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峰鄉[重慶奉節縣轄鄉]

尖峰鄉[重慶奉節縣轄鄉]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尖峰鄉屬東面溫熱區,年平均氣溫為17.5攝氏度,比較穩定。尖峰鄉有著良好的經濟基礎,是良慶區糧食、甘蔗、水果、林產品、芝麻鴨的主產區,糧食、甘蔗、水果、林產品量位居全城區前列,素有“甘蔗大鎮”之稱。芝麻鴨以其稻田放養、皮薄肉脆且香甜可口而遠近聞名,暢銷區內外,故當地有“南曉雞、大塘鴨”之說。

鄉鎮發展

尖峰鄉鄉鎮建設 尖峰鄉鄉鎮建設

2004年完成國內生產總值2367l萬元,財政收入1234萬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00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610元。 尖峰鄉各項工作走在各鄉鎮的前列,在小城鎮建設、招商引資、社會治安、農業科技、為民辦實事等方面取得顯著成績。一是小城鎮建設得到迅猛發展。城鎮供水、供電、通訊、道路、綠化等基礎設施日趨完善,被推薦為參加廣西第五屆市容“南珠杯”競賽活動的鄉鎮;二是招商引資成績顯著。先後引進了航寧鋼鐵廠、勇新林化廠、上海真空氣調保鮮庫等10多家企業。2004年成功引進占地500畝、投資2.7億元的廣東順德鋁塑板廠,為全鎮的經濟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全鎮有規模以上企業4家,未來幾年將進一步最佳化環境,強化服務,進一步營造“親商、富商、安商”的氛圍;三是全鎮經濟政治穩定。通過以“鐵腕”管治安,成立治安聯防隊,加大糾紛調處力度等辦法,使全鎮經濟繁榮,社會穩定,人民安居樂業,得到了上級以及國家法務部的充分肯定;四是農業科技得到廣泛推廣。建成的百樂農業科技示範園引進了全區先進的農業技術,在丘陵地帶節水灌溉、淮山定向結薯等農業技術得到廣泛推廣;五是為民辦實事得到落實。先後籌集近千萬元資金投入農村“三大會戰”工作,使村級道路、生態村、水利等設施逐步得到完善。

生態環境

月平均氣溫在一年中的分布特點是中間高兩頭低。一月平均氣溫9攝氏度,七月平均氣溫28.8攝氏度,極端最高氣溫38.7攝氏度,極端最低氣溫-6.9攝氏度。年平均降雨量1734毫米,歷年平均無霜期275天,尖峰最高海拔打鼓寨1077米,600—700米4座,公路設計標高590米。山地面積190980畝,山林面積13.45萬畝,油茶42000畝,素有“廣昌油庫”之稱。年飼養母豬1067頭,產仔豬9000頭,肉豬1.2萬頭。

經濟發展

尖峰鄉天松集團 尖峰鄉天松集團

2006年全年實現工農業總產值63億元,比上年增長9.5%。財政總收入4370萬元,增長7.6%;財政總支出3234萬元。上繳國稅、地稅8300萬元;農村經濟總收入53.72億元,增長27%;村級集體經濟總收入641萬元,增長7%;農民人均收入8908元,增長16.3%。年末存款餘額1.36億元,增長26%。 2006年實現工業總產值60.3億元,比上年增長8%;工業銷售產值50.5億元(首次突破50億元)。紡織服裝功能區總產值突破2億元,在新增的6家規模企業中有4家落戶功能區,園區企業增幅為全鎮平均水平的2倍。規模企業達到46家,新增6家。以四大集團為骨幹,形成化工、紡織、服裝、節能燈等10大產業體系,出現一批明星企業和名牌產品:鑫富藥業已成為中國D-泛醇第一製造商;華興集團的“仿羽絨纖維”填補國內空白;天松集團的“天松”牌合成樹膠獲江西省著名商標;大偉公司生產的木紋紙全國市場占有率達10%;以華興外貿公司、鑫富、天松等有自營進出口權的企業為龍頭,開拓日本、韓國、東歐等市場。引進6000萬元造紙項目和1.5億元東天目山旅遊開發項目,其中,東目山旅遊開發一期已啟動。

尖峰鄉茶葉基地 尖峰鄉茶葉基地

尖峰鄉實現農業總產值2.7億元。竹筍總產量3.8萬噸,產值1.6億元;茶葉總產量233噸,產值1200餘萬元。引進無性良種茶葉項目2個;實施橫路、光輝等村千畝茭白基地和里畈村平山崗茶葉基地項目建設;橫路村萬畝無公害竹筍基地被確認為國家林業局科技成果推廣基地,東坑村1200畝茶葉通過有機食品認證。有農產品加工企業13家,全年銷售產值突破3000萬元,浙江森禾種業落戶平頂山,建立高山鐵皮石枓生產基地。全年墾造耕地970畝,實施里村、碧淙、由口等村宅基地改造,新增耕地33.74畝; 投入472萬元,實施電網改造;投入1401.5萬元,完成方人頭至南莊、龍溪至合塘等12條、計25.8公里道路砂改油及改建工程;實施夏村水庫、羅成塢水庫“千庫保全”工程,實施茹荷村白石坑、由口村由塘塢“百庫脫險”工程,並對一批水庫、堰壩、水渠等進行修建。投入60餘萬元,完成涉及夏村、黃崗、農場等9個村的“千萬農民飲用水”工程,解決農村飲水人數近6000人。全年人工造林50餘畝,完成江西市級公益林封山8558畝,續封國家級和省級公益林130739畝,質量合格率95%。 尖峰鄉全力打造工業平台建設。其中青雲區塊以先進裝備製造業,精細化工、裝飾紙為主導產業,總規劃面積150公頃,其中山地73公頃。現建設區塊征地總面積500餘畝,完成土地平整工作的80%。楊嶺區塊以綠色照明(光源)等為主導產業,規劃面積100公頃,其中山地40公頃,現已征地面積179畝,現已完成區內土地平整,道路框架基礎建設,完成三桿移位規劃,已有1家企業進場施工。積極招商引資,多個投資進駐項目正在協商中。

隨著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城裡人嚮往到山裡遊山玩水,呼吸新鮮空氣。尖峰鄉於1996年開始旅遊開發,至今已開發出湖景區、龍川、東目山3個旅遊景點,其中湖景區是撫州市第一個生態旅遊景點,開闢了臨安生態旅遊的新紀元。2007年旅遊業在東目山景區停業開發建設的情況下,仍實現了涉旅總收入突破億元大關的目標。全鎮農家樂現有經營戶141戶,床位2674張,並全面啟動農家樂證照辦理及從業人員體檢等工作,高規格舉辦農家樂從業人員培訓班,進一步規範管理農家樂。

農業發展

尖峰鄉玉米基地 尖峰鄉玉米基地

尖峰鄉黨委、政府以全新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思路,遵循“突出特色、多種經營、促進經濟、提高效益”的原則,紮實推進效益農業,繼續最佳化農業結構。2007年新建夏村500畝山核桃生態化經營園區,光輝村新開發420畝白茶和白沙村400餘畝高山玉米基地。2008年在碧淙村、光輝村實施1200餘畝的雷竹退化林改造示範工程,南莊村建立了200多畝連片的水果基地,高雲、東坑、光輝和射干等村的香榧種植面積已達3000餘畝,天目青頂東坑茶總產量實現19噸,總產值220萬元。在原先的基礎上最佳化山核桃、竹筍等經濟作物、拓展種植高山花卉、觀賞竹等新產品,同時積極開展農民素質培訓,提高了全鎮農民創業致富能力。 改革開放初期,農村從業人員多,企業少,且都是集體所有,創辦的都是如造紙廠、服裝廠、木材加工廠、花茶廠、竹削板廠等,多以資源消耗性為主,沒有一家私營企業,更沒有所謂的“個體戶”,效益可想而知了。那時候工人農民差不多,做工也是掙工分,年收入也就四、五百元。隨後企業改制、拍賣、重組,經歷了一波又一波變革,發展到尖峰鄉共有非公有制規模企業48家,大小掛牌企業共141家,個體工商戶1000餘家。2007年全鎮工業總產值超50億,並確立“5年之內工業產值沖百億”的目標,鞏固撫州市市工業經濟強鄉鎮的地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