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介紹
一群被判處極刑的罪犯來到一座無人小島,組成專門對北的特種684部隊,也就是武裝間諜部隊。負責管理的隊長許諾,只要能去平壤成功取回金日成的首級,他們便能獲得重生。於是這幾十個人日復一日地接受著煉獄般的訓練,一心要去平壤建功立業。經過3年的集訓,他們已經熟練掌握了所有技能。而到了該出發的日子,上頭卻遲遲沒有命令。隊長多次到首爾向上級請命,也無功而返。實尾島特種部隊只能一再待命,日日重複枯燥的訓練。而此時,南北局勢開始朝和平對話方向邁進,上級官員最終認為684特種部隊已經失去了存在的價值,要求隊長進行部隊清理工作。所謂的清理,就是要殺死所有的特種隊員,掩蓋這一切。否則,上級會派人接管實尾島,並清理包括教官在內的所有人。不得已之下,隊長召集兩名副手開會並故意讓隊員中的小隊長偷聽到此訊息。不先下手就等於坐以待斃!隊員們被迫端起機槍同在艱難的訓練中已經建立起特殊感情的教官們展開了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追逐…管理隊長開槍自殺,大部分教官被擊斃。憤怒的隊員們離開實尾島,準備到青瓦台討個說法。而最終,在途中被層層包圍的他們不得不拉響手榴彈自爆…職員表
▪製作人:康佑碩;梁寶桐;JonathanKim;JohnnyJPARK▪導演:康佑碩
▪副導演(助理):姜知垠
▪編劇:金熙彩
▪攝影:金成福
▪配樂:Jae-kwonHan;Ji-sooLee
▪藝術指導:姜承勇
▪動作指導:鄭斗洪
角色介紹
康仁燦|演員薛景求康仁燦的父親是“叛逃”到北韓的“叛軍”,年幼的康仁燦受此牽連。他在完全不被韓國社會接受的窘狀下,一路跌跌撞撞成為罪犯,最後因蓄意殺人被判死刑。臨刑前一名軍官到獄中問他:“你能為國家再度拿起這把刀嗎?”接著他與另外30名被判處死刑、無期徒刑的囚犯被韓國中情局強制徵召,帶往韓國西海岸的無人荒島——實尾島。
崔在賢|演員安聖基
實尾島秘密基地指揮官,中尉。負責訓練康仁燦等人,原則性極強,不向權貴低頭。
曹中士|演員許俊豪
在電影前段他是一個毫無同情心的魔鬼教練,可是當剿殺684部隊的命令下達時,他第一個反對,並且贏得了所有人的尊敬。他是一個有原則的人,不會因為自己的利益觸動而要去傷害他人。
韓相弼|演員鄭在泳
在15歲殺了虐待狂的父親後,走上犯案累累的不歸路。狂暴的性格使他在實尾島成為第一小隊隊長。一開使他討厭仁城,之後卻成為生死與共的袍澤。他決定跟仁城前往青瓦台,接受共同的命運。
幕後花絮
●該片是導演康佑碩初次拍攝純粹的動作片。
●影片上映後吸引了超過1,000萬觀眾,也讓事件背景實尾島成為新的旅遊景點。
獲獎記錄
第40屆韓國百想藝術大賞電影類獎項-大賞 獲獎 康佑碩
第41屆韓國電影大鐘獎最佳男配角獎 獲獎 許俊豪
第41屆韓國電影大鐘獎最佳策劃獎 獲獎
第41屆韓國電影大鐘獎最佳改編劇本獎 獲獎 金熙彩
第41屆韓國電影大鐘獎評審會大獎 獲獎 康佑碩
第25屆韓國青龍電影獎最佳電影獎 獲獎 《實尾島》
第25屆韓國青龍電影獎最佳導演獎 獲獎 康佑碩
第25屆韓國青龍電影獎最佳男配角獎 獲獎 鄭在泳
第25屆韓國青龍電影獎最佳男配角獎 提名 許俊豪
第25屆韓國青龍電影獎最佳劇本獎 提名 金熙彩
第25屆韓國青龍電影獎最佳攝影獎 提名 金成福
第25屆韓國青龍電影獎最佳藝術指導獎/最佳美術設計獎 提名 姜承勇
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1968年1月21日,朝鮮124部隊所屬敢死隊31人越過三八線,潛至俯瞰青瓦台的北嶽山路,意圖狙殺朴正熙,由此引發了“121青瓦台襲擊事件”。為給朝鮮以還擊,朴正熙下令在仁川外海的無人荒島實尾島建立秘密訓練基地,招募死囚成立684小分隊。小分隊的成員們被帶到漢城西海岸的實尾島上開始接受地獄式的訓練。任何成績落後的人都要面臨極其殘酷的懲罰,有時甚至要付出生命的代價。最初,地獄訓練被認為只需持續3個月,但隨著韓朝雙方關係的緩和,3個月延長成了3年。
1971年8月23日晨,小分隊發起了大暴動,17名士兵被槍殺或在逃離小島時被淹死。反叛的特工們迅速回到韓國,他們劫了一輛巴士,準備直接開到朴正熙的官邸。不幸的是,在半路上,他們遭到了韓國警察大規模的圍追堵截。絕望之下,幾名特工拉響了身上的手榴彈,爆炸而亡;其餘4個活下來的後來也都被處死。[10]
道具布景
影片投資約100億韓元(約為833萬美元,2004年),打破了韓國電影投資的最高記錄。歷時三個月的時間拍攝完成,拍攝範圍包括實尾島、濟州、馬爾他、韓國等各地甚至遠至紐西蘭等地取景。為了追求逼真的效果,真實地再現1971年“實尾島暴動事件”。劇組還動用了美制的直升飛機CH-47D,還製作了兩輛《生死時速》般的特殊公共汽車。影片主演31名,配角70餘名,民眾演員1000餘名,但是女性角色只有6個。
影片評價
影片開始先用了交替敘述的形式交待了故事的引子。後面情節的展開像一個原汁原味的紀錄片。很多人物都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官、特工,每一位似乎都是電影的主角。每個人物都有鮮明的特點、自己的想法和自己的結局。可是整個電影看下來並不覺得鬆散,或是分散你對主旨的關注。不過電影從頭到尾都給人一種透不過氣來的感覺。(國際先驅導報評)影片最大的質疑是影片本身對於死囚之間,死囚與軍官之間的友情,和所有人對於自己國家的熱愛刻畫得過於煽情和刻意,反之我們亦可以把它看成對被國家愚弄人民的極大諷刺。(羊城晚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