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奴餅

寄奴餅

寄奴餅是鎮江的傳統茶食之一,相傳為宋武帝劉裕所創。

處於江河和南北交匯處的鎮江,在歷史上出產很多糕點茶食。比較大眾的有大京果、小京果、麻雀頭、小麻餅、馬蹄酥、豆角子等,還有一些如今已不太為人所知的比較小眾的,如寄奴餅、都天狗兒餅、田雞糕等等。我小時候曾吃過的寄奴餅,恐怕已經沒有幾個鎮江人知道了。

寄奴餅是一種餡餅,外面是酥皮,與月餅有些類似,但由於是現做的,味道遠比月餅要好。以前吃月餅只能在中秋節,主要品種也就是椒鹽和五仁,但寄奴餅卻是一年四季都有的,和街頭賣燒餅的相同。寄奴餅和月餅還有一個區別,就是寄奴餅比月餅要小很多,很是袖珍,主要以鮮肉、豆沙、棗泥等餡心為主。

那時候,寄奴餅並不在店裡賣,而是由專門製作寄奴餅的老鎮江人,在家裡製作好後,沿街提籃叫賣。據我父親說,他的狗爺兒當年就是專門賣寄奴餅的,每天下午,提著個竹籃子,在小壩口、栲栳閘一帶叫賣寄奴餅。

父親說,聽他爺爺講,我們祖上自清朝鹹豐年間就提籃叫賣寄奴餅了。到我爺爺這一輩,兄弟五人當中,只有狗爺兒專門賣寄奴餅,而我爺爺則靠在私塾里教書為生。狗爺兒的寄奴餅做得相當有名氣,而寄奴餅又屬於鎮江的傳統茶食果子,那時,小壩口、栲栳閘一帶的老吃客都把狗爺兒叫做“果子董”,真實的姓名倒無人知曉了。

抗戰勝利後,有個常州開茶坊的王姓老闆慕名找到狗爺兒,把狗爺兒全家請到常州,專門去做大麻糕了。父親說,剛解放的時候,狗爺兒還回來過,後來就斷了聯繫。

好在父親也會做寄奴餅。父親在世的時候,一年總會做上幾次寄奴餅給我們吃。他的做法很費工夫:把麵粉用糖水揉成晶瑩光滑的麵團,再把另一份麵粉用油揉成金黃酥軟的油麵;把兩份麵團醒一會兒,再把二者揪成小塊,兩兩反覆相疊壓;最後再用這疊壓好的麵皮去包餡心。做好的餅放在鍋腔的鐵鍋上烘烤,就成了美味的寄奴餅。後來城裡不讓燒鍋腔了,寄奴餅便成了絕唱。

其實,寄奴餅是鎮江最早的茶食之一。自東晉大興元年(318年)皇帝司馬睿下詔命令鎮江一帶大面積種植三麥後,餅就開始走入尋常百姓家了。中國“南朝第一帝”——宋武帝劉裕(363—422),出生於鎮江的京口裡(今鎮江老城區)。因家庭貧困,被寄養於舅舅家,靠舅媽的奶水哺大,人稱“寄奴”。年輕時的寄奴在鎮江種過地,砍過柴,編過鞋,賣過餅。當上皇帝後,他整頓吏治,重用寒門,輕徭薄賦,廢除苛法,統一南方,締造了南朝最強大的一個時代。流傳至今的寄奴餅,即濫觴於劉裕賣餅的傳說。如果傳說屬實,寄奴餅在鎮江的歷史當已超過1600年了。

寄奴餅和大京果、小京果、麻雀頭這些傳統的鎮江茶食一樣,從我們家消失已近30年了。若不是因為母親偶然想吃京果粉、寄奴餅、都天狗兒餅之類的鎮江茶食,恐怕也不會在我的記憶深處再次被喚醒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