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銀花露本是一劑藥方,是頗受人們歡迎的夏天時令藥,它是以金銀花為原料,採用現代工藝加工而成的。金銀花露最早見於清代趙學敏《本草綱目拾遺》:“忍冬藤花(即金銀花)蒸取,鮮花者香,乾花者少遜,氣芬郁而味甘,能開胃寬中,解毒消大,暑月以之代茶,飼小兒無痘毒,尤能散暑。”每逢炎暑,人們往往會買上幾瓶金銀花露,用來防病避暑。
以金銀花為主藥可以配製成多種具有清熱解毒功效的中成藥劑,供對症選用:以金銀花代茶飲,亦是民間常用的療疾方法。對癤腫、上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膽道感染、乳腺發炎等病症,取金銀花10—20克,加水煎服,每日兩次,可收到控制病情,緩解症狀的效用;用金銀花20克,入鍋中焙乾研末,糖水或蜂蜜調服,治療暑熱瀉痢。是民間常用的有效驗方;對暑熱心煩、小兒瘡癤,取金銀花10克、菊花10克泡水當茶飲,更有顯著效果;用金銀花、連翹、大青葉、蘆根各10克,加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3—5天,對乙腦、流腦能起到較好的預防作用。
半常綠藤本;幼枝潔紅褐色,密被黃褐色、開展的硬直糙毛、腺毛和短柔毛,下部常無毛。葉紙質,卵形至矩圓狀卵形,有時卵狀披針形,稀圓卵形或倒卵形,極少有1至數個鈍缺刻,長3-5(-9.5)厘米,頂端尖或漸尖,少有鈍、圓或微凹缺,基部圓或近心形,有糙緣毛,上面深綠色,下面淡綠色,小枝上部葉通常兩面均密被短糙毛,下部葉常平滑無毛而下面多少帶青灰色;葉柄長4-8毫米,密被短柔毛。總花梗通常單生於小枝上部葉腋,與葉柄等長或稍較短,下方者則長達2-4厘米,密被短柔後,並夾雜腺毛;苞片大,葉狀,卵形至橢圓形,長達2-3厘米,兩面均有短柔毛或有時近無毛;小苞片頂端圓形或截形,長約1毫米,為萼筒的1/2-4/5,有短糙毛和腺毛;萼筒長約2毫米,無毛,萼齒卵狀三角形或長三角形,頂端尖而有長毛,外面和邊緣都有密毛;花冠白色,有時基部向陽面呈微紅,後變黃色,長(2-)3-4.5(-6)厘米,唇形,筒稍長於唇瓣,很少近等長,外被多少倒生的開展或半開展糙毛和長腺毛,上唇裂片頂端鈍形,下唇帶狀而反曲;雄蕊和花柱均高出花冠。果實圓形,直徑6-7毫米,熟時藍黑色,有光澤;種子卵圓形或橢圓形,褐色,長約3毫米,中部有1凸起的脊,兩側有淺的橫溝紋。花期4-6月(秋季亦常開花),果熟期10-11月。
花蕾呈棒狀,上粗下細。外面黃白色或淡綠色,密生短柔毛。花萼細小,黃綠色,先端5裂,裂片邊緣有毛。開放花朵筒狀,先端二唇形,雄蕊5,附於筒壁,黃色,雌蕊1,子房無毛。氣清香,金銀花金銀花
味淡,微苦。以花蕾未開放、色黃白或綠白、無枝葉雜質者為佳。
密銀花鼓槌狀,先端膨大,長2.6~77.5px。表面淡綠色,密生短柔毛。質較硬,握之略有頂手感,有蜜樣香氣。
濟銀花棒狀,中上部膨大,長2.4~87.5px。表面黃白色,久貯色漸深,密生短柔毛。質較軟,氣清香,味淡,微苦。
河北花長棒狀,中部以上膨大,常因擠壓而不平直,壓扁,長3~112.5px。表面灰白色,毛較疏。質綿軟,氣清香或具酸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