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南源廣利禪寺

宜春南源廣利禪寺

宜春南源廣利禪寺在袁州府宜春縣南華山上,但是現在已經被毀,只有一些殘磚斷瓦還在。因為交通太不方便,2004年重修的廣利寺在今宜春市袁州區彬江鎮英山村黃花洲,距古寺古舊約有二十來華里。

禪寺地位

道明禪師(586-672):必須指出,此道明非彼道明也。蒙山道明禪師是六祖惠能高徒,江西鄱陽人,北宋陳宣帝之裔,被稱為袁州蒙山道明禪師。而南源道明禪師是南泉禪宗鼻祖馬祖道一的嫡傳法嗣,是百丈懷海的師兄。

楚圓禪師(986~1039):楚圓禪師是臨濟宗七世祖,法號慈明,全州(今屬廣西)人。俗姓李,年二十二於湘山隱靜寺出家。楚圓生前已經很有名望,他先後主持了五所寺院,即袁州南源山廣利禪院(1022-1024)、潭州道吾山、潭州石霜山崇勝禪院、南嶽山福嚴禪院、潭州興化禪院。直至五十四歲在潭州興化禪院示寂的近二十年弘法生涯中,所到之處,倍受禮遇,門下弟子也十分活躍。《續傳燈錄目錄》卷上載楚圓有嗣法弟子五十人,主要分布在江西、湖南、浙江一帶,也有的在廣西等地活動。在楚圓眾多弟子中,對後世影響最大的是黃龍慧南、楊岐方會。從黃龍慧南及其法系形成的“黃龍派”與從楊岐方會及其法系形成的“楊岐派”同“禪門五家”一起,被後世稱為“五家七派”。

宜春南源廣利禪寺(簡稱 “廣利寺”)前身是北宋袁州南源山廣利禪院,是臨濟宗七祖楚圓禪師的弘法道場。北宋年間,名士楊大年(楊億)致書袁州府州知事(宜春太守)黃宗旦,讓他邀請楚圓禪師出世說法。於是太守便請楚圓禪師住持南源。楚圓禪師從1022年-1024年住持廣利寺三年,期間弟子方會不離左右,方會為江西南源人氏,俗姓冷,後來成為名揚天下的楊歧宗祖師方會禪師。楚圓禪師自三十七歲左右住持袁州南源廣利禪院以來,從此開始了楚圓禪師一生住山接眾,傳授禪法的生涯。

重修法源

廣利寺,始於大唐興於兩宋,輾轉遷移默佑黎民。興時村郡同名,喜看龍吟象嘯;衰時湮沒無聞,唯聽猿啼鳥鳴。1993年,廣利寺只有一位佛教徒,那是一位退伍農民,去萍鄉走親戚時加入佛教。回來後來廣傳佛法。2004年由湖南汨羅人任培正先生主持修復,信徒募捐30多萬建起來的,整個建築造價60多萬。到現在,僅彬江鎮就已經有信徒1000多人。現任住持25歲的悟舟禪師,如今的他大部分時間都在外面奔走宣傳,為宏法而盡著自己的一份職責。目前宜春市袁州區政府已將廣利寺列為區政府重點扶助項目,正在申報文化項目資金準備擴建。

南源文化

蘭亭逸士

南源祺府,楊岐祖庭。方會⑴故里,景象娉婷。居彬江之野,飲碧水⑵之瑩。承武功山之氣魄,萃仙女湖之菁英。白馬出巡以護道,崇福祈拜乃示靈。聖公修真,以療民苦;關帝⑶立威,以鎮地鬼獰。紅花仰萬丈,恭謙自起;南華⑷俯千里,豪情自生。

若夫廣利禪寺,始於李唐,興於趙宋;幾多徙轉,佑民來鳳。興則名震世間⑸,喜看象嘯龍吟;衰乃墟敗荒山,唯聽猿啼鳥誦。

昔道明揚“君子一言,快馬一鞭”之直截,以明我性;後楚圓指“黃河九曲,水出崑崙”⑹之了當,以向自家。遂使道風大被遐邇,法音廣潤蒹葭。

嗟夫,初蒙難而隳,藏法物於六四窟;今遇祥而振,起佛殿於黃花洲⑺。遂有佛像形顏之靈栩,蓮池芳馥之郁稠。於是映霓彩之禎祺,潺潺流水;覽田岡之秀逸,躍躍鳴鳩。

夫物以類集,事乃似繼。禪宗源於南粵,故每於南源再啟。達摩北上以開基,慧能南踞而弘慧。古德修道於彬江,南華冠乎寺山;乘廣開山於萍鄉,揚岐樹乎驊驥。至若普願、普庵,兩南泉⑻之爭輝;慧寂⑼、楚圓,兩南源之相峙。噫嘻!佛風自萍返彬,可知因果之互回?禪法自虔入宜,是否南北之反饋⑽?

注釋:

⑴方會為江西宜春市彬江鎮南源人氏,俗姓冷,禪宗楊岐宗創始人。《指月錄》收集南宗宋至清康熙間,凡有高行、語錄、傳記、塔銘者710人,而楊岐一家獨占470。很高興,南源小布也是筆者故里。

⑵彬江南源文化區包括今南源、東源、小布、三星、英山五村。

⑶彬江南源寺觀眾多,昔小布有白馬寺、南源楓樹下有崇福觀、南源紅花仰有聖公廟、三星有關帝廟、陰山有南華寺等。

⑷南華寺位於英山村南華山,山下有南華村。

⑸彬江南源文化是楊岐南源文化之根。

⑹2004年,廣利寺重建於英山村黃花洲。

⑺《石霜楚圓禪師語錄》載,(僧)問:“如何是南源境”,(楚圓)師云:“黃河九曲,水出崑崙”。

⑻普願大師道場在池州南泉山;普庵道場在宜春慈化鎮南泉山,後又到湖南湘陰縣駐持南泉寺道場。

⑼仰山位於宜春之南,為宜春風水之源,氣運之根,故名宜春南源。

⑽方會自彬江到萍鄉南源和楊岐山,再入湖南雲蓋山。一九九三年,彬江一退伍軍人,於萍鄉走親戚時皈依佛教,回來後廣傳佛法,2004年,汨羅任培正主持修復了廣利寺,為悟舟師自贛南前來宏法奠定基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