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田瑤族鄉

宛田瑤族鄉

宛田瑤族鄉,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臨桂區轄鄉,位於桂林市西北部,臨桂區面積最大的鄉鎮,國土面積330平方公里,有瑤、壯、苗、漢等四個世居民族,1984年被批准為瑤鄉建制,是桂林市15個少數民族鄉之一。

基本信息

鄉鎮概況

桂林市臨桂區宛田瑤族鄉位於桂林市西北部,全鄉國土面積330平方公里,東靠靈川縣,北接龍勝縣,南連臨桂區中庸鄉,西與臨桂區黃沙瑤族鄉相鄰,隸源於桂林市政府駐地。321國道穿鄉而過,是桂林通往龍勝、三江及貴州和湖南等地的必經之路   。

全鄉轄15個村委會,是屬於特色農產品和旅遊特色鄉,142個自然村,戶籍總人口222769人,有瑤、壯、苗、漢等四個世居民族,其中瑤族人口有11296人,占全鄉人口的49.1%。宛田於1984年被批准為瑤鄉建制,是桂林市15個少數民族鄉之一。臨桂區面積最大的鄉鎮——宛田瑤族鄉位於桂林市西北部,距桂林市約五十公里,321國道貫穿該鄉,是桂林市通往龍勝、三江以及湘、黔等省的必經之路,距兩江國際機場四十公里。宛田瑤族鄉人口2.3萬多人,其中瑤族占47.8%,有獨特的民俗風情和瑤寨風光;森林資源豐富,與龍勝花坪林區接壤,林木種類齊全,其中毛竹儲量達1800多萬根,杉木林7.8萬畝,優質樹木儲量29.26立方米,盛

宛田瑤族鄉(圖1) 宛田瑤族鄉(圖1)

產竹筍、香菇、靈香草、羅漢果、藥材等特產;礦產資源也很豐富,蘊藏有鋁鋅、銅、金砂、赤鐵、水晶等礦;境內水電資源極為豐富,河流落差大,瀑布多,由廟坪至宛田是義江流域的源頭一段,流水碧綠、水色清澄、怪石嶙峋、河道狹隘陡峭的“十二灘”,準備投資建成集漂流探險、森林休閒、民族風情於一體的旅遊景區。宛田瑤族鄉種植夏橙110公頃,韭菜花40公頃,雲香草39公頃,八角8公頃,完成退耕還林324公頃等。創建宛田夏橙示範基地與夏橙協會,農民人均收入比上年增加到220元。全鄉現有竹木加工企業34家,淡泉水生產企業1家,加上其他企業全年實現企業總產值9236萬元。宛田瑤族鄉現已完成的小水電項目7個,在建3個,力爭小水電建設有新的突破。

行政轄區

宛田瑤族鄉地理位置圖 宛田瑤族鄉地理位置圖

宛田瑤族鄉轄宛田村、瓮洲村、中江村、柳厄村、河北村、小河村、楠木村、廟坪村、東江村、平水村、陶善村、永安村、洞頭村、合作村、流豐村15個村委會。

自然資源

宛田瑤族鄉(圖2) 宛田瑤族鄉(圖2)

宛田屬於桂西北山地溫涼風雨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降水量在2228.6-2556.7㎜之間,多雲、霧,日照少,年總日照1100-1400小時,山地土壤多為疏鬆粘壤土,肥沃濕潤,富含有機質,PH值5-5.5,適宜植物生長,是杉木、竹林、棕櫚、茶葉以及其他經濟林木生長的理想環境。

全鄉森林資源豐富,林木種類齊全,現有毛竹儲量達1175多萬根,有杉木林7.8萬畝,優質樹木儲量達29.26萬立方米。此外,還盛產香菇、木耳、竹筍、羅漢果、獼猴桃、靈香草、藥材、蜂蜜等土特產。

宛田地處山區,雨水多,水電及旅遊資源極為豐富,境內有廟坪河、流峰河、合作河、中江河、下柳河、平水河等河流。這些河流水資源豐富,落差大,具有較好的開發潛力。此外,境內還蘊藏有鉛礦、銅礦、金沙礦、赤鐵礦和水晶礦等豐富的礦產資源。

基礎設施

宛田瑤族鄉衛星地圖 宛田瑤族鄉衛星地圖

宛田瑤族鄉電訊業也得到很大發展。

一、有廣西電網供電的1000KVA變電站一座,供電頻率50HZ,供電等級220V、380V。宛田瑤族鄉人力發展小水電項目,申報立項有10個,已動工的有3個。

二、已開通程控電話1300餘門,可提供國內、國際電話服務以及電報、傳真、無線尋呼等多項業務,鄉內有移動通訊基站一座,通訊信號已覆蓋全宛田瑤族鄉。

三、鄉有線電視站現可轉播14個頻道。

經濟建設

宛田瑤族鄉(圖3) 宛田瑤族鄉(圖3)

宛田瑤族鄉經濟以農業、林業為主,全鄉耕地面積28530畝,其中水田15855畝,旱地12675畝。山塘水庫30畝。人均耕地1.25畝。

農業生產主要以種植水稻、玉米、紅薯等作物為主。改革開放以來,農民科學種田,擴大優質品種種植面積,推廣湘優207、新湘優80、D優257、培雜雙七等優質品種,使水稻產量不斷提高。在主體農業增產增收的同時,他們還發展商品農業生產,新種韭菜、香菇、靈香草、“三木”藥材、蔬菜和南方優質梨及播撒專用綠肥、油菜等。

過去林業是宛田瑤族鄉的主要經濟收入之一,全鄉有杉、松等用材林58800畝,竹林10200畝,林木蓄積量30萬立方米,每年向國家供應木材50 000立方米,毛竹50萬根,新種毛竹800畝,完成毛竹低改5000畝,擴建食用筍基地30000畝。同時進一步擴大香菇、木耳、靈香草、棕櫚、白果藥材等經濟林木的種植面積。現有森林20多萬畝,森林覆蓋率為85%。

宛田瑤族鄉畜牧業以養豬、牛、羊、兔、雞、鴨等畜禽為主,兼發展水產業,在鄉經濟收入中占一定比重。

宛田瑤族鄉鄉鎮企業利用本地資源優勢,招商引資,引進技術和人才,在辦好原竹製品廠、木器加工廠、香棒廠等企業的基礎上,利用本地特產優勢,增加其他品種的生產。正籌劃茶廠、竹筍罐頭廠、竹木工藝品廠、竹屑模壓板廠等項目的建設。2000年成功引進了臨桂區宏達木衣架廠和桂林仔品正淡泉水廠兩家企業。

宛田瑤族鄉政府所在地距臨桂城區40公里,離桂林兩江國際機場40公里,隸源於桂林市政府駐地,是桂林通往龍勝各族自治縣、三江侗族自治縣以及貴州、湖南等省的必經之路。現有桂林至宛田、臨桂至宛田的專線往返客車,還有桂林至黃沙鄉、桂林至龍勝各族自治縣途經宛田鄉的專線往返客車,交通極為方便。1999年,全鄉有公路60公里,機耕路75公里,汽車31輛,拖拉機177台,機車40輛。宛田一流豐、廟坪~東江、陶善一平水三條四級公路及河北灣江、流豐崩潭、宛田東宅江三條通往自然村的公路正在修建之中。

臨桂區宛田瑤族鄉依託廣闊的山地,豐富的水能資源和獨特的生態資源,開發綠色產品加工、水電、旅遊三大產業。 宛田鄉是臨桂區的林業大鄉,過去木材生產是該鄉經濟的支柱,但是長期過度砍伐導致山林資源減少,農民收入降低。宛田瑤族鄉黨委、政府審時度勢,通過抓退耕還林,著力建設苗木、藥材、夏橙、八角、羅漢果等7大綠色基地,總面積達18.5萬畝,並按照山上建基地,山下搞加工、山外拓市場的思路,立足本地資源優勢,以市場為導向,發展各具特色、布局合理的優勢產業和產品。宛田瑤族鄉林副業產品加工企業已發展到26家,活立木蓄積量年均增加5000立方米,林農每年增收1000萬元以上。在合理利用水能資源上,2007年以來,已引進小水電開發資金近1億元,在建和規劃興建小水電站達10個,預計5年內可新增水電裝機容量3萬千瓦。興辦礦泉水廠。由桂林仔有限公司投資興辦的“品正淡泉水”,利用宛田瑤族鄉天然豐富的礦泉水資源通過加工裝瓶進入桂林市場,每年創造產值150多萬元,上繳稅收10多萬元。開發建設山區小水電站。宛田瑤族鄉立項建設的水電站共有10個,總投資近億元,總裝機容量3萬多千瓦。小水電站的建設也帶動了當地建材市場的繁榮,促進經濟的發展。在旅遊項目的開發上,投資600萬元的十二灘漂流已經開業,東宅江蝴蝶谷也正式接待遊客。宛田瑤族鄉的“三大產業”每年可為鄉財政增收近10萬元。

發展思路

乘西部大開發之東風,挾持續發展之銳氣,瑤鄉人民正意氣風發向著新的目標奮進。新一屆鄉黨委、政府從山區的實際出發,按照“2332”工作思路,即:實現兩個確保,發揮三個優勢,做好三篇文章,實現兩個突破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目標是實現三個增收,即財政增收、農民增收、幹部職工增收。

為了實現“三個增收”,鄉黨委、政府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按照鄉政府“12310”工作思路,充分發揮優勢,念好“山”字經,培育和開發利用資源,突出抓好以竹木、畜牧養殖、土特產培植為主的開發性農業,為加快發展以竹木加工、旅遊服務為支柱產業的鄉鎮經濟創造良好的條件。同時通過採取一切有利於發展的措施,大力引進資金、技術和人才,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因素,實現瑤鄉經濟社會快速、高效、全面發展。

為充分發揮山區林業資源豐富的優勢,加速鄉鎮企業的發展。鄉政府在辦好原竹製品廠等企業的基礎上,利用豐富的水資源開發小水電項目,力爭鄉鎮企業總收入實現新的突破。

大力發展林業,通過毛竹低改,可使11萬畝的毛竹產量提高將近一倍。同時擴建筍竹兩用基地、無公害野菜基地、沿321國道大力打造農業觀光旅遊帶,大力發展香菇、木耳、靈香草、甜擺竹等山區特產和藥材等經濟作物。

充分發揮山地優勢,發展秸稈養、養羊等畜牧業。依託桂林市和國道321線,開發原始森林及五大瀑布等自然景觀和獨特、濃郁的民俗風情,進一步完善東宅江蝴蝶谷休閒山莊和十二灘漂流建設。

風景名勝

宛田瑤族鄉景觀 宛田瑤族鄉景觀

宛田瑤族鄉與龍勝花坪林區接壤,境內有茂密的原始森林, 美麗壯觀的五大瀑布(小灘瀑布、筆架河瀑布、長明灣瀑布、紅灘瀑布、平水瀑布),以及如詩如畫的瑤寨風光,濃郁的民俗風情,構成了宛田獨特的旅遊資源。現已正式營運接客的旅遊點有“十二灘漂流”、“東宅江瑤寨風情園”,正在進一步開發的有永安“水龍脊”、“王能寨休閒山莊”以及“船嶺森林公園”。十二灘漂流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臨桂區宛田瑤族鄉東北部,首尾和321國道相接,隸源於桂林市政府駐地。是河流型自然風景旅遊區。屬於喀斯特地貌形成的探險、森林度假、民俗風情為一體的綜合性景區。因漂流河道有驚險刺激的12道主灘而取名十二灘。占地80萬平方米,途經66道河灘,12道主灘,漂流全程13.5千米。兩岸鬱鬱蔥蔥的蔽日參天古木,遊客可在崖陡峭狹的河道中感受漂流的彈跳、起落、搖晃、衝浪迴旋,領略有驚無險的情趣。主要景觀有一仰灘、兩跳灘、三拋灘、四篩灘、夾排灘、螞拐灘、魚跳灘、牛角灘、門砍灘、滑石灘、黑石灘、平安灘等。這些新增的旅遊景點,每年都吸引著眾多遊客前來觀光旅遊。

民情風俗

當地瑤族仍保留著一定的民族特色,20世紀50年代前後還過盤王節,農曆正月二十民間傳統節日禁風節在各村寨流行。人們在這幾天祈求神靈保佑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人畜平安。

禁風節,是宛田瑤族同胞的重要節日。禁風節的活動,傳統節目有:上刀梯,下油鍋,走火磚,長鼓舞等,除此之外,還有唱山歌,舞獅,擺龍,唱彩調,跳竹桿等,十分熱鬧。這天瑤胞們男女老少皆著民族盛裝,載歌載舞,喜氣洋洋,一來是慶祝當年五穀豐登六畜興旺;二來是祈求來年風調雨順心想事成。

禁風節由來已久,其來歷眾說不一。

一是瑤族先祖因戰亂逃向桂北諸縣,爬山過界四處遷徙,無田無地, 劈山開田,刀耕火種,由於抵禦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有限,無奈風霜雨雪;為避免玉帝發怒,颳大風降災禍,於是,在冬種春播的季節,頭人告戒全體瑤民:在家裡不許弄出聲音,禁止進行諸如舂米、劈柴、歌唱等活動。

要做到禁風禁聲,最好的辦法就是離開瑤寨,到其它兄弟民族寨里去。於是,瑤胞們在正月十九就做好準備,給稻草打十字結,壓在田頭屋角;把洗乾淨的衣服鋪在地上,而不是涼在竹竿上,以免招蜂引蝶發出聲響,惹得風神發怒。正月二十日清早,瑤民們悄悄地離開寨子,到附近無瑤族同胞居住的廟坪街過節。在那裡,即使敲鑼打鼓,歡聲笑語,載歌載舞,也不會有風神降罪。

二是源於瑤胞祖先們遷徙過程的千難萬險。據史料記載,宛田瑤族先祖於明景泰、天順年間(1450-1465),從廣東韶州府樂昌縣海洋坪逐漸遷移而來,至今已有500多年。在大規模的遷移過程,經過海南島與廣東的海面,瑤胞們遭遇了強颱風,海浪淘天,狂風大作,危難之際祖先們祈求上蒼保佑心想事成,風調雨順,向玉帝許願。玉帝遂下令海龍王、風婆婆停止興風作浪,後來,果然風平浪靜,瑤民得以順利漂洋過海。正月二十,是許願的日子,這一天各家各戶都不得弄出響聲,否則就會犯忌,招來不測。

幾百年來,宛田瑤族禁風節都在該鄉廟坪街舉行。然而,歷史上的廟平街以漢壯苗族同胞為主,並沒有瑤民居住,在這裡舉行禁風節的各種活動,是大有講究的。原來,瑤民們常年居家勞作,一年中難得走親訪友,偶爾外出商貿交易也多有不便。因此,先祖們就規定這天全瑤族同胞可以自由活動。早先,大多數人家帶著小孩到附近山坡上遊玩。廟平街非瑤族同胞的居住地,不禁風,也是各種農副產品和日用百貨的集散地,百無禁忌,還可高聲說笑,載歌載舞。

因此,每年農曆正月二十,臨桂區義江河源頭的廟坪街雖然街面狹窄,全長不過五百米,但是車水馬龍,人山人海,連幾條小街巷也被擠得水泄不通,周圍幾十里的瑤族民眾紛紛走出村寨,齊聚這裡舉行各種活動,一同到這裡做客觀光,還有靈川縣、龍勝各族自治縣,永福縣,湖南,貴州的外地遊客。  

政府領導

唐良紅(鄉黨委書記):主持鄉黨委全面工作。  

黃芳輝(鄉黨委副書記、鄉長):主持鄉政府全面工作。

羅萬魁(鄉黨委副書記、人大主席):主持鄉人大全面工作,分管政法、工會、後勤、黨政辦工作。

吳慶華(鄉黨委掛職副書記):分管教育、旅遊工作。

鄭珊珊(鄉黨委掛職副書記、新農村建設工作隊隊長):分管新農村建設、農村基層黨建工作,負責管理新農村指導員,聯繫各後盾單位。

趙新明(鄉黨委委員、紀委書記):分管紀檢、黨風廉政建設、交通、林改工作。

王萬慧(鄉黨委委員):分管組織人事、統戰、群團、老齡老乾、民族事務、勞動保障、民政工作。

文紅妹(鄉黨委委員):分管宣傳、精神文明建設、體育、“潔淨臨桂”工程工作。

陽 敏(鄉黨委委員、副鄉長): 分管財稅、企業、安全生產、環保、市場管理、農村電網工作。

唐任貴(鄉黨委委員、武裝部部長):分管武裝、衛生、林業、能源建設、森林防火、食品安全工作,協管政法工作。

李玉花(鄉黨委委員、副鄉長):分管農業、水利、畜牧、農機、統計、經管、防汛、扶貧、一事一議工作。

雷 群(鄉人大副主席):負責人大日常工作,分管政務服務中心、文化、衛生工作,協管黨政辦和後勤工作。

劉江寧(副鄉長):分管計生、土地村建工作,聯繫桂三高速公路建設項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