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沿革
1979年,寧塘鎮轄建民、龍崗、土坑、蔗塘、新塘、大塋、石嶺、鄒陶、文一、和一、坪塘、涼新、陂豐、和新、和山15個生產大隊。
1984年6月,寧塘鎮改設文一、和一、和山、大塋、石嶺、土坑、蔗塘、坪塘8個鄉。
1987年,寧塘鎮改設村民委員會15個。
1989年,寧塘鎮改設管理區辦事處15個。
1999年3月,寧塘鎮改設村民委員會15個。
2000年,寧塘鎮轄村民委員會15個、圩鎮居委會1個、村民小組323個。
2004年,興寧市政府撤銷寧塘鎮,併入寧中鎮。
行政區劃
2000年,寧塘鎮轄村民委員會15個、圩鎮居委會1個、村民小組323個。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寧塘鎮位於興寧中部,東鄰永和,西接龍田,南連寧中,北毗石馬。總面積33.57平方公里,鎮政府駐地文巒圩,距興城區5公里。
地形地貌
寧塘鎮境內地勢東北高西南低,北部為丘陵,南部為盆地。東部的和山岩為最高,海拔266米。
氣候特徵
寧塘鎮屬於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年均降雨量1580毫米,年均氣溫20℃,最低氣溫0℃,最高氣溫38℃,平均日照時數1700小時。
河流水文
寧塘鎮境內有和山水系自北而南注入寧江。
自然資源
植物資源
寧塘鎮森林資源有松木、杉木、雜木及果樹經濟林。
水力資源
寧塘鎮水力資源有以和山水庫為主的中小型水庫5個。
礦藏資源
寧塘鎮境內有礦產資源有銅礦、鈷砂、稀土等。
人口
截至2000年,寧塘鎮總戶數5586戶,總人口2.12萬人,其中農業人口占95%,比1979年增加3105人,21年間年均增148人;出生率10.21‰,比1979年下降10.04個千分點。
經濟
綜述
2000年,寧塘鎮工農業總產值6298萬元,比1979年增長14.63倍;鎮級財政收入61萬元,比1979年增長1.9倍;農村年人均純收入3565元,比1979年增長54.7倍。
第一產業
寧塘鎮農業有一定的基礎,但結構相對單一,是水稻高產區之一。90年代中期,農業生產結構走向多元化發展之路,調整耕地作物面積280公頃,其中建立荔枝生產基地70公頃、龍眼基地30公頃、沙田柚基地30公頃、蔬菜基地和水產養殖基地70公頃、菸葉基地80公頃,年產優質烤菸1800噸。2000年,農業總產值2933萬元,比1979年增長10.69倍,占工農業總產值的46.57%,比1979年下降15.71個百分點;糧食種植面積1347.07公頃,總產量9133噸,分別比1979年減少245.36公頃、增加1680噸;重點改造陂豐元豐溝、和山高灌溝兩個工程,提高排灌能力,糧食已連續5年保持“噸谷鎮”稱號。
第二產業
寧塘鎮地處附城,鄉鎮企業發達。1979年,有公社大隊企業20個,從業人員4000多人。至1992年,新辦集體企業12個,其中機磚廠5個、採石場2個。外向型企業有縣金源經濟發展總公司,下設惠州分公司、淡水分公司、源發實業公司、金源建築公司等子公司4個。90年代中期,有800多人的產品供銷隊活躍在國內市場。釀造機械廠是寧塘的機械製造支柱生產企業,生產的不鏽鋼酒精塔、大中型鍋爐暢銷全國各省市。2000年,工業總產值3365萬元,比1979年增長21.14倍,占工農業總產值的53.43%,比1979年上升15.71個百分點。
社會事業
文化事業
截至2000年,寧塘鎮建成鎮、村兩級老人聯誼會活動中心10多所,舞獅、舞龍燈和籃球等文體活動盛行,有線電視覆蓋全鎮9個村,用戶500多戶。
教育事業
1979年,寧塘鎮有中學1所,占地2.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4300平方米,學生平均建築面積2.83平方米;國小11所。1994~1997年,建成寧塘中學李五山教學樓和集賢樓。1999年,籌資130萬元,改造和一、陂豐、和山等薄弱學校,進一步完善教育基礎設施。有初級中學1所,占地2.87萬平方米,建築面積5560平方米,學生1430人,教職員工98人;國小11所,占地5.87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44萬平方米,學生2216人,教職員工202人,適齡兒童入學率100%。
醫療衛生
截至2000年,寧塘鎮有衛生院1所,衛生站(所)16所,衛生技術人員31人。
基礎設施
寧塘鎮1992年實現村村通電話,至1993年底全部改為程控電話,全鎮架起高低壓線路125公里,達到村村通照明用電,有柴油發電機組和水力發電站2個。1994年,實現村村通公路,總長42.5公里。2000年,圩鎮建設步伐加快,建成文巒新街,基本實現戶戶通自來水;完成水泥硬底化公路總長55公里,大小水利工程40多宗,排灌能力增強。
地方特產
寧塘鎮的和山枇杷以其皮薄、肉質嫩滑、味甜略帶酸而聞名。
風景名勝
寧塘鎮境內的和山岩是主要的旅遊景區之一。景點有沸水湖溫泉、和山水庫、和山寺等,溫泉水量大,溫度75℃,含有多種元素,有治療各種皮膚病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