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宗泐簡介
宗泐(1318~1391年),字季潭,別號全室,俗姓周,臨海人。其父母早亡,寄食鄰里。八歲時趨臨海天寧寺(即今龍興寺)出家,十四剃度,二十歲時至杭州淨慈寺。師從大訢笑隱,大訢試以《心經》,宗泐出口成誦,遂為之授具足戒。此後居淨慈數載,其間“博咨經典,精求義蘊,律論梵藏,備盡厥旨”。大訢累主名剎大寺,宗泐均追隨左右。大訢死後,遂回歸故里,隱居雲嶺、紫籜嶺和天寧寺諸處。道法益盛,聲名日隆。元末,應杭州僧眾堅請,出主中天竺萬壽永祚寺。洪武四年(1371年),明太祖征江南有道僧人,應召稱旨,住天界寺。五年(1372年),朝廷建廣薦法會於蔣山太平興國寺,受命升座說法。九年(1376年)春,明太祖命“育發以官之”,宗泐表示不願為官,希望終老釋門。太祖從之,御製《免官說》以賜。後同杭州演福教寺住持、天台宗高僧如玘注釋《心經》、《金剛經》、《楞伽經》等,頒行全國。洪武十年(1377年),在高僧覺原慧曇未能完成西行的情況下,宗泐應命出使西域,“涉流沙,度蔥嶺,遍游西天,通誠佛域”,經時五年,“往返十有四萬餘程”,一路備歷艱辛險阻。途中創作的《隴頭水》一詩,充分流露出離情別意之苦,鄉井思緒之慨:“隴樹蒼蒼隴阪長,征人隴上回望鄉。停車立馬不能去,況復隴水驚斷腸。誰言此水源無極,儘是征人流淚織。拔劍砍斷令不流,莫教惹連征人愁。水聲不斷愁還起,淚下還滴東流水。封水和淚付東流,為我殷勤歷鄉里”。洪武十五年(1382年)終於取得了《莊嚴寶王》、《文殊》、《真空名義》等經。同時攜回了洪武三年(1370年)出使西域,而卒於斯里蘭卡的僧人—同為台州一脈的覺原慧曇的遺衣。歸國後乃授僧錄右善世,仍住天界寺。又奉詔作《贊佛樂章》八曲,分別為善世曲、昭信曲、近慈曲、法喜曲、禪悅曲、遍應曲、妙濟曲和善成曲等。並經常出入內庭開懷論道,與明太祖的關係十分密切。在朱元璋的賜詩中,有“泐翁此去問誰禪,朝夕常思在月前”之句。宗泐則以“奉詔歸來第一禪,禮官引拜玉階前。恩光更覺今朝重,聖量都忘舊日愆。鳳閣鐘聲催曉旭,龍池柳色弄晴煙。有懷報效暫無地,智水頻澆道種田”回應。因參與朝政較多,為權臣所忌,時釋智聰由胡惟庸案獲罪,而牽連宗泐。有司奏擬極刑,太祖下旨免死,遂離開天界寺,退居安徽鳳陽槎椰峰。其間一度住持水西寺,朱元璋親書“寂寞觀明月,逍遙對白雲(宗泐詩句),汝其行哉”法書相贈。旋迴台州,出主黃岩覺慈寺。十九年(1386年),復又詔住天界寺。時人譽之“於內聖外王之略,無不畢備”。不久,退居江浦石佛寺。二十四年(1391年)卒於寺,享年74歲。學士宋濂贊其像曰,“笑隱(大欣)之子,晦機(元熙)之孫,具大福德,足以荷擔佛法,證大智慧”,“信為十方禪林之領袖,而與古德同道同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