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秋津衛圖

正所謂“近代中國看天津”,《寒秋津衛圖》展現的正是中國當時社會重要的轉型期。 北宋張擇端在創作《清明上河圖》之後,再無人創作過如此規模的民俗內容長卷,直到《寒秋津衛圖》的面世。 因為《寒秋津衛圖》復原了市井百態的老天津衛的風土人情大觀,在繪畫期間,杜明岑毅然閉門謝客,甚至斷絕了與朋友們的通訊聯繫。

《寒秋津衛圖》總長130米,分為10卷。以天津母親河——海河為軸線,以子牙河、大清河、南運河三河交匯處的靜海縣獨流鎮為起點,沿南運河和海河順流而下,直到大沽海口,共繪畫了沿河數百個近代津城的景觀風物。
《御河人家卷》把獨流、楊柳青兩古鎮百餘年前市井風貌、運河漕運盛況再現出來。《三岔河口卷》河面上帆檣林立,河兩岸商鋪鱗次櫛比車水馬龍,清末天津漕運商貿繁忙景象躍然紙上。此外還展現了《寺廟紫菸捲》的西大灣子、清真寺、義和團壇口等;《洋務新政卷》的北站、直隸工藝總局、北洋女師、法政學堂、造幣總廠等;《北關老街卷》的估衣街、北大關、八大祥、狗不理包子鋪、耳朵眼炸糕店等;《東路殯葬卷》的喪葬禮儀、旗鑼扇傘、僧道尼番等;《鼓樓鐘聲卷》的鼓樓、文廟、廣東會館、倉門口教堂等;《天后出巡卷》的皇會盛典、各種花會等;《老三不管卷》的撂攤雜耍等;《直沽水寨卷》的渡口、鹽坨、天妃靈慈宮、天津機器局等。蜿蜒的河流、熙攘的街市、代表性的建築和舊址、耳熟能詳的老字號,從官府豪宅到市井陋巷,從達官貴人到平民百姓,在這幅畫上都形象地體現出來。
正所謂“近代中國看天津”,《寒秋津衛圖》展現的正是中國當時社會重要的轉型期。天津是當時社會變革最積極的城市,也是新舊思想最集中的城市。
重現當年《清明上河圖》
北宋張擇端在創作《清明上河圖》之後,再無人創作過如此規模的民俗內容長卷,直到《寒秋津衛圖》的面世。長卷的創作工程浩大,資料的積累,歷史的考證,都不是舉手而得。
《寒秋津衛圖》是歷史畫卷,既要畫歷史,又要畫建築;既要畫人物,又要畫風情,這就要求作者必須通讀史志書籍,廣泛收集歷史材料,才能充分了解所畫歷史的風俗人情。杜明岑讀了近百萬字史料,蒐集了千餘張老照片,訪問了數十位民俗歷史學家,在幾十處景點寫生。他對筆者說,在創作這幅畫的過程中,光積累素材就用了整整20年,“創作完這幅畫,我從畫家都快變成民俗學家了”,杜明岑笑著對筆者說。
因為《寒秋津衛圖》復原了市井百態的老天津衛的風土人情大觀,在繪畫期間,杜明岑毅然閉門謝客,甚至斷絕了與朋友們的通訊聯繫。因為採用的是寫實手法,所以必須按照歷史資料和實物的樣子描畫。比如原估衣街店鋪都採用磚雕裝飾,所以在繪畫中就必須刻畫出磚雕的效果,如果用寫意的手法,一座建築幾筆就可以完成。但用寫實手法,三小時才能描繪八九扇窗戶,一座建築最少也得畫個三四天。就這樣堅持每日伏案12小時,又用了整整4年時間終於完成了這一心血之作,甚至期間因為久勞成疾兩次住院。
“我在之前還畫廢過2卷半的畫,因為覺得畫的跟歷史不太相符”。4年的時間完成一幅作品,傾注的精力已經不能單純用時間衡量,作者描繪的不僅是津城舊貌,更是一位藝術家對歷史的尊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