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集鄉[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下轄鄉]

宋集鄉[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下轄鄉]
宋集鄉[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下轄鄉]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宋集鄉位於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最北隅,與漣水縣城一衣帶水。古淮河(廢黃河)環繞全鄉37公里,235省道和234省道縱橫全境,寧連高速、同三國道的入口處離宋集 10公里之遙,水陸交通便捷。宋集鄉總面積57.22平方公里,轄11個行政村,1個場圃,人口3.8萬,可耕地4.89萬畝。同名的還有河南省駐馬店市西平縣宋集鄉。

基本信息

文化傳承

宋集歷史悠久,是名聞遐邇的“青蓮崗文化的發祥地”,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此耕作、繁衍,顯示了深厚的文化底蘊,現“青蓮崗文化遺址”作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是淮安的重要旅遊景點,前來參觀的中外友人絡繹不絕。

農業生產

宋集鄉自然條件較好,農副產品資源十分豐富,隨著農業結構步伐的加快,農業產業化水平不斷提高,經濟作物的規模不斷擴大,在種植22000畝水稻,23500畝三麥的同時,3100畝水面養殖,2700畝果苗圃,1200畝蔬菜種植,38800畝農田林網,成片林和四旁種植75.8萬株,為農副產品和林材深加工提供了充裕的資源。

在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同時,宋集的工業這些年也有長足的發展,全鄉共有大小企業37個,其中列統規模企業4家,私營企業33家,以紙製品加工和木業加工為支柱產業。全鄉共有各類個體工商戶234戶,從業人員748人,2004年全鄉勞務輸出9885人,新疆、青島、崑山等勞務輸出基地相繼建成,2004年宋集鄉被區委區政府、淮安市委表彰為“勞務輸出先進鄉鎮”。

經濟發展

宋集鄉自然條件較好,農副產品資源十分豐富,隨著農業結構步伐的加快,農業產業化水平不斷提高,經濟作物的規模不斷擴大,在種植22000畝水稻,23500畝三麥的同時,3100畝水面養殖,2700畝果苗圃,1200畝蔬菜種植,38800畝農田林網,成片林和四旁種植75.8萬株,為農副產品和林材深加工提供了充裕的資源。在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同時,宋集鄉的工業這些年也有長足的發展,宋集鄉共有大小企業37個,其中列統規模企業4家,私營企業33家,以紙製品加工和木業加工為支柱產業。宋集鄉共有各類個體工商戶234戶,從業人員748人,2004年宋集鄉勞務輸出9885人,新疆、青島、崑山等勞務輸出基地相繼建成,2004年宋集鄉被區委區政府、淮安市委表彰為“勞務輸出先進鄉鎮”。

城鎮建設

宋集鄉 宋集鄉
宋集鄉 宋集鄉
宋集鄉[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下轄鄉] 宋集鄉[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下轄鄉]

小城鎮建設是一項政策性強、涉及面廣、實施難度大的系統工程,對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確保小城鎮建設的高速度,我們採取急風暴雨推進、和風細雨工作,推進小城鎮建設健康有序發展。一是行政推動。成立小城鎮開發建設指揮部,正職掛帥,副職主抓 ,有關部門參加,下設宣傳、拆遷、協調、補償、後勤保障五個專業組,實行人力、物力、財力和時間四集中,領導分工協調,各專業組密切配合,嚴格執行“規劃一張圖,審批一支筆,設計一盤棋”的工作思路;二是政策調動。對規劃範圍內的土地實行封閉管理,壟斷經營,實行統一規劃、統一徵用、統一出讓、統一管理,嚴格按照國家有關政策規定,以宣傳發動和思想政治工作為主,不搞強行拆遷,土地出讓對拆遷戶優先,從而加大了拆遷建設力度,已全面完成對住宅老區的全面改造,規劃範圍內的所有建築物全部拆遷完畢,共拆遷房屋1680間25200平方米,圍牆1616平方米,樹木2850棵,橋涵32座,機井22眼,地埋線2730米,遷墳51座,補償地面附著物65萬元。由於宣傳到位、措施得力,全鄉沒有一戶被強行拆遷,沒有一戶因拆遷而引起上訪告狀的現象。三是利益驅動。建設資金匱乏是制約小城鎮建設的重要因素。作為農業鄉,在優先發展小城鎮建設,逐年加大資金投入的基礎上,大力引入市場 機制,廣開門路,用活政策,依靠民力,藉助外力,多方籌措建設資金。我們本著“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制定了一系列優惠政策,按照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的基本思路,鼓勵企業、個人和社會各界利用民間資本,採取獨資、股份合作等形式參與小城鎮開發建設,逐步建立起以農民投入為主體,政府、企業、個人共同投資的多形式、多渠道、多樣化的投入機制,極大地調動了社會各界參與小城鎮開發建設的積極性。107沿線拆遷重建項目全部完成,所有建築物實現了統一規劃、統一圖紙,樓房三層以上,新穎別致,各具特色,共完成開發建設面積4.5萬平方米,總投入2200萬元;東西大街規劃設計兩層以上,中西式結合,突出一街一景,已完成95%以上。 四是服務促動。為了最佳化投資環境,積極進行了配套服務設施的建設。在硬環境建設上,修通了環鄉公路,擴大了集鎮面積,鎮區面積由5.2平方公里擴大到7.5平方公里,拉大了城鎮框架,擴大了城鎮規模,其中硬化道路26.8公里;新建11萬伏變電站、3.5萬伏輸變直供站,投入農網整改資金180萬元,整改高低壓線路78公里,高低壓線損由35%下降到11%,實現城鄉同網同價;新建郵電大樓,移動接收塔和聯通接收塔,實現了光纜通訊,固定電話和行動電話用戶5270多個;有線電視信號覆蓋全鄉,用戶達到570多戶。特別是2003年,進一步加大了硬體建設力度,小城鎮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在資金十分困難的情況下,多方籌措資金300萬元,對長1100米、寬20米的東西大街進行了高標準拓寬改造,硬化107兩側慢車道4條13200平方米,鋪設人行道方塊彩磚12條12100平方米,整修綠化帶8條6600平方米,安裝高標準豪華路燈65盞,新開挖排水溝2800米,新建安全飲水工程一處。市場建設上,按照“建一處市場、興一方產業、活一片經濟,富一方民眾”的基本思路,投入資金190萬元,建成宋集綜合農貿市場和服裝、日用百貨、肉蛋、果品、牲畜交易、廢舊物品回收6個專業小市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