕、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堅持民眾自願、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依法推進,在切實保障農民權益的前提下,以城邊村、園區周邊村、經濟強村為重點,積極穩妥引導農民適當集中居住,建設新型農村社區。完善農村路網體系,提高等級標準,加強農田水利、農村沼氣、污水垃圾處理等設施建設。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城鎮化、居住管理社區化、生活方式市民化,建設農民幸福生活美好家園,加快實現農村社區建設全覆蓋。
(三)大力發展縣域經濟。落實《中共山東省委山東省人民政府關於推動縣域科學發展整體提升綜合實力的意見》(魯發〔2012〕9號)要求,以市為單位整體推進縣域經濟發展,持續增強縣域發展活力,使之成為統籌城鄉發展的重要支撐點和著力點。依據資源環境承載能力、開發密度和發展潛力,合理確定縣域主體功能,突出特色,錯位發展。立足於區域一體化發展,按照產業分工,積極調整產業布局和資源配置方式,培植特色主導產業,因地制宜發展都市輻射型、外向經濟型、資源加工型、龍頭企業帶動型等特色經濟。加強城鎮建設與產業布局的配套銜接,推動規模結構合理化、產業發展集群化、土地利用集約化和城鎮面貌特色化,促進產業向園區集中、人口向城鎮集中、居住向社區集中,增強吸納人口、帶動經濟發展、推進城鄉一體的能力。
第四章 產業升級
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提高質量效益為中心,實施高端高質高效產業發展戰略,鞏固強化農業優勢,拉長工業價值鏈條,加快服務業發展,推動三次產業融合協調發展,促進區域梯次推進和產業轉型升級,提高投入產出效率、勞動生產率和資源利用率,加快建成布局合理、優勢互補、協作緊密、競爭力強的區域產業體系。
一、提高產業競爭力
以信息化促進工業化,強化企業研發能力,提高設計、品牌、行銷水平,實現加工業與服務業融合發展,持續擴大增加值比重,增強企業在國內外市場的核心競爭力。
(一)加速新興產業規模化。
以加速規模化發展為目標,集中發展特色和潛力突出的新興產業,努力建設全國重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示範基地。
1.新能源。發揮國家級太陽能特色產業基地和國家新能源示範城市的優勢,擴大光熱產品生產規模,加快中高溫技術研發和產業化,提高光伏產業發展水平。依託優勢產品,加快發展風電成套設備製造業。加快突破核心關鍵技術,大力發展混合動力汽車和純電動汽車。
2.新材料。以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資源節約、綠色環保為發展方向,重點發展氟矽材料、先進陶瓷、功能玻璃、玻璃纖維等產業,積極推進新材料產業集聚區建設,進一步擴大特色產品市場規模和競爭優勢。
3.新信息。依託國家信息通信國際創新園、國家軟體產業基地等載體,加快建設山東通信技術創新科研基地,大力發展新一代網路和通信、物聯網、雲計算以及高端軟體產業。發展高性能計算機、積體電路、光電子、電子材料產業,發展工業控制、射頻識別、物聯網等領域套用電子產業,提高電子元器件區域配套能力。
4.新醫藥及生物。抓好國家綜合性新藥研發技術大平台、國家生物醫藥產業基地、國家生物產業基地等載體建設,重點發展生物製藥、現代中藥、化學原料藥及製劑。大力發展生物製造業,提高重點產品生產規模和技術水平。推動生物農藥和生物育種等產業加快發展。
(二)推進先進制造業集群化。
圍繞增強產業競爭力,以產業集群化為方向,以重大建設項目為支撐,壯大核心企業,延長產業鏈條,建設三大產業集群。
1.交通裝備。堅持整車和零部件並舉,重點發展重型貨車、客車、農用汽車、專用車和改裝車,儘快釋放轎車生產能力,加快機車產能整合,推動實現寬領域、多系列、規模化生產。延伸汽車產業鏈條,推動汽車零部件生產和出口基地建設。提高航空製造及服務水平,形成飛機系列產品配套和服務產業。
2.機械裝備。以提高研發設計、核心部件配套、加工製造和系統集成水平為重點,進一步提高工具機、電力裝備等優勢產品地位。加快發展特色機械產品,提高產業技術水平。延伸機械加工產業鏈,培育和引進一批專業配套加工企業,建設配套產業發展基地。
3.紡織服裝。加強技術創新和新產品設計開發,提高印染後整理水平,加快向產品系列化、高檔化、藝術化的精深加工轉變,促進棉紡、化纖、織布、印染、家紡、服裝配套發展,建設全國重要的紡織服裝產業基地。
(三)促進傳統產業基地化。
強化需求導向,加快轉型升級,以特色產業和資源精深加工為突破口,以生產基地化為方向,提高創新發展能力,鞏固和擴大傳統產業優勢。
1.化工。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以基地化、大型化、一體化、精細化為方向,鞏固有機化工原料優勢,加快發展精深加工產品,形成上下游產品配套、精細化工門類齊全、產業集中度高的競爭新優勢。積極發展高加工深度的煤化工、氟化工產業,加快園區載體建設,積極推動區域化工產業集聚發展。
2.鋼鐵及有色金屬深加工。加快推進鋼鐵產業結構調整升級,重點發展高附加值深加工系列產品,建設區域性不鏽鋼研發生產加工中心。加強鋼鐵產業與下游產業的協作,發揮鋼鐵製造、能源轉換和廢物消納處理等綜合功能。積極發展有色金屬深加工和新型合金材料,建設世界級鋁、銅生產基地。
3.農副產品深加工。利用區域內豐富的農產品資源優勢,支持發展生態、安全、綠色的食品加工業和生態造紙等優勢產業,壯大龍頭企業,建設一批優勢產區與加工企業集中配套的農產品加工基地,建成我省重要的農副產品加工基地。
二、加快發展服務業
充分發揮濟南核心城市地位,紮實推進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帶動提高區域服務業發展水平。
(一)金融保險業。強化濟南區域性金融中心作用,最佳化金融生態環境,建設具有較強融資和國際結算能力,融銀行、證券、保險、信託、期貨、基金、融資租賃、貨幣經紀、財務公司、外匯等為一體,多功能、開放型、網路化的區域金融市場。做強現有金融機構,積極引進國內外各類金融企業設立區域總部和分支機構,鼓勵大型企業集團設立財務公司,推動區內城市商業銀行優先在本區域設立分支機構,支持有條件的金融機構上市發展。創新金融服務,加快發展汽車金融、消費金融等金融業態,著力發展網上金融和金融後台服務業務,鼓勵商業銀行積極開發中間業務市場,規範發展資金拆借和票據融資,提高外匯結售便利度,擴大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規模。完善中小企業融資擔保體系,支持發展新型農村金融組織,實現小額貸款公司縣域全覆蓋。
(二)科技服務業。充分發揮濟南在電子信息產業中教育、科技方面的優勢,重點在生產性服務業、文化科技融合、智慧城市等套用領域開展技術攻關與套用示範,大力發展電子商務、數字媒體、工業設計、信息服務、積體電路設計等新興服務業態。建設大型科學儀器、科技文獻、專利、標準、檢測檢驗等資源共享平台。鼓勵企業、高等院校和科研單位共建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行業技術中心。加快推進各類專業創業服務中心、生產力促進中心、大學科技園、留學人員創業園等科技服務機構建設。
(三)現代物流業。充分發揮濟南國家級物流節點城市功能,建設快速便捷的多式聯運通道及系統,建立健全國際物流、區域物流、城市配送三個層次的大物流體系。規劃建設魯中物流中心,推進聊城、德州內陸無水港建設,加快完善物流基礎設施網路。建設區域物流公共信息技術平台,全面推廣現代物流技術,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加大物流園區、物流企業整合力度,積極培育和引進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物流集團。大力發展第三方物流,加快推進物流服務專業化和社會化。
(四)文化旅遊業。放大齊魯文化資源優勢,辦好第十屆中國藝術節,大力發展文化創意、影視製作、出版發行、演藝娛樂、數字內容和動漫等重點文化產業。發揮省文化產業投資基金作用,加強文化產業示範基地建設,形成一批年產值過100億元的文化產業園區和一批主業突出、實力雄厚的大型文化產業集團。圍繞做強“好客山東”品牌,以資源共享、市場共贏為目標,完善旅遊服務配套設施建設,壯大區域旅遊聯盟,推行旅遊消費一卡通,形成內涵豐富、特色突出、網路配套、服務完善的國內重點無障礙旅遊區。整合泉水和泰山優勢資源,加快建設國際旅遊名城。圍繞各地旅遊資源特色,集中推進一批重點項目建設。加快建設泰山周邊、黃河沿線等精品旅遊線路,加大旅遊聯合行銷力度,培育發展大型旅遊集團,建設全省旅遊與文化產業聚集區。
抄送:省委各部門,省人大常委會辦公廳,省政協辦公廳,省法院,省檢察院,濟南軍區,省軍區。各民主黨派省委。
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2013年8月28日印發
解讀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省會城市群經濟圈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編制和政策制定工作,主要領導同志多次批示、指示,要求制定符合實際、針對性強、切實有效的政策措施,強化省會城市群經濟圈建設的政策推力和機制保障。在認真梳理省內區域發展政策基礎上,深入研究國外現代城市群建設理念、思路和模式,學習借鑑兄弟省市城市群經濟圈發展政策經驗,圍繞促進轉型發展和提高質量水平,努力做大做強省會龍頭、消除欠發達地區短板制約,著力推進區域各市對接融合、實現一體化發展,加快建設全國重要的戰略性城市群經濟圈,《規劃》按照“多予、少取、濟困”的原則,研究提出了財稅、土地、投融資、載體建設、同城發展、組織協調六個方面的全局性保障措施,以及啟動濟萊協作區建設的創新舉措。
一、規劃政策的核心是促進轉型升級、提高質量水平
省會城市群經濟圈人口、面積分別占全省的34.8%、33.2%,是聚集產業和人口、推進工業化、城鎮化的重要地帶,是推動中西部崛起的重要平台,近年該區域生產總值占全省比重在36%左右,城鎮化率和服務業比重均高於全省平均水平,但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占全省比重還不到30%,發展質量水平還待提高,轉型升級的任務較重。為此,《規劃》政策通過強化政策引導和要素保障,促進區域轉型升級、提高質量水平。
1、設立省會城市群經濟圈發展專項資金和投資基金。立足於引導帶動,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作用,推動省會城市群經濟圈科學發展,參照藍黃“兩區”經驗,規劃政策提出設立省會城市群經濟圈發展專項資金和投資基金。根據轉變政府職能、最佳化資金投向、簡政放權條塊結合的原則,專項資金主要用於支持圈內各市城鄉發展規劃編制及修編、人才引進、職業教育、旅遊規劃編制及鄉村旅遊示範、特色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等;以貸款貼息方式支持生態環保和節能減排等領域項目建設。省會城市群經濟圈投資基金,重點投向重大基礎設施、產業轉型升級、生態環保、社會事業等領域。
2、強化土地政策支持。要實現省會城市群經濟圈轉型升級,必須要建設一批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帶動能力強的大項目好項目,項目建設必須要有土地保障。一方面要提高土地開發強度、深挖存量土地潛力,推進集約節約用地;另一方面,要加大支持力度,對經濟圈各市適當增加建設用地規模。規劃提出:積極爭取納入全國農用地整治重點區域,組織實施國家級重大土地整治工程,支持對區內未利用土地、宜農土地後備資源進行開發。在保證耕地總量不變和基本農田面積不減少的前提下,試行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實施定期評估和調整機制。推廣萊蕪“兩股兩建”(土地承包經營權股權化、農村集體資產股份化,建立農村新型合作經濟組織、建立城鄉建設用地流轉制度)、德州“兩區同建”(農村社區和產業園區)經驗做法,通過增減掛鈎等形式,盤活存量,擴大增量,促進土地合理流轉和高效利用。
3、加快金融改革創新。立足於釋放區域金融活力,打造金融“聚寶盆”,吸引更多社會資本投入,切實發揮金融推動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的作用。規劃提出金融創新政策支持:加大政府投資傾斜力度,鼓勵金融機構發展,加強金融服務體系建設,營造有利於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良好環境。落實新設金融機構省級獎勵政策,鼓勵國內外金融機構在經濟圈內設立總部及分機構。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上市融資、發行企業債券,提高直接融資能力。支持齊魯股權託管交易中心建設,儘快形成立足山東、輻射周邊地區的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支持科技型、創新型企業進入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交易,進一步拓展中小企業融資渠道。深化縣域金融創新試點,擴大試點範圍。設立擔保扶持基金,支持融資性擔保機構增資擴股、做大做強,發展一批資本金超過10億元的融資性擔保機構,並對“三農”、科技文化類融資性擔保機構給予獎勵補償,鼓勵融資性擔保機構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支持。創新投融資模式,加快BOT、TOT、資產證券化等項目融資方式的運用,引導民間投資參與區內公共事業、基礎設施等項目建設。
4、壯大發展縣域經濟。縣域強則整體強,規劃圍繞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推動縣域科學發展整體提升綜合實力的意見》,提出加強規劃引導、加大扶持力度、科學考核評比,以市為單位提高縣域經濟整體發展水平,夯實省會城市群經濟圈發展基礎。
5、加快開發區建設,各類經濟開發區是產業集聚和經濟發展重要載體,是區域發展的生力軍,圍繞打造區域經濟成長的長久支撐力量,規劃提出:支持區域內國家級開發區做大做強、省級經濟開發區和高新技術開發區升格為國家級開發區,積極爭取國家循環化改造示範園區和國家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積極探索互利共贏的財政政策,有序推動開發區異地聯合興辦;繼續對中西部經濟園區基礎設施建設貸款給予貼息支持,重點向經濟欠發達縣的工業園區傾斜。
二、規劃政策的重點是核心帶動、做大做強省會濟南
省會濟南是全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更是省會城市群經濟圈的核心城市。與目前全國比較有影響力的區域中心城市相比,濟南規模偏小、人口偏少、實力偏弱,缺乏足夠的帶動和輻射能力,省會城市的優勢沒有凸顯出來,核心城市的作用沒有發揮出來,與引領區域一體化發展、打造競爭力較強的區域經濟板塊的要求有差距,與山東大省地位也不相匹配。因此,堅持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率先發展,充分挖掘優勢和潛力,加快建設現代化省會城市,不斷增強綜合實力、服務功能和輻射帶動能力,是加快省會城市群經濟圈發展的首要任務,是建設全國一流城市群經濟圈的根本前提和重要基礎。為此,《規劃》圍繞濟南做大做強,增強輻射帶動作用,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支持政策。
1、改革開放方面。立足於激發區域創新活力,增強發展內生動力,規劃支持濟南在改革開放上先行先試、率先探索,提出:支持濟南利用政治、經濟、文化、科技、教育及行政資源聚集等有利條件,在國有企業、教育、金融、城鎮化、住房、社會保障、事業單位改革以及公務用車改革等方面先行先試,積極探索,率先突破,努力建設營商環境國內領先的首善之區。將濟南作為中日韓地方經濟合作示範區試點城市,規劃建設中日、中韓產業園,興辦中日、中韓合作創新產業園和中日韓經貿交流會展中心。爭取擴大濟南綜合保稅區政策覆蓋範圍,加快建設保稅功能拓展區和配套產業區。
2、拓展發展空間方面。圍繞加快區域協作,最佳化行政區劃,積極拓展濟南發展新空間,支持濟南做大做強。規劃提出:破除行政區劃壁壘,支持濟南加快與周邊市縣共建各類產業協作區。支持濟南適時研究調整最佳化市內行政區劃,促進東部新區、西部新區、濱河新區、南部山區和北部地區發展,推動濟陽縣、章丘市“撤縣設區”。把濟南市作為全省深化戶籍管理制度改革試點城市,逐步放開城鄉戶口遷移限制,進一步擴大中心城區人口規模,在推進新型城鎮化發展方面走在全省前列。
3、財政金融方面。立足於提高民生建設和經濟發展的保障支撐能力,省級必須加大財政傾斜和金融支持力度,除省會城市群經濟圈普惠性政策外,提出:逐年適當加大對濟南市長清區、濟陽縣等財政專項支持,加快濟南區域性金融中心建設,鼓勵國內外金融機構在濟南設立總部或分支機構,支持濟南設立金融資產等要素交易平台,加快濟南城區農信社改制步伐,組建濟南市農村商業銀行。
4、強化城市功能方面。依託濟南科技創新和教育人才方面的優勢,加快打造總部經濟、服務經濟,大力發展高端高質高效產業,不斷壯大實力,增強城市輻射帶動能力。規劃提出:支持以大學科技園及周邊區域為核心區,規劃建設“濟南創新谷”,支持濟南申報下一代網際網路試點城市。加強中小微企業發展支持服務,吸引聚集高端人才、高端企業和高端項目,建成科技研發、成果轉化、文化創意等高端產業培育中心。增強省會城市高職、中職教育活力,支持濟南高職、中職院校跨區域聯合辦學。擴大社會資本投資辦學準入範圍,加快建立新的辦學制度和模式。增加濟南駐濟普通高校本科生走讀招生計畫。
三、規劃政策的方向是對接融合、加快區域一體化
省會城市群經濟圈是典型的核心帶動、圈層推進、效應擴散的城市群發展模式,圈內各市距離省會濟南均150公里左右,具有明顯的區位、資源、市場、產業和科教人才優勢,在承接產業轉移、拓展經濟腹地、提高整體競爭力等方面潛力巨大、前景廣闊。規劃提出推動形成以70公里和150公里為半徑的緊密圈層和輻射圈層,推動圈內各市高度融合協調發展,加快實現發展規劃、基礎設施、要素市場、生態建設、公共服務“五個一體化”。為此,圍繞省會城市群經濟圈發展布局和發展重點,《規劃》提出對接融合、一體化發展政策。
1、努力打破行政壁壘。按照一體化發展要求,加快體制機制創新,積極探索突破,力爭把加快發展的制度紅利充分釋放出來。規劃提出:取消區域內除高速公路外的幹線公路及橋樑收費,建立免費的農產品和食品生產、運輸到銷售環節的“綠色通道”;推進信息通訊同城化,固定電話統一區號,行動電話統一按市話收費;推進戶籍管理同城化,實行更加靈活的戶口遷移政策,實行戶籍所在地人口同等待遇。鼓勵推動企業向開發區、園區集中布局,鼓勵濱州、德州等有條件的市縣,探索建立“飛地經濟示範區”,鼓勵企業到該區域進行土地成片開發。
2、加快濟萊協作區建設。濟南、萊蕪空間相接、產業相聯,接受輻射帶動最便利、最直接。啟動建設濟南萊蕪協作區,不僅可以拓展省會城市戰略發展空間,增強輻射帶動功能,還可推動萊蕪最佳化結構壯大實力,實現科學發展。規劃把建設濟萊協作區作為省會城市群經濟圈一體化建設切入點,在創新發展理念和體制機制方面率先突破,著力為推進圈內一體化發展積累經驗、提供示範借鑑。提出加快“五個同城化”:開通城際公交線路,儘快啟動濟南至萊蕪的城際鐵路規劃建設,減免或降低濟南與萊蕪之間高速公路收費標準,取消濟南與萊蕪省道通行費,加快交通同城化。率先實現兩市區號統一和廣播電視頻道交叉落戶,加快通信同城化。實行兩市居民網上戶口遷移和異地辦理居民身份證,推進居住證“一證通”制度,加快戶籍管理同城化。逐步統一社會保障關係標準,並實現互聯互認和正常轉移接續,推動兩市居民在醫療、教育方面享受同等待遇,加快公共服務同城化。在金融、人才、科研、產業等方面促進要素自由流動、高效發展,加快資源配置同城化。同時,提出濟南北部產業轉移承接協作區和南部文化旅遊協作區內的有關縣區,也要創造條件,加速融入省會濟南並放大同城效應。
3、加強組織協調。為加強領導,健全工作機制,形成推進區域一體化建設的持久動力和制度保障。規劃提出:成立省區域發展戰略推進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區域開發綜合決策,統一部署重大事項,實行重大資源統一管理、重大設施統籌規劃、重大項目協調布局,推進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省發展改革委。建立區域市長聯席會議、省市職能部門對口銜接、高層探討和幹部掛職交流等制度,加強政府、企業、行業、專業組織和協會間多層次的交流協作,實現優勢互補、合作共贏。建立濟南萊蕪兩市高度融合發展機制,實行組織領導統一、戰略規劃統一、重大布局統一。
四、規劃政策的著力點是保障改善民生、增進人民福祉
2012年,圈內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僅占全省的29.4%,民生保障能力總體不強。圈內發展很不平衡,聊城、德州市人均生產總值僅相當於全省平均水平的70%左右,人均財政收入不到全省平均水平的50%,有13個縣(市、區)財政收入低於10億元。儘快改變這種現狀,努力縮小與東部地區的差距,是廣大人民民眾的熱切期盼,也是實現全省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迫切需要。
規劃從財稅扶持、投融資支持等方面研究制定優惠政策,加大傾斜力度,切實增強區域財政實力和發展動力,使更多資金用於民生、用於發展。提出:加快實施省以下財政管理體制改革,下劃省級分享稅收,取消原體制按比例遞增上解政策,建立資源稅省市分享機制,提高出口退稅省級分擔比例和礦產資源專項收入市縣分成比例。落實主體稅收增長激勵返還政策。進一步提高對財政困難縣的財政轉移支付力度。“十二五”期間,糧食產能大縣農業綜合開發縣級配套任務由省級承擔,逐步增加農業主產區財政補助。省預算內基本建設投資、省基本建設基金、省級服務業引導資金、藍黃“兩區”建設專項資金、省涉農資金的安排和國家補助資金等加大扶持省會城市群經濟圈的比例。對國家和省里確定的建設項目,在安排預算內投資時逐步提高省配套資金和省補助資金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