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化牛角椒

寧化牛角椒

寧化牛角椒,福建省寧化縣特產,名列中國八大名椒之一。

簡介

圖1 寧化牛角椒
圖1 寧化牛角椒
經加工製成的椒乾,以
顏色鮮紅、皮薄、透明、味香、脂多、辣味適中六大特色聞名中外。從20世紀70年代初開始,一直是福建省重要出口商品,列入中國出口商品目錄中。寧化辣椒乾暢銷港澳地區,尤受新加坡、馬來西亞、斯里蘭卡等國家歡迎。寧化牛角椒,主要產地在水茜、安遠、河龍、禾口、淮土等鄉,為寧化椒乾中的上品。[1]

種植歷史

據史料記載,19世紀初(清初),寧化牛角椒在寧化已有栽培。20世紀50年代,該縣種植規模維持在1000畝左右,從1956年開始組織出口,產品銷往新加坡、馬來西亞、斯里蘭卡以及香港、澳門等東南亞國家和地區,首次出口就以其色澤鮮紅、椒體透明、皮薄光滑、辣度適中、味香、油脂含量高而深受廣大消費者的歡迎。在20世紀50年代末的中國“全國椒乾專業會議”上被評為二等辣椒,在長期的出口中,寧化牛角椒以其獨特的品質和風味被譽為中國“全國八大名椒”之一,成為寧化外貿出口的長期主導產品。進入20世紀60、70年代,寧化牛角椒發展到2000—3000畝左右的規模,少數年份1000多畝,其中1964年該縣辣椒總產量和1972年出口量創總產量和出口量的歷史之最,分別達到586.3噸和286.78噸。進入20世紀80年代初期,寧化牛角椒種植面積進一步擴大,達到3000—6000畝的規模,其中1985年全縣種植面積達到創紀錄的7648畝,但總產量及出口量仍不及1964年和1972年。[2]

種植條件

寧化,位於福建省西部、武夷山東麓,風景秀麗,氣候宜人,屬中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四季分明,陽光充足,雨量充沛,常年平均氣溫17.6℃,年均降雨量1750㎜,無霜期230天以上。境內溪河縱橫,流入閩、贛、韓三江。溫暖的氣候和充足的水源特別適合農業生產,為牛角椒的種植創造了良好的自然條件。同時,寧化縣牛角椒種植歷史悠久,農民在長期的生產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解放初長期的出口歷史也在中國及國際上創造了品牌效應,寧化發展牛角椒生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3]

發展狀況

進入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由於品種退化、質量降低,病蟲害多發,產量減少,烤菸生產擠壓生存空間等原因,辣椒種植面積逐年減少,產量亦同步減少,出口量急劇下降,1986年僅出口30餘噸,不及最高年份的九分之一,從1987年起已停止出口。進入20世紀90年代後,該縣辣椒種植面積維持在1000—2000畝左右的規模,這時的牛角椒僅限於自產自銷,大部分留作食用,在市場上已不多見。
寧化牛角椒產量減少的原因,一是對牛角椒品種沒有進行科學的提純復壯,幾十年一貫制,導致品種退化,產出的辣椒個體小、品質差、產量低。二是大田長期種植牛角椒後,容易發生病蟲害,一旦發生,且不易控制,造成大面積減產。三是牛角椒生產不被重視。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後,該縣大力倡導發展烤菸生產,放棄了對牛角椒生產,順其自然發展,蒸蒸日上的烤菸優勢掩蓋了牛角椒的傳統優勢。[2]

植物性狀

寧化牛角椒株高45-75厘米,葉片長卵形,雙叉形結果習性,花白色,果實呈長圓錐形似牛角,果長18-23厘米,從定植到成熟70-80天,畝產乾椒可達250-350公斤。[4]

栽培技術

一、椒地選擇:椒地土壤要求中性,肥沃的旱地或輪作地
二、施足基肥:整地前畝用腐熟的有機肥1500公斤鋪施後耕翻、整畦。
三、適時播種:①浸種催芽。“立春”後可進行催芽,首先將椒種浸入55℃溫水中,不斷攪拌至水溫降至30℃時停止,然後再浸泡8—10小時後,瀝乾水分,紗布包好,放入盆缽內催芽,溫度掌握30℃為宜,每天用不燙手的溫水淋洗1—2次,約4至5天后,70%左右種有芽時即可播種。②苗床要求。按東西做畦,畦寬1米,畦深15厘米,鋪上營養土(營養土配製:沙泥或塘泥加腐熟有機肥,比例為6∶4,混加0.1-0.2%過磷酸鈣或複合肥),黏膜覆蓋。播種用後竹片弓成40-50厘米高的薄膜育小苗。
四、苗期管理:①保持溫度。當夜溫低於5℃時,應及時加層農膜或加蓋草簾保溫。②水分管理。苗床太乾用噴壺澆水,但溫度不宜過大,小苗易引起猝倒病。因此,溫度過大時應通風換氣減少水分。③營養缽分苗。當椒苗長至2-3個真葉時,用直徑8-10厘米有孔筒狀薄膜裝入營養土(同上)在苗床內碼放整齊,農膜拱狀育壯苗。
五、及時定植:①整畦。採用寬窄行種植,按東西開溝,溝距80-100厘米,溝深25-30厘米。②合理密植。當地溫(土壤10厘米深處)穩定通過15℃時即可定植,定植時每畦栽兩行,行距33-40厘米,穴距26-35厘米,每穴種兩株,畝植8000-10000株。
六、椒田管理:椒苗定植後及時澆下定根水,8-10天后澆第二次新根水,同時,進行中耕鬆土(深6-8厘米)促使根長葉茂。在此後,水肥不宜過多,易引起徒長,而影響坐果率。因此,看天看苗巧施肥,椒進入盛花時,水分過低也影響坐果率,遇旱澆水措施可增加土壤濕度,以提高坐果率。第一層椒果長至2-3厘米時,要及時澆水和施肥,畝施腐熟15%人糞尿500-1000公斤(10-15公斤硫酸銨或尿素也可),並進行二次中耕,以提高土壤通透性和保肥能力。盛果時(約6月上中旬)植株要封壟培土,高10厘米為宜,有條件的可鋪墊腐熟的豬牛欄糞培土效果更佳。6月下旬還要追施化肥一次,畝用硫酸銨20-25公斤,有雜草出現時要及時剷除。8-9月份氣溫涼爽時,是牛角椒的第二次開花坐果高峰期,此時加強肥水管理,澆1-2次清水後追15%稀糞水和速效化肥一次,畝用10-15公斤硫酸銨,可提高總產量的30%以上。
七、及時採收:牛角椒食青果的,開花後25-30天果實膨大,綠色變深,質脆有光澤時即可採食。陸續開花結果,可分次分批採摘,先收下層果實,促使上層果實發育。若是要乾椒的,待牛角椒果實完全紅熟後分期分批採收,並及時烘烤曬乾。
八、防治病蟲害:寧化牛角椒病害主要有:猝倒病、立枯病、疫病、炭疽病。炭疽病可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灑,瘡痂病和軟腐病等可選用農用鏈黴素200-250PPM每隔7-8天噴一次,連噴2-3次。蟲害主要有:小地老虎、螻蛄、蠐螬等可用90%敵百蟲晶體800-1000倍液澆根防治,蚜蟲、白粉虱等用20%速滅殺丁乳劑1500-2000倍液或2.5%除蟲菊脂2000-3000倍液防治。[4]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