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周家村

1982年濱州市建立,1988年,全部村民轉為非農業戶口,並劃入市東辦事處,建立小周家居委會。 固定資產215萬元,人均純收入2000餘元,被市政府公布為小康居委會。 1965年糧棉產量均達到1957年的水平,人均分配達到110元。

周家村位於濱州市市區北部, 隸屬市東辦事處。南距市政府1公里,東距市東辦事處1.5公里。 南靠黃河八路;東接王蘭家居委會,北鄰宣家村,西與二十里堡、李南鋪二村相鄰,渤海七路穿過村中心。整個村莊東西寬200米,南北長120米,面積240 00平方米。1996年,全村共有45戶,135口人,耕地全部被工廠企業、機關占用。姓氏有周、蔡、藺、張、高、許、齊、吳、程等9個姓氏,其中以周、蔡、藺、張4姓人數最多。 人口自然增長率為2‰以內。小周家居委會所處地理位置優越,黃河八路與渤海七路於此交會,交通便利;南距黃河七公里,村北有張肖堂一乾經過,水利資源充足,環境優美。隨著濱州市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建設日新月異的變化,小周家居委會占居著天時地利優勢,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 小周家居委會在建市前系屬郭集鄉的小周村。 小周家始稱周家, 後又叫西周家(因市東邊5里處有個東周家) ,再後來村民因村太小而呼為小周家。村之由來,系明初,周姓自山西省洪洞縣遷於此,代代繁衍生息,漸成村落,故名周家。而後蔡氏由河北省棗強遷入,藺氏由山西省龍門縣遷入。再其後張、高、許、齊、吳、程等姓氏陸續遷此居住。1982年濱州市建立,1988年,全部村民轉為非農業戶口,並劃入市東辦事處,建立小周家居委會。1996年大部分村民從事建築業、工業和第三產業等,年創收33餘萬元, 固定資產215萬元,人均純收入2000餘元,被市政府公布為小康居委會。
新中國建立以前,小周村長期處於一種一家一戶的小農生產狀態,經濟結構純屬單一的農業經濟。土地土質較差,生產力很低,加之旱、澇、鹼等自然災害嚴重威脅著農業生產的發展。再加上封建統治階級對農民的盤剝和壓迫,使得多數農民常年生活處在饑寒交迫的困境中。因此,大多數農民在耕種幾畝薄田之餘,多兼做一點小本生意以補貼生活之需。如:靠祖上傳下來的做鞋手藝維持一家人的生計,已成為小周家人的傳統。儘管如此,由於時代的原因,本小利微,再加上苛捐雜稅之多,戰亂頻仍,買賣不景氣,民眾經濟基礎薄弱,除極少數人家生活過的較為富裕外,多數人家仍處於貧困境地。 1945年解放,1946年中國共產黨領導土地改革運動,土改以後,幾千年來的封建土地所有制結束了。農民成了土地的主人,實現了耕者有其田,生產關係發生了變革,生產力得到解放,農民的積極性被調動了起來,而後又經過農業合作化運動,農業生產逐步得到恢復和發展, 糧棉產量逐年提高。到1956年,糧食畝產300多斤,棉花畝產皮棉達到80斤, 每個工值達0.80元,人均收入90多元。1957年,工值達0.80-0.90元, 人均收入100多元;1962年以後,貫徹中共中央“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糾正左傾錯誤,對農村政策調整,基本核算單位下放到生產小隊,農業生產開始逐步恢復和發展。1965年糧棉產量均達到1957年的水平,人均分配達到110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