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邊村

寧邊村位於雲南省昭通市昭陽區小龍洞鄉,最高海拔3152米,最低海拔2310米,年平均氣溫8℃,全村轄19個民小組,農業戶987戶,農業人口3973人,屬高寒特困山區。1995年國務院總理朱鎔基視察寧邊村時,針對寧邊村的極度貧困情況,鼓勵廣大幹部要克服困難、轉變觀念、積極探索脫貧致富新路子。全村經濟收入主要以種植業、養殖業和勞務輸出為主。2007年全村外出務工人員340人,務工收入104萬元。

基本信息

寧邊村  

 寧邊村位於雲南省昭通市昭陽區小龍洞鄉,距昭陽區城區22公里,國土面積32.7平方公里,最高海拔3152米,最低海拔2310米,年平均氣溫8℃,全村轄19個民小組,農業戶987戶,農業人口3973人,屬高寒特困山區。全村經濟以種、養植業為主,主要作物有馬鈴薯、苦蕎和燕麥等,養殖業以黃牛、豬、羊為主。是一個最貧困的小村,也是1995年國務院總理朱鎔基視察寧邊村時,為在饑寒交迫中苦苦掙扎生活的人民而流下眼淚的地方。13年來,在各級黨委政府、各級各部門的關心支持下,寧邊村的社會經濟得到了較快發展,貧困面貌得到明顯改善。1995年國務院總理朱鎔基視察寧邊村時,針對寧邊村的極度貧困情況,鼓勵廣大幹部要克服困難、轉變觀念、積極探索脫貧致富新路子。13年來,在各級各部門關心支持下,區、鄉、村黨委政府帶領各族幹部民眾,緊緊圍繞促進農民增收這一核心,扭住觀念轉變這一關鍵,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一是抓思想觀念轉變。通過各種培訓動員,革除各種陳舊觀念和思想;用典型引導,增強老百姓加快發展的意識。同時,大力開展各種實用技術培訓,不斷提高農業科技含量。1995年來,累計培訓民眾達8600餘人次。二是抓發展加快的基礎。先後投資71萬元新建抗旱塘15個,小水窖265個,投資21萬元對全村進行通電線路改造,偏坡寨、母落河兩個自然村全部通電。民眾投工投勞維修村組公路12公里。三是抓產業結構調整,依託畜牧業優勢,爭取投入扶貧資金70萬元用於發展畜牧業,投資16萬元新建黃牛凍精改良站1個,引入“會-2”等馬鈴薯新品種進行種植。到2007年,馬鈴薯畝產量比1995年增加1000公斤達到2000公斤以上。四是抓農村市場的培育。先後籌集資金140萬元,完成了寧邊村長540米、寬16米的水泥路面集鎮街道硬化;投資33萬元完成了馬鈴薯貿易市場建設,促進了農產品的流通。五是抓社會事業發展,先後投資16萬元新建衛生室一個,投資17萬元新建偏坡寨單小一所,投資6萬元完成了村完小綜合樓建設。六是抓人居環境。投資10萬元用於石丫口村容村貌整治,投資10萬元用於偏坡寨民族團結示範村建設,投資21萬元新建村委會辦公樓1幢,投資80萬元實施整村推進項目5個。通過建設,大大改善了民眾的生產生活環境,促進了寧邊村經濟社會發展。七是抓勞務輸出,2007年全村外出務工300餘人,務工收入90餘萬元。至2007年,寧邊村的人均純收入由1995年的146元增長到757元,人均有糧由1995年的108公斤增長到316公斤。全村經濟收入主要以種植業、養殖業和勞務輸出為主。一是種植業方面。2007年全村糧食總產達180萬公斤,人均有糧451公斤;二是養殖業方面。全村黃牛存欄1190頭,騾馬300匹,生豬存欄1279頭,羊存欄6800隻;三是勞務輸出。2007年全村外出務工人員340人,務工收入104萬元。[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