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土蝗學 名
土蝗又叫土 ,常見的有笨蝗、短星翅蝗、黑背蝗、尖翅蝗。屬蝗蟲的一類,形狀略似飛蝗,分布地區很廣,多生活在山區坡地以及平原低洼地區的高崗、堤田埂、地頭等處。除危害糧食作物外,還可危害棉花、蔬菜等。但不成群飛翔,也很少飛到較遠的地區,危害性比飛蝗小。
小麥土蝗害主
麥、粟、玉米、高梁、棉、麻、薯、瓜、豆、蔬菜等作物和果樹、林木及雜草的葉片, 咬食成缺刻或孔洞,甚至食光。也危害嫩莖、花蕾和幼嫩果實等,故為農、林、牧業的重要害蟲。
小麥土蝗生活習性
土蝗一般每年發生1—2代,絕大多數以卵塊在土中越冬。每種土蝗發生的時間,因各地氣候情況而異。
土蝗蝻善跳躍,僅笨蝗既不善跳又不能飛。西伯利亞蝗和義大利蝗在低齡蝻期具一定群集性,3齡後開始分散,前者成蟲尚具較遠距離遷飛擴散的習性,其它土蝗蝻多無明顯的群集性,成蟲也不作遠距離遷飛。土蝗取食一般趨向植物嫩綠部分。成蟲多無趨光性。影響土蝗猖獗發生的生態條件主要是氣候,其次是食料和天敵等。
一般情況下,冬暖或雪多,地溫較高,利於蝗卵過冬。4—5月份溫度偏高,卵發育速度快,孵化早。秋季氣溫高,利於成蟲繁殖和危害。多雨年份,土壤濕度過大,蝗卵和幼蝻死亡率高,易於病原微生物流行,而且不利於成蟲產卵。而乾旱年份,河、湖灘地面積大,荒地多,雜草叢生,加之因管理粗放,田埂、溝渠邊和低洼田雜草蔓延,有利於負蝗、尖翅蝗、小翅雛蝗、黑背蝗等濕生土蝗與飛蝗、稻蝗混合發生危害和產卵。若在荒灘趁濕不經耕翻播種小麥,非但利於成蟲危害,而且對土中的卵無傷害。尤其大水後的第二年,尖翅蝗發生特別猖獗。乾旱對於適生在山區坡地、草原及其它稍乾燥環境和笨蝗、小車蝗、曲背蝗、西伯利亞蝗等土蝗更有利。因為雨水少,植被更稀,適宜它們生活。各種土蝗的食料種類有一定差異。小車蝗和寬翅曲背蝗喜食禾本科植物,在草地與農田“插花”區,土蝗先食雜草,由於人畜的驚擾驅趕或雜草缺乏,它們集中危害農田邊緣,並向田內擴散。在大面積連片農區和平原,土蝗發生較少。
小麥土蝗防治方法
土蝗的防治適期為卵孵化至3齡盛期,特別是侵害農作物和牧草之前。
(1)改造土蝗發生地。對農區土蝗發生地要穩定水位,開墾荒地,植樹造林,精耕細作,消滅雜草,合理灌溉,改良鹽鹼。
(2)化學防治有飛機噴藥,動力噴藥、手動噴藥和毒餌。
①飛機噴防:飛機飛行速度快,防治效率高,噴藥均勻,防治效果好,並適於發生面積大及環境複雜的蝗區。
②動力噴藥:機動噴粉常用1.5% 敵百蟲粉。噴霧常用藥劑有 馬拉硫磷、快殺靈、氯氰菊酯等。
③手動噴霧:點片發生時可用手搖噴粉器或背負手壓噴霧器噴藥防治。
④毒餌:當藥械不足和植被稀疏時,用毒餌防效好。將麥麩(或米糠、玉米糝、高梁糠、馬糞等)100份+清水100份+1.5%敵百蟲粉劑2份混合均勻。每畝用1—1.5千克(以乾重計)。也可用土蝗取食習性,在取食前均勻撒布。隨配隨用,不宜過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