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明朝末年,孫姓來此建村定居。因鄰村人到附近山上放羊,常經過此地,故命村名羊過莊,後演變為小楊格莊。另一說為,因建村晚於大楊格莊,為與大楊格莊相對應,遂命名小楊格莊。清康熙末年,辛姓來此定居。清嘉慶年間(1522-1566年),任姓從萊陽城來此定居,後有王、鮑姓遷入。 小楊格莊位於海陽市西部,地處東經120°56′,北緯36°50′。東與夏澤村為鄰,南與書院村隔河相望,西與大楊格莊相連,北與南洪溝村接壤。距市政府駐地35公里。隸屬小紀鎮。 全村轄區總面積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60公頃,適宜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花生、芋頭、蔬菜等。 2002年,全村150戶,430人,有辛、孫、任、鮑、王等5姓,均為漢族,其中辛姓人口較多。
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建國前,本村學生到鄰村上學。1951年,正式成立小楊格莊國小。1972年建成標準校舍12間。到2002年,由原籍考入大中專院校者12人。村內有1人獲會計師職稱,獲其它初級職稱者6人。 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常年人均糧食不足100公斤,只能半年糠菜半年糧度日。建國後,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1958年,全村人均糧食180公斤。1978年,人均糧食200公斤。2002年,人均糧食400公斤,全村人均存款1000元,有各種運輸車輛與農用車輛22輛,機車17輛,電話41部,彩電82台,電冰櫃5台,洗衣機4台。 村莊建設小楊格莊歷史上有2個自然村,中間隔著外村地,不能統一規劃,房屋都占著泊地。1969年1月,全村實行統一規劃,凡建房一律到北,大隊給予資助,逐漸將兩個小自然村的房屋搬遷到新村址。 1998年11月,新村整修街道7000平方米;整修山路12公里,並與鄰村修通公路。村有了公共汽車站點,方便了民眾,促進了村經濟的發展。 集體福利1984年投資1.5萬元,全村用上電網供電。1999年,村資助安裝程控電話10部。2000年,村資助每戶90元,安裝了有線電視。
組織建設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1936年,夏澤村國小教師、共產黨員孫光,以辦學為掩護,在本村秘密發展辛樹風、任臣德、辛日太、辛德昌等人加入中國共產黨。1941年1月成立黨支部,任臣德任黨支部書記,有黨員8名。1944年,辛德昌任黨支部書記。在黨支部領導下,成立互助組,開展土地改革,組織支前隊,支援抗日戰爭、解放戰爭。1949年10月黨員身份公開,全村有黨員27名。2002年,全村有黨小組3個,黨員42名。曾有辛德忠、辛永忠、辛洪祥、辛洪政任黨支部書記。1994年8月起,任武任黨支部書記。 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41年設村公所。1943年,改稱村政府。1958年9月,改稱大隊管委會。1968年,改稱大隊革命委員會。1980年,復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84年,始稱村民委員會,下設婦女、民兵、治安、調解、民政等組織。先後由任尚德、任作寶、孫桂法、任作鵬、任作福、辛世平、任武等擔任村主要行政負責人。1999年5月,黨支部書記任武當選首任直選村民委員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