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陽彩粽及送粽習俗

寧陽彩粽及送粽習俗

端午節在中國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它是中國具有較大影響力的民俗活動之一,各地端午節的活動內容等等不一。 為避邪迎吉祥保平安,在山東的中部、西南部,每到端午節這天,人們不僅吃粽子、扔粽子和吃雞蛋,還在門口懸掛艾葉和粽子。這兒所掛的粽子並不是人們所吃的那一種,而是用絲線或七色線纏繞幾何殼體而成的一種圖案多樣、色彩絢麗的手工藝品,當地人們稱之為寧陽吉祥彩粽。

歷史淵源

寧陽彩粽 寧陽彩粽

寧陽彩粽及送彩粽習俗在寧陽已有數百年的歷史。寧陽彩粽是傳統的手工藝品,來源於“纏畫”,在此基礎上發展成為寧陽吉祥彩粽。由於製作精美、寓意深刻,逐漸在社會上有了很大影響,形成了送彩粽習俗。相傳在乾隆年間,宮裡的貴夫人跟隨乾隆皇帝來泰山拜山敬神將此手藝傳給當地王家畫鋪(當地有名的藝術世家)。因為它是用絲線、金銀線纏繞成不同形狀的幾何體而成的,帶著皇家的尊貴,象徵著吉祥平安,因此人們便稱其為“吉祥彩粽”。由於彩粽寓意深刻,觀賞性強,當地便逐漸形成了端午送彩粽的習俗。王家畫鋪當時偏愛女孩就是因為女孩子多數心靈手巧,因此,吉祥彩粽的傳承方式便有了“傳女不傳男”之說。解放前,彩粽製作比較簡單,形體以棱形、三角形等為主,顏色單一。由於當時社會動盪不安,這一習俗只在寧陽及其周邊地區延續和發展。解放後,經過吉祥彩粽數代人的不懈努力,端午送彩粽以寧陽為中心,輻射和影響地區越來越廣泛,參加歷年泰山廟會和三孔廟會,同時她的製作工藝也在不斷得到改進提高和創新。文革期間,由於受“破四舊”的影響,端午送彩粽習俗進入低谷。改革開放後,在第四代傳人張富蘭等人的努力下,端午送彩粽習俗又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1997年第四代傳人張富蘭應邀參加了北京國際民間民俗工藝展銷會,全國一百六十家民間工藝和幾個外國工藝同時同地展出,吉祥彩粽是獨一家,並且受到中外人士的歡迎喜愛。原中國民俗學會會長鍾敬文見到彩粽後,用如詩般的語言讚美道:“這種藝術,不但有著光輝的歷史,而且將伴隨人民生活的足跡,直到遙遠未來!”原國家文化部高占祥部長也為其題字,稱其為“神奇的手”。寧陽彩粽曾送給過李先念同志的夫人林佳梅女士及多位名人收藏。以寧陽為中心的魯西南地區每到端午節,千家萬戶的大門上,各家各戶的車輛上,大人小孩的脖子上都懸掛著相互奉送的彩粽,彩粽大小不一,形式各樣、芳香怡人。

寓意與製作

寧陽彩粽及送彩粽習俗距今已有數百年歷史,送彩粽習俗是當地一項重要的習俗活動。每年端午節,各家各戶之間相互走動,相互送彩粽,並將彩粽懸掛在大門上,像宮燈又像風玲,掛在愛車裡,掛在大人、孩子的身上,大街小巷芳香怡人,喜慶氣氛濃郁。家庭和個人配帶彩粽,像征著驅邪避災、吉祥平安,互送彩粽、互道祝福,送彩粽和賞彩粽是人們端午節間最為重要的活動之一。吉祥彩粽體現了幾百年來寧陽人民手工技藝的高超。彩粽的內殼為幾何殼體,外圍用七彩線纏繞,並能纏繞出各種圖案來表達各種寓意,並把香附、艾葉、白芷、昌蒲等放入幾何殼內,使彩粽鮮艷奪目、樣式美觀,並且芳香怡人、醒腦健神,寓意平安吉祥,深受大眾的喜愛。其主要作品:宮燈式大如意、蓮花仙子、皇羅傘下站貴人、雙穗荷包、六順發財、才女織春、大五彩、小五彩、吉祥娃娃、同心荷包等。

藝術及市場開發價值

端午送彩粽習俗,對習俗禮儀、人際交往、工藝、美術等方面都有一定影響。尤其是彩粽的製作集立體幾何、中藥、圖案設計、手工製作於一體,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也具有一定的藝術研究價值和實用價值。每年端午節前後,大街小巷掛滿了樣式美觀、色彩斑斕、形式多樣的彩粽,它不僅給人以美的享受,襯托出節日的氣氛,而且寓意深刻,同時彩粽內的香料香氣襲人,具有醒腦健神明目、驅除蚊蟲等作用,因此深受大眾的喜愛,也是饋贈親友的佳品。端午節送彩粽這項習俗,民間普及性廣泛,藝術欣賞性較強,社會教育功能明顯,因此,這項習俗的市場開發潛力和開發價值都很大。

保護及開發

針對寧陽彩粽及送彩粽習俗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現狀,縣人民政府已著手對這一遺產進行了有序的挖掘、保護和繼承,並提出了關於這個習俗的保護和開發計畫。對製作吉祥彩粽的藝人進行深層次的普查、記錄、拍攝,收集端午送彩粽習俗的相關資料,遴選具有代表性的民間藝人作為保護對象,鼓勵老藝人帶傳承人。2009年,建立寧陽彩粽及送彩粽習俗研究開發中心,並將送彩粽習俗做為專門課題進行研究開發。建立規模較大的彩粽製作中心,投資5000元組織專門業務人員成立寧陽端午送彩粽習俗歷史文化研究工作室。諸如以上活動為擴展端午送彩粽習俗這一民俗活動奠定了基礎。2007年1月,寧陽端午送彩粽這一習俗,被收錄於《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