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譯文
她像大海一樣奔流,
用潮水
哺育人們
和人們栽培的莊稼。
她是食用的麥粒,
又是作衣裳的棉花。
她是我們歡樂和希望的
永不枯竭的源泉!
為人民造福——
是她的生活準則,
她對一切人公正無私,
殷勤灌溉著每塊土地,
不分貧富,
她一律帶給豐收,
你一旦收穫,
就趕緊耕耘吧!
她永遠奔流不息,
乍一看——卻像凝然不動。
一望無際的河水傾瀉奔流,
是如此雄渾,又如此安詳;
可是只要稍微激怒,
洶湧的水流便池沫飛濺,
帶著雄獅般的怒吼,
掀起驚濤巨浪。
像甜蜜的希望,
她的玉液瓊漿對我們無比珍貴。
像龍涎香一樣,
她的兩岸碧波蕩漾,四際芬芳。
儘管她泥沙渾濁,
卻使世界上最美麗的江河黯然失色,
神聖,浩瀚的尼羅河啊,
是我們永恆的母親!
詩歌鑑賞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英國於1914年12月18日單方面宣布埃及為其保護國,取消奧斯曼帝國對埃及的宗主權,代替了土耳其在埃及的統治地位,廢黜阿巴斯二世(1892-1914年在位),立海珊·卡米勒為埃及蘇丹。埃及人民在華夫脫黨的領導下,開展了全國性的反對英國統治、爭取民族獨立的運動。邵基因故被當局遠逐到西班牙,但他將流放變為第二次留學,系統地鑽研了阿拉伯古代文學遺產,並寫出大量具有安達魯西亞清新明快風格的“穆沃沙赫”體詩歌,本詩即為其中一首。他在詩中盡情謳歌自古以來哺育著埃及人民的神聖的尼羅河,傾注了對飽受蹂躪的偉大祖國的無限深情:“她是食用的麥粒/又是作衣裳的棉花。/她是我們歡樂和希望的/永不枯竭的源泉。”
對於埃及人來說,河水是生命之源。尼羅河以一年為周期有一個高漲和低落的循環,起初少量河水寧靜而緩慢地在寬闊的河床里流淌,當它接近枯竭的最低點時,它逐漸地變得激動起來,並顯示了一股衝力。它帶著不斷增長的力量開始暴漲,直至掀起巨瀾,衝決河堤,漫向兩岸的土地,形成一片澤國。人們沮喪的情緒消失了,他們愉快地跋涉於淤泥之中,開始把農作物的種子播撒在地里。生命又回到埃及的土地之上,很快,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種滿莊稼的土地,便猶如一塊綠色的地毯宣告了生命戰勝死亡的奇蹟。“一望無際的河水傾瀉奔流/是如此雄渾,又如此安詳;/可是只要稍微激怒/洶湧的水流便池沫飛濺/帶著雄獅般的怒吼/掀起驚濤巨浪。”當埃及處於國破家亡之時,尼羅河無疑被作為最好的代言人被邵基挖掘出來,並且通過它展示了埃及如火如荼的民主運動和終將取得勝利的信心。
自然環境對埃及的文學乃至文化都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一篇古代埃及銘文曾寫道:“天上的尼羅河,你命令它服務於外國,/以及生活在山地的所有能夠行走的動物,而真正的尼羅河,它來自低洼之地,只服務於埃及人。”邵基作為一個以重視借鑑古代文學遺產著稱的詩人,利用埃及豐富的地理文化遺產抒發了異國懷鄉之情。“儘管她泥沙渾濁/卻使世界上最美麗的江河黯然失色”,只因為“神聖,浩瀚的尼羅河啊/是我們永恆的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