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測繪地理信息學院的測繪地理信息學科始建於2002年,由之前的土木工程測量教研室開始招收地理信息專業本科生,2005年開始招收測繪工程專業本科生。2008年在土木工程學院成立國土測繪與信息工程系。2016年6月成立測繪地理信息學院。
師資力量
學院現有教職工35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5人。博士生導師3人,碩士生導師17人。專任教師博士化率達70%。測繪地理信息學科帶頭人、校長靳奉祥教授為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國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才首批入選者,瑞士洛桑高等工業大學(EPFL)客座教授。
機構設定
學院下設測繪工程、地理信息科學兩個專業教研室。設工程測量實驗室、攝影測量與遙感實驗室、地理信息系統實驗室三個教學實驗室,研究型實驗室包括衛星導航定位(含GNSS 地面基站)實驗室、城市數字模擬虛擬仿真實驗室。山東省數字城市與智慧型建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掛靠測繪地理信息學院。另外設山東建築大學測繪與國土信息研究所、山東建築大學遙感與GIS研究中心。
學科建設
學院現有測繪工程、地理信息科學2個本科專業,並設遙感科學與技術專業方向。擁有測繪科學與技術學術型碩士點和工程學位碩士點(包括大地測量與工程測量、攝影測量與遙感、地理信息工程及套用等3個研究方向)。學院正在洽談與歐洲、美洲、澳洲高校聯合培養本科生、研究生。
2017年9月28日,我院測繪工程專業群(測繪工程、地理信息)獲批山東省“十三五”立項建設高水平套用型專業群。
科研工作
近年來,測繪地理信息學科發表論文300餘篇,被三大檢索收錄40餘篇,出版教材著作6部,承擔和參與國家863項目、國家科技支撐計畫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國家級項目10餘項,省部級以上縱向科研項目20項,縱向橫向科研經費2000萬元。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三等獎3項。
學生培養
目前,學院在校本科生620人,研究生32人。近三年在校學生參加全國大學 生各類科技競賽獲得國家級獎勵10餘項、省級獎勵30餘項,畢業生受到社會廣泛認可,就業率及就業質量居省內同類專業前列。畢業生考研率在20%以上,升入包括國內同濟大學、武漢大學、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等著名高校和科研機構,還包括歐洲、北美、澳洲及香港地區的留學研究生。
本科生主要去向:20-30%升學深造,70-80%就業。就業單位包括建設施工單位、測繪地理信息事業單位和機關公務員、各級測繪院、勘測設計院、各類測繪地理信息公司、航測遙感技術公司、GIS軟體開發公司等。
社團活動
學院現有測繪協會與GIS協會兩大學術性社團。兩大協會旨在普及測繪地理信息知識 , 提高同學們的專業水平,豐富校園文化 , 充實校園生活,是結合學院教學改革而成立的立足於測繪和地理信息專業基礎上,服務全校同學的專業技術型協會。 兩大協會每年承辦測量技能大賽與GIS操作技能大賽,獲得老師的廣泛認可與學生的好評。
此外,“微毫米”論壇是由測繪地理信息學院學生會主辦,為加深同學們對自己專業的認識和理解,明確同學們大學期間學習努力的方向,緊扣專業特色,為廣大學子搭建了一個展示和互動交流的平台,對弘揚測信文化、濃厚學術文化氛圍、深化校園文化建設理念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對外合作
2017年04月24日測繪地理信息學院與濟南市勘察測繪研究院簽訂產學研 合作協定。
2017年7月28日,測繪地理信息學院在山東博林地理信息有限公司設立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
學院正在洽談與瑞士、德國等高校聯合培養本科生、研究生。
獲獎情況
序號 | 項目名稱 | 獲獎名稱 | 等級 | 級別 | 授獎部門 | 獲獎人 (首位) | 統計時間 |
1 | 基於遙感和GIS技術的礦區土地人口承載量變化及人口資源協調發展對策研究 | 校內優秀成果獎(人文) | 二等獎 | 校級 | 山東建築大學 | 史同廣 | 2006 |
2 | 高強度人類活動地區人地關係研究 | 山東軟科學優秀成果獎 | 二等獎 | 廳局級 | 山東省軟科學辦公室 | 孟飛 | 2007 |
3 | 基於遙感和GIS技術的礦區土地人口承載量變化及人口資源協調發展對策研究 | 山東軟科學優秀成果獎 | 二等獎 | 廳局級 | 山東省軟科學辦公室 | 史同廣 | 2007 |
4 | “3S”技術支持下的山東茶樹適生環境評價與區劃研究 | 山東省科學技術進步獎 | 三等獎 | 省部級 | 山東省政府 | 參與單位 | 2008 |
5 | 加強高等學校輔助管理、促進大學內涵發展 | 山東軟科學優秀成果獎 | 二等獎 | 廳局級 | 山東省軟科學辦公室 | 李兵 | 2008 |
6 | 山東省勘察設計行業與區域經濟發展的空間關係分析 | 山東軟科學優秀成果獎 | 三等獎 | 廳局級 | 山東省軟科學辦公室 | 單寶艷 | 2008 |
7 | 基於空間資料庫的山東城鎮發展水平的空間統計分析 | 山東軟科學優秀成果獎 | 二等獎 | 廳局級 | 山東省軟科學辦公室 | 單寶艷 | 2009 |
8 | 高強度人類活動區土壤環境質量研究 | 山東軟科學優秀成果獎 | 二等獎 | 廳局級 | 山東省軟科學辦公室 | 孟飛 | 2009 |
9 | 勘察設計行業風險綜合評價及其分析決策支持系統研究 | 山東軟科學優秀成果獎 | 一等獎 | 廳局級 | 山東省軟科學辦公室 | 單寶艷 | 2010 |
10 | 加強教學檔案管理,促進高校內涵建設 | 山東軟科學優秀成果獎 | 二等獎 | 廳局級 | 山東省軟科學辦公室 | 韓衛東 | 2010 |
11 | 濟南市城市森林信息提取與景觀格局分析 | 山東軟科學優秀成果獎 | 三等獎 | 廳局級 | 山東省軟科學辦公室 | 鄭國強 | 2010 |
12 | 大型公共建築突發事件應急疏散救援系統研究 | 山東省高校優秀科研成果獎 | 二等獎 | 廳局級 | 山東省教育廳 | 崔健 | 2011 |
13 | 基於GIS的山東省城鎮群體綜合發展水平評價及其時空關係研究 | 山東省軟科學優秀成果獎 | 一等獎 | 廳局級 | 山東省軟科學辦公室 | 單寶艷 | 2011 |
14 | 基於城市公共運輸系統的土地利用模式研究 | 山東省軟科學優秀成果獎 | 一等獎 | 廳局級 | 山東省軟科學辦公室 | 崔健 | 2011 |
15 | 城市交通突發事件應急救援決策模型研究 | 山東省軟科學優秀成果獎 | 三等獎 | 廳局級 | 山東省軟科學辦公室 | 蔡菲 | 2011 |
16 | 基於單張攝影的古建築文物三維重建與數位化保存研究 | 山東省文化藝術科學優秀成果獎 | 二等獎 | 廳局級 | 山東省文化藝術科學協會 | 王京衛 | 2011 |
17 | 基於GIS的城鎮空間擴展與經濟時空差異特徵研究 | 山東軟科學優秀成果獎 | 二等獎 | 廳局級 | 山東省軟科學辦公室 | 王京衛 | 2012 |
18 | 基於遙感與GIS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蓋動態變化空間分析研究 | 山東軟科學優秀成果獎 | 三等獎 | 廳局級 | 山東省軟科學辦公室 | 於明洋 | 2012 |
19 | 三維雷射技術在大遺址保護中的套用研究 | 山東省文化藝術科學優秀成果獎 | 二等獎 | 廳局級 | 山東省文化藝術科學優秀成果獎評審委員會 | 丁寧 | 2012 |
20 | 基於3DGIS的古建築文物三維數位化保存研究 | 山東省文化藝術科學優秀成果獎 | 三等獎 | 廳局級 | 山東省文化藝術科學優秀成果獎評審委員會 | 王京衛 | 2012 |
21 | 基於三維雷射掃描技術的古建築文物數位化保存研究 | 山東省文化藝術科學優秀成果獎 | 三等獎 | 廳局級 | 山東省文化廳 | 王京衛 | 2013 |
22 | 基於數字攝影測量的城市三維景觀建模及可視化研究 | 山東軟科學優秀成果獎 | 二等獎 | 廳局級 | 山東軟科學優秀成果獎勵委員會 | 馬東嶺 | 2013 |
23 | 基於3S與LMBP的流域水環境評價及評價系統構建研究 | 山東軟科學優秀成果獎 | 三等獎 | 廳局級 | 山東軟科學優秀成果獎勵委員會 | 於明洋 | 2013 |
24 | 基於數字攝影測量的城市三維景觀建模及可視化研究 | 山東省高校優秀科研成果獎(自然科學) | 一等獎 | 廳局級 | 山東省教育廳 | 馬東嶺 | 2013 |
25 | 基於RS和GIS的城市建築容積率的快速提取研究 | 山東建設技術創新獎 | 二等獎 | 廳局級 | 山東省建設科技協會 | 王京衛 | 2013 |
26 | 基於地學信息圖譜的濟南市城市綠地空間格局演化及其布局模式研究 | 山東軟科學優秀成果獎 | 三等獎 | 廳局級 | 山東軟科學優秀成果獎勵委員會 | 於明洋 | 2014 |
27 | 多源遙感礦區環境及災害動態監測技術與評價預警系統 | 山東省科學技術獎 | 二等獎 | 省部級 | 山東省政府 | 參與單位 | 2014 |
28 | 面向真三維重建的傾斜影像匹配關鍵算法研究 | 山東高校優秀科研成果獎(自然科學) | 三等獎 | 廳局級 | 山東省教育廳 | 姚國標 | 2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