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夜曲:音樂與黃昏五故事集

《小夜曲:音樂與黃昏五故事集》是石黑一雄的最新短篇小說集,包括五個短篇,預計2009年5月出版。 石黑迄今已經出版了六部長篇小說,這是他的第一部短篇集,由五篇故事組成。 查理這個人物最突出體現了石黑一貫的不可靠的第一人稱敘述,讀者最後會發現他的話不能照單全收。

圖書信息
作 者: (英)石黑一雄 著 張曉意 譯
叢 書 名:石黑一雄作品系列出 版 社: 上海譯文出版社ISBN:9787532752782出版時間:2011-03-01版 次:1頁 數:246裝 幀:平裝開 本:32開所屬分類:圖書 > 藝術 > 音樂

編輯推薦

悠悠雋永的老歌,鬱鬱寡歡的樂手,風光不再的歌星,孤芳自賞的琴音……名噪國際文壇的石黑一雄在他的《小夜曲:音樂與黃昏五故事集》這第一部短篇集裡,通過對現實的巧妙複製與自我融入,創造了一組音樂人生的浮世繪。

內容簡介

《小夜曲:音樂與黃昏五故事集》是石黑一雄的最新短篇小說集,包括五個短篇,預計2009年5月出版。在這精雕細琢的5篇小說當中,作者著力探索的愛、音樂和時光的流逝。從義大利的比薩店到馬爾文山倫敦的一處公寓,再到奢華的好萊塢酒店,而我們邂逅的人物則從年輕的夢想家到咖啡館音樂家,再到過氣的明星……溫柔、私密而又機智,這一闋五重奏有個揮之不去的主題:即便年華老去,情感倍加掙扎、年輕時的希望逐漸破滅,仍拚命想抓住人生那點浪漫的感覺。
《小夜曲:音樂與黃昏五故事集》是作者的第一部短篇集,《小夜曲:音樂與黃昏五故事集》以音樂為線索,由五個看似獨立卻又相互關聯的故事組成。故事的主要人物都同音樂情牽相關:鬱郁不得志的餐廳樂手,風光不再的過氣歌星,孤芳自賞的大提琴手,為求成功被迫整容的薩克斯手等等,多是對音樂一往情深,對生活卻滿腹牢騷。情節或荒誕不經,或令人唏噓,借音樂人生這個主題,表現了作者一貫的對現代人生存狀態的反思:理想與現實的差距,命運的嘲弄,才華的折磨,以及龐大社會機器控制下被壓抑的情感。
值得一提的是,書中大量出現的音樂家、歌手、歌名,絕大部分都是真實的,令人仿若置身於上世紀五十至八十年代的當紅歌手和經典曲目之中;而音樂,恰是作者年輕時曾經涉足,並浸淫於其中,乃至立志從事的。
·查看全部>>

作者簡介

石黑一雄:一九五四年生於日本長崎,五歲時隨其父前往英國定居。他迄今共出版六部長篇小說,其作品已被翻譯成三十多種語言。他的每部長篇小說都曾獲歐美的文學獎項,其中包括一次英國布克獎(《長日留痕》),另加三次該獎提名。
·查看全部>>

媒體評論

作品謙遜得近乎無形,猶如隱藏著驚濤駭浪的平靜湖面。
——《洛杉磯時報》
·查看全部>>

目錄

傷心情歌
不論下雨或晴天
莫爾文山
小夜曲
大提琴手
浮世音樂家——代譯後記

前言

浮世音樂家——代譯後記
說到石黑一雄,中國讀者大多會想到他是一名英籍日裔小說家,是“英國文壇移民三雄”之一,會想到他的那些獲獎小說,想到那些發人深省的主題、簡潔優雅的語言。石黑給人的感覺是一位溫文爾雅的作家。很少人會想到他還是一個爵士樂迷(更多人知道村上春樹是一個超級爵士樂迷),甚至算得上是半個音樂人。其實,音樂一直是右黑生活中的一個重要部分。
誰會把石黑跟大喊大叫的搖滾樂聯繫在一起呢?石黑的形象和作品很難讓人想到他青少年時期曾經是個嬉皮,留著長發,帶著吉他,背著背包在美國到處旅行,愛聽流行音樂、爵士音樂。那時,他的夢想是當一名搖滾歌手,他不僅會彈吉他和鋼琴,還寄了很多小樣給唱片公司,當然都是石沉大海。直到二十八歲發表處女作獲得成功,石黑才確定自己的才華在於寫作,而不是搞音樂。但他也沒有就此放棄或者遠離音樂,雖然不嬉皮了,歌還可以照聽,吉他還可以照彈。如今石黑家裡就有很多的吉他。2007年,他述為爵士樂新星史黛西·肯特填寫歌詞,也算如願以償了。
石黑迄今已經出版了六部長篇小說,這是他的第一部短篇集,由五篇故事組成。為什麼選擇短篇小說這種體裁?石黑在採訪中說,現如今很多叫做小說的書其實更像短篇集,如大衛·米切爾的《雲圖》和《幽靈代筆》、羅貝托·波拉尼奧的《2666》等,都是由幾個不同的故事構成的。自己在構思小說時,也會先想到幾個不同的方面:再把這些不同的方面發展,組織成一部小說。《小夜曲》的五個故事同樣是全盤構思的結果。石黑把這五個故事比作一首奏嗚曲的五個樂章、一張專輯的五支單曲,既各自獨立,又密不可分。他以音樂為線索,把不相關的人和事聯繫在一起,五個故事服務於同一個主題。但是五個故事也不是簡單的同義反覆,故事時而溫馨感人,時而荒誕不經,時而令人捧腹,時而令人唏噓。恰似奏嗚曲中由若干個相互形成對比的樂章構成主題的呈示、發展和再現。
書的標題很浪漫,故事發生的地點也很浪漫.:水城威尼斯、優美的莫爾文山、好萊塢的豪華酒店等。可故事裡的人和事一點兒也不浪漫。年過半百、風光不再的過氣老歌手;連自己兒子都不搭理他們的瑞士老夫婦;人到中年仍一事無成的英語教師和薩克斯手;才能得不到挖掘、只能孤芳自賞的前“大提琴手”;遭遇婚姻危機的_中年夫婦;年輕有潛力但無處施展才能、對前途感到迷茫的大提琴手;一心想成為作曲家但處處碰壁的大學青年等。不管老的、年輕的,有錢的、沒錢的,他們的生活都不如意,他們對生活都有“滿腹牢騷”。
故事裡的人都是音樂家或者音樂愛好者,但是故事的主題不限於音樂,仍是石黑一貫的對現代人的生存狀態的反思:理想與現實的差距,滿腹的才華得不到施展和認可,這些才華反而成了最折磨人的東西。在石黑的小說世界中,人物被龐大的社會機器所控制,無法掌握自己的命運,情感被壓抑。《長日留痕》中盲目忠誠的管家、《千萬別丟下我》中的複製人皆是如此,成了環境的犧牲品。《小夜曲》比以前的作品都更接近普通人,也不因為篇幅減小而降低了深度。通過作者精心設計的人物對話和心理活動,讀者能看出人物的悲劇是由外部環境原因和內部自身原因共同造成的。書里反覆出現一類人:鬱郁不得志的打零工的餐廳樂隊樂手(第一篇里的揚,第三篇里的瑞士夫婦,第五篇里的“我”和蒂博爾)。在浪漫的水城威尼斯,在風景如畫的阿爾卑斯山脈,一般人都覺得在這種地方工作:而且是演奏音樂,太優美、太愜意了,可石黑偏偏不這么想。夏天熱得要命,咖啡廳老闆、經理不友善,隊友今天來、明天去,“今日的知己明日就變成失去聯絡的陌路人”,為掙口飯吃,在食客們大快朵頤的時候演奏一些通俗歌曲娛樂大眾,沒有辦法演奏自己喜歡的音樂。倒也不是說這份工作就這么壞,正如瑞士夫婦說的“我們幹這行是因為我們相信音樂”,只是他們有更大、更遠的理想和目標。餐廳樂隊這個舞台對他們來說太小了。第一篇講述過氣歌手托尼·加德納為重返歌壇、重振事業決定與相愛的妻子離婚。夫婦二人來到蜜月之地威尼斯故地重遊,托尼·加德納心中充滿感傷。怎樣才算成功、幸福?是事業永遠大紅大紫,還是跟心愛的人共度此生?每個人有每個人的選擇、。當然:他的悲劇歌迷大眾也有責任,明星結多少次婚都不稀罕,不離婚、再婚反而不正常了。名氣大小不在於你的才華多少,更多的在於話題多少。這種現象現代人見怪不怪。說到第二篇,很多評論家都用到“鬧劇”一詞。“我”為了偽裝出狗弄亂朋友家客廳的效果,居然乾出把鞋放到鍋里煮、像狗一樣在地上爬這樣的荒唐事。因為可笑,所以也是最讓人覺得可憐的。“我”得知埃米莉並不為日記的事生氣,沒有什麼查理偷看了日記、埃米莉就要把他的眼珠挖出來的事,依舊幫查理說好話,還謊稱自己不聽爵士唱片了。查理這個人物最突出體現了石黑一貫的不可靠的第一人稱敘述,讀者最後會發現他的話不能照單全收。表面上“我”是失敗者,查理夫婦是成功人士,有收入豐厚的工作、有擺設高檔的房子,但他們的家更像是個“藝術展”:“查理,我要百葉窗幹嗎?”那一次我問道。“醒來的時候我想看見外面。窗簾就可以了。”“這些百葉窗是瑞士的,”他這么回答,好像這就說明了一切。一味追求物質,卻不感到滿足。能給埃米莉帶來心靈慰藉的是那些查理不讓她聽的老唱片。“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為名也好,為利也罷,實現人生的自我價值是古今中外人們的共同理想。可幸運兒又有多少?理想與現實總是有差距的。就好像史蒂夫的朋友問的那樣:“純粹是運氣還是其他?”史蒂夫(第四篇故事的敘述者)也不能把自己的不成功完全歸咎於長得醜而沒有機會。他是有機會的,但是他的兩次登台表演都因為緊張而搞砸了,這能怪誰呢?假設他正常發揮,觀眾很可能就被他的音樂感動了,他不是對自己的音樂很有信心嗎?觀眾也不總是以貌取人,這種例子現實生活中就有不少。與他相比,被他說得一無是處的琳迪按她丈夫的話說,就能處處留心、忍辱負重,並且抓住機會。雖然有情人眼裡出西施之嫌,但應該也有幾分是真的。石黑的作品就是這樣總是能引發讀者的思考,書看完了以後仍然回味無窮。書里提及的大多數歌手、歌名都是真實的,均是二十世紀五十至八十年代的當紅歌手和經典曲目。它們是小說的有機組成部分,請讀者們務必把這些歌找來聽一聽,泡上一壺茶,放上一張經典爵士唱片,開始欣賞由石黑一雄譜寫的《小夜曲》吧。譯者
·查看全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