屢出

《屢出》是近代中國著名實業家、教育家張謇所作。張謇一生創辦了三百七十多所學校,從幼稚園、國小、中學到大學。其創辦的實業養活了幾百萬人,造福於一方,影響及於全國。

詩作

《屢出》

屢出真成慣,孤懷亦自遙。

小車猶擇路,獨木已當橋。

鸛影中霄月,蛙聲半夜朝。

無人能共語,默默斗旋杓。

解讀

全詩譯文:

經常外出已成習慣,獨自一人也坦然逍搖;

小車之輩尚且會選擇更好的道路而避開獨木之橋,自己勢單力薄,雖前途渺茫,但一往無前;

月影下,午夜時,鸛鳥飛過,半夜漲潮時分,蛙聲一片;

既然身邊無人能共語,只好像那杓星一樣默默地旋轉前行吧。

字詞解釋:

屢:即多次。

遙:亦作“逍搖”,“消搖’。道家哲學術語,徜徉;緩步行走貌。

半夜朝:即半夜潮,”朝“同”潮“。

杓(biāo):北斗七星柄部的三顆星,又稱斗柄、杓星。

欣賞:

這首抒情言志小詩,道出了草根出生張謇(jiǎn)的抱負與艱辛。詩雖為餘事,但成就較高。林庚白曾云:同光詩人十九無真感,惟二張為能自道其艱苦與懷抱。二張者,之洞與謇也。

據《清代七百名人傳》記載,甲午戰敗後,張謇“決棄仕途”、“謀振興實業以救孱國”,為此,他“常奔走南京、湖北、通州、上海間,謁官紳富戶,冀得巨資,而世多鄙倍,往往譏嘲相加……每於黃浦灘頭,搔首自嘆”。

首聯“屢出真成慣”,是詩人多年來奔波、勞碌的真實寫照,“屢”乃多之意,出而成“慣”,“真”字除肯定、強調之外,又飽含詩人的自嘲與無奈,“孤”字表達了志士之情懷幾人能知爾。古人云:蘭生幽谷,不為莫服而不勞,舟在江海,不為莫乘而不浮,君子行義,不為莫知而止休。詩人志在天下百姓,“亦”字既顯示了作者的氣度,又表明了詩人的決心。首聯兩句詩相互照應,襯托出詩人的豪情與胸襟,並為全詩定調。

頷聯兩句寫出了作者事業上的艱難曲折。一說小車之輩尚且會選擇更好的道路而避開獨木之橋,自己勢單力薄,雖前途渺茫,但一往無前;一說作者以小車作比,可見其之卑微與艱辛,然雖這般,也要堅定地走下去,即使前路只有一根獨木。這兩句詩既是自道艱苦,又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殘酷的現實對有識之士的束縛,語淺而意深。

頸聯兩句寫景,詩人從沉思中清醒過來,凝神定望,只見月已當空,清冷的月光灑向大地,映出了棲息中鸛(guàn)的影子,夜半時分,唯有蛙聲、潮聲清晰可聞,更是襯托出周圍環境的寧靜。王國維曾說: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以環境的寂靜來襯托詩人的孤獨,融情於景、意境渾成。孤獨與寂寞反而使作者意志彌堅,透露了作者的堅韌與豁達。

尾聯兩句再次表明詩人的心跡,既然沒有可以交談。相互理解之人,那就像那杓星一樣默默地旋轉前行吧。

作者生平

張謇(1853-1926年),字季直,號嗇庵。江蘇通州人(今江蘇南通),清末甲午恩科狀元,近代中國著名實業家、教育家。

張謇十六歲考取秀才,做淮軍提督吳長慶的幕僚,隨其出使朝鮮。不幸吳長慶病死,張謇失去依靠,只得重走科舉之路。

光緒十一年(1885年)應順天鄉試,中取第二名。後三次會試,均名落孫山。光緒二十年(1894年),在翁同龢的力薦下,終奪狀元,例授翰林院修撰,時年已四十二歲。

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在通州(今南通)創辦大生紗廠。張謇居京師,棄仕途,謀振實業。

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興建以大生紗廠為軸心的十九家企業,包括:江浙漁業公司、通海墾牧公司、資生鐵冶公司及面、油、輪船等實業。

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張謇創辦了中國第一所師範學校,即通州師範學校。同年創辦通海農學堂,後更名為私立南通農科大學,成為中國近代新式教育的開拓者。

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張謇應邀赴日本考察。歸國後,代湖廣總督張之洞、兩江總督魏光燾起草立憲奏稿,組織刊印《憲法義解》、《日本憲法》等有關主張君主立憲的書。

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預備立憲公會"在上海成立,張謇為其中堅人物,後奉旨籌辦江蘇咨議局。

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在南通創辦聾啞學校。

宣統元年(1909年),江蘇咨議局成立,張謇為議長,他聯合各省督撫及咨議局發動了兩次國會請願。

民國元年(1912年),張謇創辦了私立南通醫學專門學校與私立南通紡織專門學校。

1926年,張謇病逝於南通,葬於南通市崇川區嗇園(位於今公立南通大學主校區南側)。著作有《張季子九錄》、《張謇日記》、《張謇函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