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光厚

民國14年(1925)鄉人王祝三南渡募款建劍斗橋,光厚即出資支持。 1928年,又捐資13萬元,在家鄉創辦“崇阿國小”。 民國25年(1936)6月14日,光厚病逝于吉隆坡。

官光厚,字宗戴。安溪縣還二里福春鄉(今長坑鄉福春村)人。生於清光緒元年(1875)。3歲喪父,家貧未能上學。長大後農耕兼打鐵,後作肩挑苦力,以維持家計。
光緒三十年(1904),南渡馬來亞,先當錫礦工,續當墾植園工。後來購置田園種植蔬菜,又購置牛車搞運輸,僱工辦礦場,獲利不少。轉而經營橡膠園,擁有膠園一千多畝。
光厚身在異域,心繫祖國的前途和命運。當中國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在東南亞一帶宣傳革命時,光厚加入同盟會,並捐贈巨款支持革命。章太炎赴馬來亞籌款反袁世凱稱帝,光厚即捐獻巨資支持護法。章太炎曾手書“見義勇為”一匾相贈。
民國14年(1925)鄉人王祝三南渡募款建劍斗橋,光厚即出資支持。並提出“興邦必先樹人”的見解,倡議在家鄉創辦中學,帶頭捐獻4萬元,並向僑胞勸募10多萬元,全權委託鄉親籌辦。16年,安溪第一所僑辦中學——“崇德中學”在長坑創立。1928年,又捐資13萬元,在家鄉創辦“崇阿國小”。為長遠計,光厚偕同王祝三於17年在廈門鷺江道挑水巷,購置三層樓房13幢計39間,作為“崇德中學”永久校產,提取租金作為學校經費(房產至今尚存)。同年,光厚回廈門考察,往上海參觀黃炎培主辦的“職業教育社”。黃炎培嘉其義舉,即書寫“天助自助者,彼長我長之”對聯相贈。
民國25年(1936)6月14日,光厚病逝于吉隆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