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介紹
蟠龍新區(Baoji Panlong New Area)是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新區一期規劃總構架為“一環三廊六區”:“一環”,是繞塬邊500米寬幅生態林帶,打造寶雞城市核心綠地,形成城市中間的生態涵養帶;“三廊”,是三條300米寬的生態景觀廊道,是新區市民休憩、健身、散步、遊覽的生態公園景觀廊道;“六區”,分別為都市工業區、宜居生活區、辦公研發區、商業核心區、體育休閒區、教育科創區。做好蟠龍新區開發建設,對於拉大寶雞城市骨架,拓展城市發展空間領域,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調整區域產業結構,改善區域內城鄉居民生產、生活條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當前,寶雞市正處於“加快打造關天副中心,建設最具幸福感城市”的關鍵時期,加快建設蟠龍新區,推進新區產業集群化、綠色化、高端化發展,是寶雞探索新型城市化道路,拓展城市空間,培育新興產業增長點的重大舉措。
地理位置
自然環境
蟠龍新區緊鄰寶雞市中心城區,自然環境優美,光、熱資源豐富。新區整體地勢較平坦,土質肥沃。東、南、西三側均為生態林帶。蟠龍文化公園、蟠龍森林公園、城市中心生態公園景觀廊道等項目相繼投入建設,新區綠量將達到49.5%,使其真正形成從森林、農田、菜園中生長出來的,具有綠色生命的、會呼吸的城市空間。山坡、平塬、田野,景點、風光美好,優美的生態環境不僅為生活居住提供了良好條件,也為實現新區建設幸福產業高地奠定了基礎。蟠龍新區歷史遺存豐富,留有明末清初黨崇雅故居、蟠龍古城等歷史遺蹟。底蘊深厚的文化資源為新區文化創意、生態旅遊、休閒養生產業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基礎條件。
自然條件
蟠龍新區屬暖溫帶半濕潤氣候區,全年氣候變化受制於季風影響,冷暖乾濕四季分明。春季升溫迅速而氣候多變,夏季炎熱乾燥和溫熱多雨交替出現,秋季降溫快多連陰雨,冬季天氣乾冷少雪。光、熱資源較豐富,年日照1860-2250小時,無霜期210—185天,屬於乾旱農業區。
蟠龍新區整體地勢較平坦,土質肥沃。東、南、西三側均為塬坡,地形整體呈現西北高東南低的走勢,場地內南北高差約50米,東西高差約110米左右。與主城區高差大約170-220米。
行政區劃
蟠龍塬現狀包含20個行政村,其中19個隸屬蟠龍鎮,1個隸屬千河鎮,具體包括底店坪、東升、小村、東壕、馮家崖、小韓村、南社、北社、曉光、陳倉、閆家村、索家村、大槐樹、蟠龍山、張家窯、西營、南皋、 車家寺、坡頭、王家崖20個行政村。截止2015年總人口4萬餘人。
歷史文化
蟠龍古塬,歷史遺存豐富,留有陳倉古城、明末清初黨崇雅故居等歷史遺蹟。自然環境優美,光、熱資源豐富,蟠龍森林公園、蟠龍公園等項目相繼投入建設,將營造濕生林地、平原林地、農田林地和山地林地四大景觀。深厚的文化底蘊為新區文化創意、生態旅遊、休閒養生產業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基礎條件。因為與寶雞市區緊鄰的獨特優勢,成為人們上塬踏青、休閒娛樂、感懷風物的好去處。
交通區位
新區距離寶雞市行政中心6公里,10分鐘車程,市區南北中軸線串聯南客站、行政中心和蟠龍新區。區位交通優勢得天獨厚,新區地處陝西、甘肅、寧夏、四川四省區的幾何中心,隴海、寶成、寶中鐵路在市區交匯,連霍、寶漢高速公路從市區穿境而過,是連線西南、西北的交通樞紐,新區距離西安約180公里,距鹹陽國際機場僅90分鐘車程,一日交通圈覆蓋人口達3000多萬人。新區規劃“六縱九橫”城市主幹道路網正在建設,部分已投入使用,連線市區與新區的道路現已建成,正在規劃的城市輕軌將覆蓋新區。發達的對外交通網路不但對加速寶雞北部組團融合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而且使主城區與周邊區縣空間距離拉得更近、聯繫更加緊密。
發展機遇
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深化以及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的實施,多重機遇疊加紅利將集中釋放,新區工業化、城市化進程進一步提速,基礎設施建設、主導產業培育將迎來良好契機。後發趕超潛能加大,新區處於城鎮化建設加速推進期,基礎設施配套趨於完善,加之其獨特的區位優勢,承載產業、商業資本潛能和勢能將加大。隨著新一輪產業轉移加速,新區後發趕超的潛能將進一步釋放。新區將以低碳綠色發展為主線,按照綠色、人本、集約、智慧、包容的理念建設宜居宜業示範城。新型城鎮化加速推進將促進勞動力、資金等發展要素集聚,為產業集聚的形成提供良好的硬體環境,為承載更多的新產業、新業態提供了機遇。
產業定位
1.產城融合示範區。以工業化為先導,信息化為支撐,促進產城融合,科學布局產業發展空間,高標準建設城市基礎設施和產業發展平台,引導本地就業、本地居住,注重產業發展、人口分布與城鄉資源環境的良性互動。深度推進兩化融合,利用工業化先進成果反哺農業,利用信息化推動農業現代化進程,激發生態農業發展的內在活力,實現工業化與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融合互動、協同發展。打造成西北地區一流的高科機電、服裝製造、物流倉儲和農業科研基地。。
2.動能轉化先行區。堅持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搭建科技、融資、電商融合發展的眾創、眾包、眾扶、眾籌平台,建立創業孵化、創新轉型新體系,培育發展新產業、新業態,不斷激發全要素的創新潛能,培育發展支撐新區發展的集合動力,加快形成動能轉化的新體制、新機制。
3.幸福產業高地。新區是以網狀的綠色生態為基底,規劃建設“一環三廊”的空間格局,將形成內部寬300米左右的生態維育廊道,新區綠量將達到49.5%,使其真正形成從森林、農田、菜園中生長出來的,具有綠色生命的、會呼吸的城市空間。加大醫療健康、文化創意、休閒旅遊、新材料、信息技術等產業引進,促進產業集群化、高端化、低碳化發展,構建擁有區域特色、引領示範作用的幸福導向型產業體系,實現經濟與社會、自然環境協同健康發展。
目標定位
實施“五年打基礎、十年興產業、十五年大跨越”三步走戰略,到2030年,新區建成配套完善、技術先進的現代產業體系,建成一帶一路四化融合示範區、動能轉化先行區、幸福產業高地,新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50億元。 建設成集辦公服務、生態休閒、教育產業、電子工業、服裝加工為一體的生態宜居新城。
近期目標
( 2016-2020年)
產業規模:新區主導產業產值貢獻達到80億元。
產業結構:以文化創意、休閒旅遊為主的產業體系初步形成,支撐作用明顯增強。
產業空間布局:“一區多園”產業發展空間布局態勢初步形成,板塊功能優勢初步顯現。
產業影響:文化創意、休閒旅遊、醫療健康和節能環保四大先導產業成為帶動新區初期發展的支柱產業。
資源環境水平:初步建成較為完善的公共服務設施體系,生態環境良好,滿足居民的生態休閒需求。
中期目標
( 2021-2025 年)
產業規模:新區主導產業產值貢獻達到180億元。
產業結構:文化創意、休閒旅遊、醫療健康、節能環保為主導的幸福產業體系初步形成。
產業空間布局:進一步強化“一區多園”產業空間布局結構,推進各產業功能片區有序開發,產業集聚功能增強。
產業影響:信息技術、新材料、新能源、軍民結合產業、機器人及智慧型製造五大潛力產業輻射引領作用愈加突出,集聚功能顯著、綜合配套能力增強。
資源環境水平:資源集約節約利用水平穩步增強,產城融合能力顯著提升,宜居宜業程度較高。
遠期目標
( 2026-2030 年)
產業規模:新區主導產業產值貢獻達到350億元。
產業結構:形成較為完善的文化創意、休閒旅遊、醫療健康、節能環保等四大先導產業及信息技術、新材料、新能源、軍民結合產業、機器人及智慧型製造等五大潛力產業體系。
產業空間布局:形成四大先導和五大潛力產業相輔相成的產業空間布局結構,產城融合完美,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產業影響:三次產業融合能力較強,醫療健康、休閒旅遊、節能環保等優勢產業集群高位勢差逐步凸現,信息技術、新材料、軍民結合產業、智慧型製造等產業集群引領作用更加突出。
資源環境水平:建成資源可持續利用、生態環境優美、人居環境舒適的幸福產業新城。
先導產業
文化創意
文化創意產業是聚集人氣、提升城市競爭力與城市品位的重要產業。遵循傳統與現代文化基因相互嫁接、融合發展的思路,牢固樹立創新、綠色、共享發展理念,促進資源合理配置,加大智慧財產權保護利用和創新型人力資源開發,以動漫、廣告、民俗創意、影視傳媒創意、藝術創意等產業為發展重點,著力打造具有區域特色的先進文化+創意+科技+產業化的創意產業集群。到2020年實現產值10億元;到2030年實現產值35億元。
重點方向:
動漫產業。積極引進國內外動漫產業研發、製作、服務提供商,重點培育發展與周文化相關的多媒體、動漫遊戲軟體開發、戲曲動漫、動漫主題公園、數字動漫、手機遊戲設計製作等產業。
廣告產業。重點培育和發展廣告設計、製作、代理以及相關配套服務產業,建設廣告產業園。
民俗創意產業。引進和培育青銅器仿製、泥塑、刺繡、皮影等寶雞傳統民間工藝美術品製造等產業。
影視傳媒創意產業。引進和培育微電影製作、電影放映、錄音製作等產業,推動民眾文化活動豐富開展。
藝術創意產業。以周文化為重點,培育發展與之相關的文藝創作、表演、戲劇等。
重點策劃與區域文化資源相關的文化創意產業項目,如歌舞劇表演、民俗藝術創作、微電影製作、文藝創作、動漫、手機遊戲、廣告產業園等項目。2016年-2020年,積極引進文化創意優勢產業,培養和吸引高端創意人才,培育發展民俗創意、動漫製作等產業。2021年-2030年,大力推進文化創意產業集群式發展,打造具有區域特色的創意產業基地。
休閒旅遊
蟠龍新區休閒旅遊產業主要包括鄉村旅遊、特色度假旅遊、運動休閒旅遊、蟠龍新區歷史文化公園旅遊、現代商貿時尚旅遊、慢生活旅遊休閒等。堅持綠色生態理念,以培育現代農業、森林生態、時尚購物為主的旅遊休閒產業為重點,以提升旅遊休閒產業競爭力和發展水平為目標,完善景區設施,提升景區品味,把旅遊休閒產業打造為支撐新區發展的先導產業。到2020年實現產值8億元;到2030年實現產值25億元。
重點方向:
現代農業休閒遊。以絲綢之路經濟帶農業觀光示範區為基礎,積極建設絲綢之路各國家觀光農田、農耕文化園、果蔬採摘園、市民農耕園、民俗風情園,培育發展集現代農業生產、農業觀光、生態旅遊、休閒娛樂為一體的現代農業休閒旅遊產業。
森林生態休閒遊。以多樣的生態森林景觀和台塬地貌為基礎,依託蟠龍森林公園、濕地、綠地等項目建設,發展以生態郊野、市民休閒為主題的生態休閒旅遊產業。
時尚購物休閒遊。積極吸引大型特色零售品牌,創新購物模式,通過打造賞心悅目的建設風格和貼心舒適的購物環境,為遊客提供優質的多元服務和兼具便利性、舒適性及娛樂性的購物體驗,發展集休閒度假、娛樂參與、購物體驗、建築景觀於一體的休閒旅遊產業。
現代農業休閒遊。重點策劃現代農業示範園、農耕文化園、市民農耕園、果蔬採摘園等項目。森林生態休閒遊重點策劃生態科普、自然觀光、雕塑藝術等項目。時尚購物休閒遊重點策劃異域風情購物小鎮、大型綜合超市、大型特色家居賣場等項目。2016年-2020年,重點引進現代農業生產、生態農業觀光、婚慶博覽、生態森林休閒旅遊企業以及大型綜合零售企業,聚集人氣,提升園區發展活力。2021年-2030年,重點引進奧特萊斯等集地產、旅遊、休閒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服務企業,豐富園區服務業態,提升園區旅遊品位和形象。
醫療健康
大力引進國內外名優企業及能迅速帶動產業升級的重大項目,按照產業高端、特色突出、國內知名的定位,重點培育發展健康監測設備、遠程醫療設備、康復設備生產及智慧養老、中醫理療服務業。到2020年,力爭實現產值10億元;2030年實現產值60億元。
重點方向:
健康監測設備。重點引進和發展非侵入式糖尿病監測設備、預防突發心臟病和中風的可穿戴設備、老年人生活模式監測器、可穿戴設備助聽器和視力增強器等健康監測產品。
遠程醫療設備。重點引進和發展家庭遠程醫療主機、血糖儀、心電圖儀、智慧型血壓儀、老年人呼叫器、老年健忘提醒器等家用醫療器械,遠程醫療系統終端套裝以及APP遠程醫療配件等產品。
康復設備。重點引進和發展作業治療、病房護理等康復理療設備和運動器械、主被動訓練、兒童康復等康復訓練器材等產品。
體育用品製造。重點引進和發展競技器材、賽事裝備、訓練器材,以及健身器材、戶外運動裝備等產品。
智慧養老服務。積極引進具有先進理念和管理經驗的國內外養老服務機構,建設醫養結合的現代養老機構;構建養老院、護理院、臨終關懷三級養老機構。
中醫理療服務。重點引進和發展高端醫療、名老中醫診療、國醫精粹、保健諮詢和調理服務。
2016年-2020年,重點引進可穿戴健康監測產品生產企業、遠程醫療系統終端產品製造企業、康復訓練器材生產企業、智慧型化養老服務企業、中醫康復理療機構。2021年-2030年,重點引進健康監測技術研發項目、遠程醫療軟體系統開發與最佳化、智力康復器材生產項目、國際領先臨終關懷服務企業。
節能環保
依託國家重大節能及新能源推廣套用重大工程實施,加大引進節能環保龍頭骨幹企業,推進建設標誌性清潔製造項目、資源高效利用項目,培育發展節能製造、高效節能電器、環保產業、資源循環利用、節能建材及節能環保服務業。到2020年,力爭節能環保產業實現產值5億元;到2030年,節能環保產業實現產值35億元。
重點方向:
節能製造。引進和培育高效照明產品,如節能燈、太陽能路燈、路燈節電器,以及金屬有機源化學氣相沉積和高純金屬有機源膜片、大功率晶片等半導體照明產品。
高效節能電器製造。大力發展工業節電製造業,如節能電機,節能通用流體機械,節能變壓器和節能電爐。推進建築節能產品製造業發展,如地源熱泵、節能空調、冷水機組,以及新型製冷劑、相變儲能劑等製造。
環保產業。培育發展高濃度有機廢水高效處理技術與裝備、垃圾填埋滲濾液處理技術與裝備、汽車尾氣和工業有機廢氣治理技術與裝備、污染土壤治理等技術與裝備。大力發展新型水處理材料及藥劑、膜材料和膜組件、高性能防滲材料、布袋除塵器高端纖維濾料和配件等產品製造。
資源循環利用。針對工礦企業固體廢物,重點發展廢舊電子電器、汽車、廢雜金屬、輪胎、塑膠等廢舊資源分類回收管理系統。針對生活固廢,重點發展城市污水污泥、餐廚垃圾、醫療垃圾等固廢處理及綜合利用技術及裝備,以及農村環境廢物資源化,農作物秸稈節材代木、生物質能燃料製備及畜禽養殖業廢物綜合利用的關鍵技術與裝備。
節能建材。培育發展適用於不同氣候條件的新型高效節能牆體材料以及保溫隔熱防火材料、複合保溫砌塊、輕質複合保溫板材等新型牆體材料。
節能環保服務業。重點培育發展契約能源管理服務業,循環經濟和環保工程諮詢、設計及監理,環境技術評價,產品生命周期評價,環境信息,環境金融,清潔生產審核,環境管理體系認證等服務;污染源和環境質量線上監測及污染治理設施的專業化、社會化運營。
2016年-2020年,引進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資源循環利用技術裝備和產品製造企業,建成技術先進、覆蓋新區的資源回收和循環利用產業體系。2021年-2030年,引進高端節能技術裝備、先進環保產品和技術裝備企業,引進資源綜合利用、節能環保技術服務提供商,發展提供系統解決方案的綜合環保服務業。
產業園
醫療健康
依託西安交大蟠龍醫院項目建設,加大健康監測設備、遠程醫療設備、康復設備、智慧養老服務等優勢企業引進,建設集總部經濟、高端醫療器械、特色專科、醫療旅遊、養生保健、健康管理、會展經濟、醫療地產等為一體的現代醫療健康產業園。
信息技術
依託蟠龍高科技產業項目的實施,加大光電子信息、雷射電子、大數據、雲計算、高技術服務業骨幹企業的引進,持續完善園區基礎設施、商務營運環境,建設集產、學、研為一體,技術、投資、人才、就業密集型的信息技術產業集聚區。
新材料新能源
依託鈦合金、箔材系列產品10000噸以及TPS不鏽鋼大型拱梁結構件等項目的實施,承攬寶雞及周邊地區新材料研發、中試及精深加工服務,積極推進與陝西有色研究院、寶鈦集團科研合作,建立起長期、穩定、良性的合作機制,引進優秀人才資源,重點培育發展鈦及鈦合金材料、新能源材料、電子信息材料、3D列印新材料,打造西部重要的新材料新能源產業園。
軍民融合
依託蟠龍航空產業園項目的實施,引進培育一批以通航製造、光機電一體化、專用設備製造、應急救援為核心的軍民融合項目,著力搭建中小微軍民融合企業創新創業平台、軍民技術雙向轉化平台、軍民科技創新戰略協作平台、軍民融合展示交流平台、軍民融合綜合服務保障平台,建設西部重要的軍民融合產業園。
機器人智造園
緊抓“京企進陝”以及智慧型裝備製造發展戰略機遇,以完善園區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為先導,以生產、研發、創新功能為核心,積極重點推動機器人與智慧型製造企業的集聚,建設專業化公共服務平台,營造智慧型製造產業生態環境,全力打造集研發辦公、高端生產、生活配套、休閒娛樂於一體的智慧型裝備產業園區。
潛力產業
信息技術
瞄準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技術發展方向,堅持市場主導、政府推動、高端發展的思路,以光通信產業、網際網路+、大數據信息服務為重點,引進培育一批技術引領的知名企業,形成配套齊全、特色鮮明的信息技術產業鏈,打造優勢明突出的信息技術產業集聚區。到2020年,實現產值6億元;2030年,實現產值35億元。
重點方向:
信息元器件製造。重點引進和培育新型感測器、嵌入式設備、伺服電機及伺服驅動器、自動控制裝置和系統、大規模積體電路、平板顯示器件、電力電子器件等信息技術基礎元器件產品。
光通信產業。積極引進國際先進光電子核心技術,發展光電子器件、光纖光纜、光纖交接設備等產業,積極配套發展光纖感測器、精密陶瓷結構件、通信網路建設熱縮套(帶)及高分子塑膠管道等光通信延伸產品。
大數據服務業。重點引進和開發建設健康醫療、工業設計、應急救援、教育培訓等海量資料庫,創新數據資源使用和服務模式,提高企業投資、市場拓展精準化服務水平。
2016年-2020年,重點引進和培育信息技術元器件、光感一體化、先進電子材料及大數據挖掘套用服務企業和項目。2021年-2030年,重點引進和培育新一代移動網際網路能源、網際網路微網、衛星導航、光感系統總成等企業和項目,建設“一帶一路”智慧新區。
新材料
以高性能化、輕量化、綠色化為主攻方向,與納米技術、生物技術、信息技術等相互融合,滿足高端裝備重大需求為導向,引進和培育發展高性能金屬材料、電子信息功能材料和前沿新材料產業,建設西部重要的新材料產業基地。到2020年,實現產值10億元;到2030年,實現產值40億元。
重點方向:
高性能金屬材料。重點引進和培育發展滿足大飛機、高速鐵路等交通運輸裝備需求的鈦及鈦合金材、鎂及鎂合金材、鋯及鋯合金材、硬質材料。
電子信息功能材料。重點引進和發展通信用光電子材料、微電子材料、印製電路板專用化學材料及半導體新材料。
前沿新材料。重點培育和發展矽基太陽能與薄膜太陽能電池材料、石墨烯負極材料、高能儲氫材料、聚合物電池材料等新能源材料;積極發展3D列印及生物質全降解等特色環保材料。
2016年-2020年,積極引進高性能金屬材料、新能源材料企業,培育發展優勢新材料產業。2021年-2030年,積極吸引國內前沿新材料、光電子材料與集成技術企業在我區設立區域總部、研發中心、檢測中心和行銷中心。
新能源
新區具有良好的光熱資源以及風力資源,發展新能源經濟前景十分廣闊。新能源產業主要包括風電產業、太陽能光熱利用產業、生物質能產業和新能源裝備製造業。創新商業模式,拉長和延伸新能產業鏈條,重點培育發展太陽能光熱利用產業、風電裝備、生物質能、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產業,推動節能減排,形成新的經濟成長點。到2020年,實現產值8億元;2030年實現產值25億元。
重點方向:
太陽能光熱利用產業。大力引進太陽能電池與組件產品,加快太陽能熱利用技術和產品推廣套用,開發平板太陽能集熱器和大型槽式太陽能集熱系統,重點引進薄膜太陽能光伏產業及光伏建築一體化系統等關鍵技術及設備。
風電裝備。著力引進和發展風電整機製造,積極推進風電技術開發及配套產業發展,逐漸形成整機與關鍵部件基本配套、協調發展的風電產業體系;抓住國家鼓勵分散式發電發展的機遇,推進風電裝備製造業示範和產業化。
生物質能。引進和發展生物質直燃和摻燒發電、秸稈發電、垃圾發電和沼氣發電等發電機組;積極發展生物質氣體燃料、液體燃料、固體燃料等新能源產品製造工藝和裝備。
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重點引進和發展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燃料電池汽車、燃氣汽車、氫動力汽車等新能源汽車製造,以及鋰離子電池、燃料電池、鎳氫電池、超級電容器等動力電源。
2016年-2020年,圍繞新能源產業技術創新的前沿和高端,大力引進風電、太陽能、生物質能製造及新能源汽車名優企業。2021年-2030年,建設風電裝備、太陽能綜合利用研發總部、銷售總部,打造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加工製造產業集群。
軍民結合產業
新區可依託全市國防軍工產業基礎,大力承接軍民結合產品生產、維修及後市場服務。軍民結合產業主要包括航空航天、車輛裝備、船舶、電子信息、核電工程等領域。依託國防軍工優勢資源, 建設軍民技術融合雙向平台,培育發展通航、電子信息、專用設備製造、應急救援研發、製造、銷售、維修服務一體化的軍民結合產業體系。到2020年,實現產值12億元;2030年實現產值60億元。
重點方向:
通用航空產業。重點引進直升機、鈦合金航空鏇翼機、新型“獵鷹”鏇翼機和無人機的製造,大力引進機載設備、雙向無線電通信系統等關鍵部件的製造,培育發展通用航空服務產業,發展飛機維修保養、運營託管、飛行培訓、試飛訓練、燃料供應、航空體驗以及搜尋救援等配套保障方面的服務。
軍工電子設備。加快發展電子元器件設備、精度測量儀器、物聯網通信系統、導航系統、雷達系統等通信技術與產品。
專用設備。重點引進載重汽車、專用汽車、特種車輛等汽車製造以及汽車零部件製造,大力引進各類消防車和消防器材的生產。
應急產業。重點引進和發展應急監測、運輸、物資儲備、通訊設備、救援裝備及配套服務。
2016年-2020年,圍繞無人機及航空零部件製造、專用設備和電子通訊產業,加快重大項目的引進,大力發展通航及零部件、通用航空服務及專用設備製造產業。2021年-2030年,推動軍民結合產業集群化發展,園區化承載,形成以通用航空、軍工電子、專用設備、應急救援產業為主導的軍民結合產業體系。
機器人及智造
在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大發展的背景下,以定製化、智慧型化、柔性化和集成化為特徵的智慧型裝備製造已經成為新興工業革命的主導, 智慧型製造正在加速生產模式的變革和組織方式的重構,重塑全球經濟發展新格局。智慧型製造主要包括機器人、智慧型化基礎製造與成套裝備、自動化生產線、流程製造智慧型成套裝備、智慧型電子製造成套設備、自動化物流成套設備、智慧型農業裝備等產業。抓住新一輪製造業變革和我國實施“網際網路+”發展戰略機遇,以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深度融合為主線,加大智慧型製造成套裝備企業、智慧型工廠項目的引進和承接,開發智慧型設備、機器人、感知系統、智慧型儀表及數位化車間等產品,搭建智慧型製造網路系統平台,完善智慧型製造支撐體系,培育形成新的經濟成長點。到2020年,力爭實現產值10億元;到2030年,實現產值30億元。
重點方向:
智慧型機器人。圍繞助老助殘、家庭服務、醫療康復、救援救災、公共安全等領域,重點引進和發展手術機器人、智慧型護理機器人、智慧型型公共服務機器人、消防救援機器人等系列化產品。
智慧型成套裝備。著重針對食品加工、機械製造、輕紡家電等流程工業生產過程的數位化、智慧型化需求,引進發展智慧型成型、系統集成、檢測巡檢、包裝設計等成套裝備。
物流成套設備。重點發展基於計算智慧型與生產物流分層遞階設計、具有網路智慧型監控、動態最佳化、高效敏捷的堆垛機、輸送設備、AGV自動導引車系統、高速分揀(合流)系統等智慧型製造物流設備。
智慧型農業裝備。重點發展光機電液一體化土地平整設備、糧食精少量播種及監控設備、精準施肥設備、注入式變數農藥噴灑機具、設施環境智慧型灌溉、精準施藥植保設備、生物信息感測器、環境信息感測器、智慧型嫁接和緩苗系統、高效智慧型移栽設備和工廠化基質生產關鍵設備。
智慧型機器人重點策劃專業服務機器人及機器人關鍵零部件項目;智慧型成套裝備重點策劃智慧型成型、巡檢檢測項目;物流設備製造項目重點策劃第三方物流集成、基於大數據的物流運營服務項目;智慧型農業裝備重點策劃智慧型農業一體化設備及技術總成項目。2016年-2020年,重點引進和策劃智慧型機器人、智慧型成套裝備、智慧型物流設備、智慧型農業機械等製造企業和項目,實現智慧型製造的突破發展;2021年-2030年,大力推進智慧型製造企業總部、研發機構集聚,形成完整的智慧型產業鏈條,將新區打造為一帶一路重要的智慧型製造集聚區。
功能板塊
現代產業
地址:蟠龍大道以北,環北高速公路以南
重點任務:圍繞新區產業定位,聚集優勢資源,規劃布局醫療健康產業園、信息技術產業園、新材料新能源產業園、軍民融合產業園和機器人及智慧型製造產業園等五大園區,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拓展和完善發展空間。最佳化產業功能區規劃,強化高端核心企業對功能區的引領和帶動作用,強化產業功能區對產業強區的支撐和提升作用。不斷最佳化招商環境,為企業提供資本、科技、土地、稅收等多方面的服務,把優質大項目引進來,促進現代產業集群發展,從而實現產業板塊規模實力穩步提升。
綜合配套
地址:蟠龍大道北側及新興大街和蟠龍大道交匯處
重點任務:圍繞新區主導產業導向,建設配套條件好和配套成本低的綜合配套功能區。依託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提高產業集中度,延長產業鏈條,培育發展配套產業集群,形成相互關聯和支撐的產業配套優勢。在橫向上,為終端產品提供各類原材料、零部件的生產配套。在縱向上,注重主導產業的上下游配套,建設區域性研發中心、銷售中心和採購中心等。依託新區統籌科技資源研發公共平台、孵化器基地、創業中心等建設,打造科技研發、培訓、創業一體化的科技及孵化創業區;打造公共服務平台、個性化服務平台、拓展服務平台等“一站式”服務。
生活保障
地址:沿伏龍大街兩側
重點任務:按照“產城融合”的發展理念,實現“以產促城,以城興產”的目標,加強城市功能規劃(住宅、商業、道路、市政等城市規劃)與產業發展定位的“規劃與定位同步原則”,打造新區生活保障功能區。依託在建的保障性住房項目,建設新區的生態居住區,積極引入麥德龍、華潤萬家、萬達廣場等大型商貿企業,進一步建立和完善醫療、教育、文化娛樂等公共配套設施;大力引進國際國內知名品牌旗艦店、專賣店、專業店,著力打造高端精品購物商業街;建設休閒度假酒店、主題公園等,建設生活休閒區。
基礎設施
綜合交通體系
著力擴大路網密度、最佳化網路結構、提升設施等級、提高綜合運輸能力和服務水平,構建“六縱九橫”的道路骨架,形成以軌道交通為主導,“窄道路—高密度—小街區”的道路網路。建設中心城區至蟠龍塬的輕軌線路,增加中心城區至蟠龍塬纜車,為新老城區提供舒適和直接的聯繫;建設步行系統和腳踏車交通網路,緊密對接新城與外圍交通路網;逐步開闢城市公共汽車專用道路或公共汽車專用線,建設公交樞紐站、首末站、保養場和公路客運站、社會停車場、加油站等靜態交通體系,打造便捷、暢通、高效、安全、生態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綠色能源保障
推動新區內能源資源高效開發和區域能源戰略合作並舉,以綠色能源為支點,建立和完善多元化能源輸入網路,構建清潔、安全、可靠、低碳的綠色能源保障體系。加強電網智慧型化建設和運營管理,提升電網輸、變、配、用電側智慧型化水平,適應大規模新能源和分散式電源接入需要。在新區有條件的地方設定分散式冷熱電聯供能源系統,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強天然氣基礎設施建設,設定天然氣高中壓調壓站和天然氣加氣站,發展清潔能源公共運輸。
信息網路
加強通信設施規劃建設,新建一座電信目標機樓、移動通信交換機樓和廣電分中心,新建中型綜合通信機房。高標準同步建設信息化基礎設施,發展新一代移動通信網路,推進無線寬頻城市建設,構建“隨時隨地隨需”的信息網路體系,實現無線網路覆蓋全區。實施“三網融合”戰略,構建基於數位電視和“三網融合”體系的多媒體信息化平台,促進網路資源共享和互聯互通。推進綜合信息公共平台建設,全面實施網路民生民情、商務電子化、網路創新創業、基礎地理信息資源開發利用、信息技術創新等信息化工程,建設智慧型社區,全面打造智慧新區。
給排水支撐
建設非常規水資源供應系統和市政供水系統,構建空間布局合理、功能有效發揮的水系格局。非常規水資源供應系統依託王崖水庫,以及低衝擊開發蓄積的雨水作為水源,滿足就近使用。市政供水系統,主要供應生產、生活用水。推動水系的合理利用,營造生態之水、景觀之水、文化之水,使水成為新區建設的亮點。加強城市供水、污水、雨水等地下管網建設,開展城市地下綜合管廊試點。
生態保護
綠地及生態
加強對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和生態公益林的保護建設,強化水系生態環境和河流岸線自然景觀保護。利用新區自然地形地貌,加快寶雞蟠龍(國家)森林公園建設,構建“一環三廊六區”景觀生態長廊。不斷加強環境綜合整治力度,大力提升社會環境保護意識。加強生態環境的監管,以生態環境承載力為基礎,規範各類資源開發和經濟社會活動。加強與相關部門的協調和銜接,推動相關部門各負其責、齊抓共管,共同推進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工作。
環境污染治理
加強大氣環境保護,強化環境監督執法能力建設。建設由污水管網、污水處理廠、污水泵站構成的污水處理系統。強化固體廢物綜合處置,大力推進工業企業清潔生產和資源循環利用,從源頭減少工業固體廢物的產生。強化噪聲污染控制,加強聲環境功能區劃和監督管理,通過科學規劃和合理布局,從單純的點源治理轉變為整體區域防治。倡導綠色生活、綠色消費,推廣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建立完善的生活垃圾統一收集、運輸、處理體系,最大限度實現垃圾處理的資源化和減量化。逐步建立排放權交易機制,對標低碳示範園區,爭取將新區建設成為全省碳排放交易和污染物排放權交易先行區。
資源節約
創新資源節約利用機制,健全資源產權制度和有償使用制度,完善資源節約、資源利用、消費引導等方面的配套制度,形成有利於資源節約的法制體系,全方位推進節能。從源頭整治入手,最佳化能源結構,大力推廣使用清潔能源,提高能源綜合利用率。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加強用水總量控制與定額管理,嚴格水資源保護,加強水權制度建設,強化水資源有償使用,建設節水型社會。節約集約利用土地,嚴格用途管制,健全節約土地標準,加強集約節約用地的督查和考核。
綜合建設規劃
服務綜合體
建設居住、辦公、商務、購物、文化娛樂、社交、餐飲等各類功能複合、相互作用、互為價值鏈的高度集約的街區建築群體,打造將精緻生活和藝術氣象緊密融合的“生活藝術會客廳”。大力發展總部經濟、電商、高端零售、商品展示展覽、時尚購物、休閒娛樂等產業。
主要項目:
——定製私宅項目。開發潛在高端消費市場,打造盡顯品味和審美情趣的私人住宅。
——高端公寓項目。按照酒店式管理服務模式,打造集住宅、酒店、會所多功能於一體高端公寓。
——商業街區項目:匯集超市、商場、餐飲、娛樂等生活服務設施,滿足人們日常生活消費一站式服務。
文化綜合體
通過充分挖掘旅遊資源,把脈時尚文化需求,大力發展動漫、網路遊戲、影視文化、廣告設計等產業,打造一體化、高水平的文化創意產業鏈,建設一帶一路重要的文化創意產業中心。
主要項目:
——藝術體驗街區:引入繪畫創作、陶藝體驗等文化藝術市場主體,為遊客提供O2O藝術文化體驗。
——現代文藝演出中心:採用聲光電等新型展示模式,集中展示民俗風情的現代文藝演出。
——航空大世界項目:包括航空文化展示中心、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航空愛好者夢幻家園,涵蓋航空博覽、科技探索、模擬體驗、主題教育、航空培訓、兒童樂園、創意工廠、飛行廣場、主題商業等多個功能區。
養老綜合體
大力發展旅遊休閒、健身保健休閒、養生業等產業,打造健全、完善的休閒養生設施和服務體系,把都市休閒養生綜合體建設成為一帶一路最具影響力的休閒養生中心。
主要項目:
——高端養老社區:通過對獨特生態資源的高端開發,建設完善的服務配套設施,打造涵蓋老年人所需的各種服務業態的養老地產。
——入戶式和隨身式急救護理系統:需要配備入戶式急救呼叫系統以及老年人隨身急救呼叫系統。在緊急情況下,老年人可隨時按警報器呼叫急救中心尋求幫助。
——醫療體檢康復中心:重點開設體檢、日常保健、養生調理、老年疾病預防與治療科室。保證老年人在享受高品質居住環境同時,在居住期間得到科學的治療及養生指導,有病治病,無病養生。
——無障礙道路系統:包括盲道、輪椅專用道、輪椅入戶坡道、長坡升降梯等。根據老年人的具體需求,在道路設計的細節上給予專門的考慮。
網際網路+
主要領域
1.網際網路+基礎設施。逐步在新區基礎設施建設中增加各類感測設備,採集和傳輸關鍵數據,形成新區基礎設施的“立體圖”和“健康表”,實現對基礎設施運行情況的可視化管理。逐步將新區不同行業的基礎設施進行聯網,促進基礎設施建設的相互協同、相互促進。
2.網際網路+環境保護。建立和完善環境預警和風險監測信息網路,提升危廢物等重點風險防範水平和應急處理能力。建立環境信息數據共享機制,統一數據交換標準,推進全區污染物排放、空氣環境質量、水環境質量等信息公開,逐步實現與全市相關部門資源環境動態監測信息互聯共享。
3.網際網路+交通管理。加快推動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和企業將服務性數據資源向社會開放,通過網際網路平台為社會公眾提供實時交通運行狀態查詢、出行路線規劃等服務。依託社會力量,建立覆蓋新區停車位、公共停車場、地下停車場的智慧型停車系統。
4.網際網路+公共安全。加強新區視頻監控頂層設計,在建設運維、共享共用等方面集中管理,制訂統一的視頻數據共享規範,建立部門間信息共享平台及數據共享更新機制,實現視頻資源套用效益的最大化。加快新區食品藥品智慧監管平台建設,建成與省市食品藥品監管數據互聯互通的監管套用體系,提供全面快捷的網上辦事渠道,加強移動監管套用,廣泛採用遠程監控技術,推進數據資源全面開放共享,促進社會共治。
5.網際網路+政務協同。完善政務信息資源共享機制,有效整合政務信息,構建集行政審批、公共資源交易和政府採購等功能於一體的政務服務平台,為新區各部門套用提供支撐,為百姓提供政務信息服務。進一步完善網際網路+熱線的政民溝通機制,提升熱線服務效率和服務質量。
6.網際網路+創業創新。依託就業網站、自助服務終端、手機客戶端、電子地圖,全面推進就業服務“網際網路+”,建立集信息發布、政策宣傳、網上辦事、數據分析等功能於一體的“智慧就業”平台。
7.網際網路+能源管理。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智慧型化,建設分散式能源網路,發展基於電網的通信設施和新型業務。通過套用網際網路和現代通訊技術,從而對能源的生產、使用、調度和效率狀況進行實時監控、分析,並在大數據、雲計算的基礎上進行實時監測、報告和最佳化處理,使企業能源管理達到最佳狀態。
8.網際網路+社區服務。建設社區的智慧型化系統,提供智慧養老、智慧家居等本地化的套用服務,大力發展線上線下新興消費和基於網際網路的醫療、健康、養老、教育、旅遊、社會保障等新興服務,打造智慧社區。
9.網際網路+商貿。加快網際網路與流通產業的深度融合,藉助網際網路實現傳統貿易向服務貿易升級,實現產業鏈整合、供應鏈集成、價值鏈提升及生態鏈維護;重構商業模式,從租售模式演進為信息、物流、網際網路金融等創新盈利模式。推進高端農產品、大宗商品、農村電商、社區服務、特色產品、跨境電商等平台建設,構建電商公共服務、第三方服務、生態產品供應基地支撐體系。
10.網際網路+旅遊。滿足旅遊需求感受,促進傳統旅遊服務與網際網路的融合創新和升級。加強景區智慧型化管理,提升景區數字監測平台的預防預警、快速回響和及時處置能力。建設旅遊服務線上平台,支持發展綜合型、特色型旅遊服務線上平台,促進旅遊生態鏈融合。
支撐體系
1.大力引進網際網路企業。大力實施“網際網路+”行動方案,不斷加大網際網路產業招商力度,創新招商模式,推進專業招商、“點對點”招商,以數據、平台、模式、環境,吸引省內外網際網路企業入駐新區。加強資源整合,以特許經營等方式將公共服務平台、公共信息資源優先委託新區企業運營開發,實現“一行業一平台,一平台一公司”,力爭催生一批網際網路企業。
2.建立完善信息化設施。不斷夯實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重點實施網際網路交換中心建設、4G網路覆蓋、WiFi覆蓋等工程,著力打造寬頻、泛在、融合、安全的信息基礎設施,為“網際網路+”提供高速可靠的基礎網路支撐;落實風險評估、等級保護、安全測評、應急管理等監管制度和相關國家標準,強化“網際網路+”關鍵領域重要信息系統的安全保障;進一步提高全民網路安全意識,積極營造安全可信、文明守法的網路社會環境。
3.建設分享經濟示範區。充分利用“網際網路+”實施新契機,勇於打破原有體制和機制限制,通過規劃、建設和稅收分配等合作機制進行跨空間的行政管理和經濟開發,實現兩地資源互補、互利共贏,擴大兩地合作廣度,加深兩地合作深度。大力發展飛地經濟,在積極承接東部產業轉移對接中謀求更大的發展,把新區打造成為分享經濟服務示範區。
人才支撐體系
人才培養
圍繞產業需求創新人才培養方式,積極推進分層次、分類別的人才教育和培訓,通過促進高校、企業、研究機構以及培訓機構間的合作,建立多層次人才培養體系,滿足產業不斷發展的需要。大力支持和發展符合市場需要的各類職業技術學校及職業培訓中心,積極與國內外工科類知名大學合作建設高級職業技術學院,為新區產業發展培養一大批高素質的技術人才。實施領軍人才培訓工程、首席技師培訓工程、緊缺人才培訓工程、一線員工職業素養提升工程等一批產業人才崗位職務培訓工程,重點培養有較強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的高層次產業經營管理人才,以及以首席技師為引領的門類齊全、技藝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選拔一批骨幹人員到已開發國家和地區考察和學習,了解掌握這些國家和地區產業發展的最新成果。
人才引進
訂立緊缺人才開發目錄,完善人才引進政策。大力度、多渠道、跨領域引進國內外高級專業人才,特別是掌握核心技術、具有持續研發能力,能實施重要產業化項目的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和創新領軍人才、創新團隊,鼓勵高層次人才帶項目、帶成果、帶技術來新區開展創新創業。及時解決人才引進過程中的住房、配偶工作、子女入學、創新創業扶持等相關問題。
人才激勵
研究制定切合實際的人才激勵措施。形成事業激勵、利益驅動和公平競爭的人才激勵機制,對行業領軍人物和做出突出貢獻的人才給予獎勵。鼓勵區外創新型人才通過項目合作、兼職、考察講學、學術休假、擔任業務顧問等多種形式服務。加快建立人才信息庫、就業服務庫、行業專家庫和企業家信息庫,免費為企業提供人才信息服務。綜合考慮和滿足人才對事業和生活的多方需求,創造有利於最大程度吸引和使用區內外高端人才的政策環境和人文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