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面積
村域東西長2.3公里,南北長1.7公里。
經濟概況
該村歷史上以農為主,解放以後,該村農業、養殖業、林業生產逐年發展,並相繼興辦工副業。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各行各業突飛猛進,從2000年開始對農業種植產業結構調整,形成以養殖業為主,林果業為輔,建築工商服務業等大規模的支柱產業。村級經濟有了長足的發展和壯大。該村1985年建立紅富士蘋果園500畝,充分利用風河的優勢,新栽楊樹2萬餘棵,開發荒山荒溝,種植板栗1萬株,形成家家有果園,達到每人1畝成材林。在1998年,在公路西側建商業網點,使工商業戶達30餘戶,獨資、合資3家,2004年產值1000萬元,人均收入5004元 。
文明進步
隨著經濟發展,村莊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也得到了全面發展,村民的福利待遇不斷提高。村集體為全村村民連續數年參加農村合作醫療,為國小投資300萬元建設教學樓一棟。該村幼稚園被評為農村一級幼稚園;該村先後由100多名學生考入大中專院校,有一戶被青島市評為“五好家庭”;對獨生子女戶,由村集體統一繳納備用保險。在2000年村投資10萬元件農村社區服務站;該村先後被青島市人民政府授予“安全村莊”,被膠南市政府授予“文明村莊”等榮譽稱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