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家長認為,嬰幼兒的疝氣不宜手術,等到長大一點再手術或者“搞不好”會自己好,其實,這種觀念是相當具“冒險”性的。
腹股溝疝氣是一種相當常見的小兒疾病,發生率約為1%,男嬰發生的機會約為女嬰的5倍,最常見的臨床表現為小孩哭鬧或運動時,由於腹部壓力的增加,使得腹腔內的腸子或水分被推進疝氣袋內,形成腹股溝區域的一個突出腫塊,一旦停止哭鬧或運動時,疝氣袋內的腸子就回去原位、腫塊消失。
“為什麼我的兩個小孩都有疝氣,是遺傳嗎?”目前尚無確切證據證明疝氣為遺傳,只是由於疝氣的發生率太高,為每百名男孩中就有一名,因此,作家長的並不需要因小孩疝氣而內疚不已。
為什麼會產生腹股溝疝氣?由於在腹股溝附近有一個稱為腹膜鞘狀突的構造,如果嬰兒的這個構造關閉不全,就會形成一個與腹腔相通的“疝氣袋”,如果此時腸子再掉入這個袋子,就會形成疝氣,或者是俗稱的“脫腸”、“墜腸”。
疝氣一定要開刀嗎?有的家長會用傳統的特製皮帶(俗稱疝氣帶)繫於嬰兒的腰間,利用壓力的原理堵住腸子的滑脫,事實上,除非疝氣帶能綁得很緊,否則一般只會帶給嬰兒皮膚摩擦發炎疼痛而已,對於疝氣並沒有什麼幫助;疝氣需要開刀的原因是“防患於未然”,如果腸子“長期滯留”於疝氣袋內不回去時,此時有可能會造成腸阻塞、壞死,產生嘔吐、腹痛、發燒的情形,這時就必須馬上手術治療,以免產生敗血症導致生命的危險。
中醫不是有可以提升中氣,改善疝氣的中藥嗎?的確,在以前的社會由於外科手術的不發達,中藥的確扮演著“矯正”疝氣的角色,不過,以一個中西醫師的觀點,凡事應該取其優點,疝氣開刀的確安全又迅速,現今中藥對疝氣的角色應該定位為手術前後體質的調整、防止疝氣的復發。有沒有什麼“秘方”可以調整疝氣患者的體質?
中醫對於疝氣體質的調整是必須根據患者當時的情形而“辨證論治”,常見的疝氣體質類型有兩類:
第一型:平時屬於容易燥動不安、口乾、便秘、少腹有時感到疼痛,這是屬於中醫“氣滯”型的疝氣,可以用青皮、陳皮、浙貝、白芍、澤瀉等順氣的中藥來治療。
第二型:面黃肌瘦、胃口差、容易感冒、大便常不成形,動不動就喊累,疲倦時疝氣尤為明顯,這種“氣虛”型的疝氣可以用黃芪、白朮、黨參、當歸、柴胡、升麻等具有“提氣”的中藥來治療。
常常覺得現代人真幸福,醫學資源豐富、有中醫與西醫的同時照顧,健康的確獲得多一分的保障,問題是也由於資源的過於豐富,病人就醫反而不知該找中醫或西醫,其實,真理只有一個,不管是中醫或西醫對於疾病的治療都有其優缺點,疝氣治療是如此、其它疾病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