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內容
本書是Thompson博士30年來在模擬設計、 電力電子學線路和為研究生講授模擬電路設計的經驗總結。 全書主要介紹設計和分析模擬電路時所需的最基本的實用技術, 包括電晶體放大器(CMOS、 JFET和雙極型)及反饋系統、 電晶體開關電路、 模擬濾波器、 模擬電路中的噪聲、 熱電路設計、 磁電路設計及控制系統設計等。
本書概括了模擬電路及系統的思維方法, 可使讀者感受到工作良好的模擬電路設計應是怎樣的一個過程, 還利用LTSPICE給出了電路仿真的例子, 並為讀者提供了LTSPICE仿真檔案。書中儘量少用了數學工具, 而是利用大量實際例子幫助讀者融入模擬設計。
目錄
第1章 概述及目的
1.1 模擬設計者的需求
1.2 模擬積體電路技術優勢的早期歷史
1.3 數字與模擬的實現: 設計師的選擇
1.4 為什麼要成為模擬設計師
1.5 本書中的命名法
1.6 本書的範圍
深入閱讀第2章 信號處理基礎知識回顧
2.1 拉普拉斯變換、 傳遞函式和零極點圖
2.2 一階系統回響
2.2.1 一階系統在低頻和高頻處的估算
2.2.2 一階系統在短時間(t<<RC)內的階躍回響
2.2.3 具有特高頻極點的一階系統
2.3 二階系統
2.3.1 二階阻尼系統(理想情況下無阻尼, 阻尼係數ζ=0)
2.3.2 阻尼係數ζ<1的二階RLC電路系統
2.3.3 品質因數“Q”
2.3.4 阻尼係數ζ<1的二階系統的瞬態回響
2.4 有阻尼的二階系統的自由振盪
2.5 對數衰減
2.6 高階系統
2.6.1 有特高頻極點的二階電子系統
2.6.2 極點廣泛分布在實軸上的二階系統
2.6.3 利用傳遞函式的分母估計極點位置
2.7 諧振電路的回顧
2.8 利用能量的方法來分析無阻尼諧振電路
2.9 級聯繫統的上升時間
習題
深入閱讀第3章 二極體的物理特性和理想(後來的非理想)二極體的回顧
3.1 絕緣體、 良好的導體和半導體中的電流
3.2 電子和空穴
3.3 漂移、 擴散、 複合和激發
3.3.1 漂移
3.3.2 擴散
3.3.3 激發和複合
3.3.4 半導體中的總電流
3.4 半導體摻雜的影響
3.4.1 施主摻雜材料
3.4.2 受主摻雜材料
3.5 熱平衡時的PN結
3.6 正向偏置電壓下的PN結
3.7 反向偏置二極體
3.8 理想的二極體方程
3.9 二極體中存儲的電荷
3.9.1 耗散電容
3.10 二極體在正向偏置下存儲的電荷
3.11 雙極型二極體的反向恢復
3.12 反向擊穿
3.13 二極體的數據表
3.14 快速了解肖特基二極體
習題
深入閱讀第4章 雙極型電晶體模型
4.1 簡要歷史
4.2 基本的NPN型電晶體
4.3 工作在不同區域的電晶體模型
4.4 雙極型電晶體的低頻交流模型
4.5 高頻交流模型
4.6 閱讀電晶體數據表
4.6.1 大信號參數(hFE和VCE,SAT)
4.6.2 小信號參數(hfe、 Cμ、 C靶和rx)
4.7 混合靶模型的局限性
習題
深入閱讀第5章 基本的雙極型電晶體放大器及其偏置
5.1 電晶體的偏置問題
5.2 電晶體放大器
5.2.1 共發射極放大器
5.2.2 射極跟隨器低頻增益、 輸入阻抗和輸出阻抗
習題
深入閱讀第6章 放大器頻寬估計技術
6.1 開路時間常數介紹
6.2 電晶體放大器的例子
6.2.1 利用共發射極放大器的結果檢測OCTC的合理性
6.3 短路時間常數
習題
深入閱讀第7章 先進的放大器和設計舉例
7.1 關於級聯增益和負載效應的說明
7.2 最壞情況下的開路時間常數計算
7.3 射極跟隨緩衝器的高頻輸出和輸入阻抗
7.4 自舉電路
7.5 極點分解
習題
深入閱讀第8章 雙極型電晶體高增益放大器及鏡像電流源
8.1 增加混合靶模型的必要性
8.2 基區寬度調製和擴展的混合靶模型
8.3 利用電晶體的數據表計算小信號參數
8.4 構建模組
8.4.1 雙極型電流源的交流輸出阻抗
8.4.2 射極跟隨器交流輸入阻抗
8.4.3 鏡像電流源
8.4.4 基本的鏡像電流源的精確度和速度
8.4.5 發射極有反饋的鏡像電流源
8.4.6 有“β助手”的鏡像電流源
8.4.7 級聯鏡像電流源
8.4.8 威爾遜鏡像電流源
8.4.9 Widlar鏡像電流源
習題
深入閱讀第9章 場效應電晶體(FET)及其放大器
9.1 場效應電晶體的早期歷史
9.2 基本信號MOSFET的定性討論
9.3 畫出MOS器件的伏安特性曲線
9.4 MOS小信號模型(低頻)
9.5 MOS小信號模型(高頻)
9.6 基本的MOS放大器
9.6.1 源極跟隨器
9.6.2 共源極放大器
9.6.3 共柵極放大器
9.6.4 級聯共源極放大器
9.6.5 MOS鏡像電流
9.6.6 Try#1:共源極放大器
9.6.7 Try#2:增加輸出源極跟隨器M2
9.6.8 Try#3:增加級聯電晶體M3
9.7 基本的JFET
習題
深入閱讀第10章 雙極型電晶體和MOSFET的大信號轉換
10.1 介紹
10.2 BJT大信號轉換模型的發展
10.3 BJT反向有效區
10.4 BJT飽和
10.5 BJT的發射結和集電結的耗散電容
10.6 雙極型電晶體的電荷控制和混合靶參數之間的關係
10.7 從數據表中求解耗散電容
10.8 製造商的BJT測試
10.9 電荷控制模型舉例
10.10MOSFET的大信號轉換
習題
深入閱讀第11章 反饋系統
11.1 反饋控制的介紹和一些早期歷史
11.2 負反饋放大器的發明
11.3 控制系統基礎
11.4 環路增益和抗干擾性
11.5 反饋迴路的近似閉環增益
11.6 極點位置、 阻尼和相對穩定
11.7 反饋對相對穩定的影響
11.8 Routh穩定判據(又名“Routh測試”)
11.9 相位裕度和增益裕度測試
11.10阻尼比和相位裕度之間的關係
11.11相位裕度、 階躍回響和頻率回響
11.12迴路補償技術——超前和滯後網路
11.13一些有趣的反饋迴路的附加評論
習題
深入閱讀第12章 基本運算放大器的拓撲結構及案例分析
12.1 基本運算放大器的工作
12.2.1 差動輸入級
12.1.2 射極跟隨器緩衝和輸出“推挽”級
12.2 簡要回顧LM741運算放大器原理圖
12.3 運算放大器的一些實際限制
12.3.1 電壓偏移
12.3.2 電壓偏移隨溫度的漂移
12.3.3 輸入偏置和輸入偏移電流
12.3.4 差動輸入阻抗
12.3.5 轉換速率
12.3.6 輸出阻抗和電容負載
12.4 噪聲
習題
深入閱讀第13章 電流反饋運算放大器回顧
13.1 傳統的電壓反饋運算放大器和“增益頻寬積”常數模式
13.2 傳統的電壓反饋運算放大器的轉換速率限制
13.3 電流反饋運算放大器
13.4 沒有轉換速率限制的電流反饋運算放大器
13.5 製造商的電流反饋放大器的數據表信息
13.6 關於電流反饋運算放大器限制更詳細的模型和一些評論
習題
深入閱讀第14章 模擬低通濾波器
14.1 介紹
14.2 LPF基本知識回顧
14.3 巴特沃思濾波器
14.3.1 切比雪夫1型濾波器
14.3.2 LPF的群時延
14.3.3 貝塞爾濾波器
14.4 巴特沃思濾波器、 切比雪夫濾波器和貝塞爾濾波器的比較
14.4.1 切比雪夫2型濾波器
14.4.2 橢圓濾波器
14.4.3 濾波器回響的比較
14.5 濾波器的實現
14.5.1 RLC梯形電路
14.5.2 全通濾波器
14.6 有源LPF的實現
14.7 關於高通和帶通濾波器的一些說明
習題
深入閱讀第15章 無源器件、 原型問題和印刷電路板布局案例分析
15.1 電阻
15.2 表面貼裝電阻說明
15.3 電阻類型說明
15.3.1 金屬繞線的寄生感抗說明
15.4 電容
15.5 電感
15.6 印刷電路板布局問題的一些討論
15.6.1 電源旁路
15.6.2 接地層
15.6.3 印刷電路板線路寬度
15.6.4 在接地層之上的印刷電路板線路的近似感抗
15.7 關於原型工具的一些個人想法
15.7.1 驅動器的實現
習題
深入閱讀第16章 噪聲
16.1 電阻中的熱(也稱為“Johnson”或“白”)噪聲
16.1.1 如何添加噪聲源
16.1.2 串聯或並聯的噪聲電阻
16.1.3 在計算總噪聲時所用的頻寬是多少
16.2 肖特基(“散粒”)噪聲
16.3 1/f(“粉紅色”或“閃爍”)噪聲
16.4 電阻中的過剩噪聲
16.5 “跳躍”噪聲(也稱為“爆破”噪聲)
16.6 雙極型電晶體噪聲
16.7 場效應電晶體噪聲
16.8 運算放大器噪聲模型
16.9 噪聲最優的運算放大器的選擇
16.10信噪比
16.10.1 噪聲係數
16.11不是噪聲的事情
習題
深入閱讀第17章 其他有用的設計技術及輕鬆的結束
17.1 熱電路
17.2 熱傳導傳輸的穩態模型
17.3 熱能存儲
17.4 利用熱電路等效模型來確定靜態半導體的結溫
17.5 機械電路等效
17.5.1 機械系統
17.5.2 電子系統
17.6 跨導線性原則
17.7 無限長電阻梯形電路的輸入阻抗
17.8 傳輸線問題
17.8.1 求解有限長傳輸線的輸入阻抗
17.9 節點方程和克萊姆法則
17.10求解LRC電路的固有頻率
17.11關於自然界中標度法的一些評論
17.12幾何標度
17.12.1 魚/船速度(弗勞德定律)
17.12.2 水果
17.12.3 彎曲力矩
17.12.4 身體的大小和熱(伯格曼定律)
17.12.5 大小和跳躍(博雷利定律)
17.12.6 步行速度(弗勞德定律)
17.12.7 電容
17.12.8 電感
17.12.9 電磁鐵的升力
17.13 關於SPICE模型的用途和弊端的一些個人評論
習題
深入閱讀
附錄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