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簡介
鋤足蟾科角蟾亞科的 1屬。吻成稜角狀,突出於下唇;少數種類吻鈍圓。上頜有齒。內掌突扁平,在掌內側第一指基部。胸側有1對小白腺,位於腋基部內側。角蟾廣泛分布於亞洲東南部。中國現有18種(亞種),主要分布於秦嶺以南的亞熱帶和熱帶地區。體形大小懸殊,體長20~110毫米。成體一般棲息于山溪邊的草叢中、石塊下、石縫內或枯枝落葉間。繁殖季節發出鳴聲。例如,寬頭大角蟾聲音宏亮,“阿-阿-阿”迴旋于山谷中;掛墩角蟾發“呷、呷呷、呷……呷”聲,小角蟾的“呷、呷、呷……”聲清細悅耳。一般在5~8月產卵,有的產卵於溪流石下。卵大、乳黃色。蝌蚪生活在山溪中,一般在近岸邊小碎石間或水草附近。本屬的蝌蚪與上頜無齒的擬角蟾屬的蝌蚪相似,而與同科其他屬大不相同。蝌蚪體形細長,尾肌發達,尾長約為頭體長的2倍。口位於吻端,口部無角質頜和角質齒,唇平展於水面時呈漏斗狀,攝食浮游生物。出水孔位左側(左出水孔型)。眼位於頭部兩側端。肛孔開口在下尾鰭基部中央。蝌蚪越冬後完成變態。一般將角蟾屬看作原始的屬,但它的蝌蚪何以相當特化,尚待探索。
分類系統: | Animalia:動物界 - Chordata:脊索動物門 - Amphibia:兩棲綱 - Anura:無尾目 - Pelobatidae:鋤足蟾科 -Megophrys: |
學名: | Megophrys carinensis(Boulenger,) |
中文名: | 寬頭大角蟾 |
中文拼音: | KuānTóuDàJiǎoChán |
分類等級: | 種 |
概述: | |
原始屬名 | |
模式標本產地 | |
模式標本保存地 | |
國家保護級別 | 不祥 |
CITES公約級別 | 未定 |
IUCN紅色名錄等級 | 未予評估(NE) |
紅皮書等級 | 未定 |
中國特有 | 是 |
俗名信息 |
|
主要性狀
長100毫米左右,雄性略小,體肥碩,頭大而極扁寬,頭長為頭寬的3/4;吻端圓,吻短與眼徑等長,吻棱顯著;鼻孔在背面即可看到,眼間距大於上眼瞼之寬;鼓膜不顯;舌寬大,後端略有缺刻;犁骨齒兩小團。前肢粗壯,指趾端圓球狀,指長頃序3、4、2、1;無關節下瘤,第一指基部膨大,掌突不清晰。後肢短而粗,脛跗關節前達口角或肩部,左右跟部不相遇;趾短,第五趾短於第三趾;趾側均有顯著的厚緣膜,僅在基部相連成蹼;內蹠突大,無外蹠突。
皮膚較光滑,頭上皮膚與頭骨緊密連線;上眼瞼外緣有兩排大小不等之錐狀疣,後端的一或二枚較長,疣突出如角;顳褶顯著;跟後方頭的兩側肥腫隆起;枕部有一不明顯的橫膚溝;背部、體側、四肢上及咽部有小圓疣粒,腹下側方之疣少而較大;腹部皮膚光滑。
生活時全部為棕黃色,背面滿布不規則形狀的黑褐色斑紋;頭部兩眼間有深棕色三角斑;顳部深寬紋明顯;四肢具橫紋。液浸標本亦可看到這些深色紋,胸腹部有極不規則的灰色花斑。
雄性體略小,第一指有棕色婚墊,咽部黑色或黑棕色,有一對咽側內聲囊。一般多棲息在山溝的石塊間;在樹木較多陰涼的地方容易採到。頜部有力,可吞食小哺乳動物如松鼠。雲南稱此為老阿阿,因其鳴聲阿——阿。雨季時山溝附近極多。產卵季節可能自4月至5月底,卵產于山溪流水內;卵大、乳黃色,卵片為100×130毫米,約有千餘枚;蝌蚪紫褐色,背面無斑紋而腹面有深淺相間之寬橫紋,尾部有深色縱紋;蝌蚪不甚大,蹠足平均3.5毫米時、全長40毫米左右;眼在兩側,口為漏斗狀,無唇齒;體扁平,尾細長,尾肌發達。即將完成變態的新成蟾體長14.5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