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安迪·沃霍爾:15分鐘的永恆》還原一個真實的安迪·沃霍爾。安迪·沃霍爾的盛名,乃自己的成就。聲名大噪之後,他可以隨心所欲,不斷製造話題吸引媒體的關注,把媒體耍得團團轉!20世紀60年代,安迪·沃霍爾在他的工作室“工廠”(Factory)里作畫,拍電影。那是屬於他自己的“夢工廠”,是他的“私人好萊塢”。“工廠”里進出各色人等,無論是名流顯要、藝術家,還是街頭混混和妓女,都往來自如;這裡瀰漫著毒品和性,也顛覆著傳統;一切皆有可能,一切可能都已發生。
沃霍爾集各種身份於一身,畫家、雕塑家、攝影家、電影人、小說家、劇作家、雜誌主編、搖滾樂團製作人、電視人、演員和模特兒。在波普藝術和地下電影盛極一時的20世紀60年代初,在“後現代主義”和“借用”開始流行的70年代和80年代,沃霍爾處在最具創造力和最激進極端的藝術舞台中央,光芒萬丈。在《金寶湯罐頭》(Boîte de soupe Campbell’s)、《瑪麗蓮·夢露》(Marilyn)和《電椅》 (Chaises électriques)大紅大紫的時期,他才華橫溢;而他離世前數月繪製《迷彩》 (Camouflages) 時,也同樣了得。
安迪·沃霍爾留下了廣為人知的名言:“我想成為一台機器”,“在未來,每個人都能出名15分鐘”。白化病人般的蒼白肌膚,淺金色假髮和黑色皮衣,成了他一眼可辨的商標。其實,這放肆不羈的形象只是安迪·沃霍爾精心塑造的假面,他實際上是一位要求極其嚴格的藝術家。越來越多的青年藝術家將安迪·沃霍爾奉為典範,視為藝術的新境界。米歇爾·努里德薩尼以沃霍爾的假想密友身份撰寫了這部趣味橫生、熱情洋溢的傳記,展現了這位20世紀藝術大師的個性特質。
作者簡介
作者:(法國)米歇爾·努里德薩尼(Michel Nuridsany) 譯者:李昕暉 歐瑜 周行
米歇爾·努里德薩尼(Michel Nuridsany),法國藝術批評家、獨立策展人。曾為1985年聖保羅雙年展、2001年開羅和亞歷山大雙年展的法方策展人。1995年法國阿爾勒國際藝術節負責人。曾主編法國弗萊瑪瑞恩(Flammarion)出版社《文本》(Textes)叢書(1984~1988年)、法國國立印刷廠(L’imprimerie nationale)出版社《文學》(Litteratures)叢書(1987~1990年)、標準(Criterion)出版社的《當代文叢》(Bibliotheque contemporaine)(1991年)。曾出版《達利傳》和《華托的秘密》(小說)(法國弗萊瑪瑞恩出版社)。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美國紐約
從索霍到切西爾
開放的紐約
傳奇旅館
大熔爐
湮沒
百萬美元
入時與過時
傳承
被效仿的典範
現代俄耳甫斯
第二章何為傳記?
豐富多彩
教會的魔力
真實與謊言
奇特的傳記
全新體系
第三章童年
在那裡,在歐洲
在異國奮鬥
克勤克儉的父親
依戀母親的小男孩
製作人決定一切
令人反感且拒人於千里之外
第四章廣告,從頭學起
“工廠”雛形
禮輕情意重
莫霍伊—納吉的影響
英雄波洛克
發現電話
第五章達達之父與波普教皇
美國式的藝術
現成品與波普藝術
以商業藝術為題材
“德”登台了
跟表現主義唱對台戲
“我,也畫這樣的東西”
首次真正的畫展
歌手沃霍爾
讓“生產”工業化
樂隊指揮
雷斯塔尼墜入陷阱
美國人在巴黎
有趣的雙聯畫
當態度成為形式
第六章“工廠”、超級巨明星、地下絲絨與公司
馬蘭加,詩人與助手
沃氏風格
伊迪登場
美國亂世的縮影
犄角旮旯里的傢伙
治療孤獨的良方
妮可登台
傑爾德扎赫勒的背叛
“工廠”里的流血事件
第七章花花公子安迪
第八章倖存者
一個世界的終結
多半是魔鬼作祟
失意好萊塢
魅力?
新生
名人
瀰漫的影子
幽默與滑稽
嘗試
自由交換舞廳
行情漸漲
四手聯畫
他能呼風喚雨
後續
沃霍爾年表
參考文獻
序言
前言
“藝術讓我們不會被真相摧毀。”
——尼采
世界各國的年輕藝術家們如今都將安迪·沃霍爾奉為偶像。這是一個新現象,也是一個徵兆。杜尚不再是至高無上的唯一表率。杜尚關閉了一扇門,沃霍爾則開啟了另一扇門。
今天,沃霍爾占據著全球各地所有回顧展和團體展的中心,巨大的影響力無遠弗屆。他的身價達到了巔峰,名氣之大、影響之深,前所未見,可謂青春煥發、活力四射。這位藝術巨星成名於20世紀60年代到80年代,成名於變革時期的大都會紐約。在本書中,我們將利用今天所掌握的資料近距離接觸這位20世紀的偉大藝術家,通過他的靈氣才情、幽默率真、複雜內心、不願告人的秘密以及他的驚世之舉,來重新發現他的真面目。
為了突出新意,本書主要圍繞以下三個方面展開:
一、沃霍爾信仰一種極為特別的天主教,這對他的藝術創作影響頗深,聖像在其藝術中的地位極為重要。
二、重新審視沃霍爾的晚期作品(1968~1987 年)。遇刺事件之後,人們說沃霍爾成了一位上流社會藝術家,忙於會見名流和斂收錢財。我們會看到,其實沃霍爾一貫如此,這並未妨害他的藝術天才。沃霍爾晚年的作品中不乏堪與《瑪麗蓮·夢露》(Marilyn Monroe)、《金寶湯罐頭》(Campbell’s soup)、《災難》(Désastres)、《沉睡》(Sleep)和《布里洛肥皂盒》(Cartons de Brillo)媲美的佳作——我指的是《倒轉》(Inversions)、《回顧》(Rétrospectives),還有傑作《迷彩》(Camouflages),這類作品極為少見且不太為人所知,此外還有他對達·文西《最後的晚餐》(La Cène)的仿作,令人眼花繚亂。
三、徹底整理和重新查閱親朋好友(家人、朋友和合作夥伴)對他的評論。幾乎全部有關沃霍爾的書籍、文章以及與他相識的人的回憶都需要審閱:有人說沃霍爾變態,將別人玩弄於股掌之間;有人說他是窺陰癖;還有人說他是抄襲他人的假冒天才,竊取別人的點子,然後利用其他人來實現……
寫這部傳記時,我並沒有耗費數千小時去採訪所有熟悉沃霍爾或者和沃霍爾打過交道的人。我重點選擇和集中研究了30多人的訪談,首先當然是沃霍爾本人的數次訪談,此外還有20世紀80 年代利希滕斯坦(Lichtenstein)的訪談,以及勞申貝格(Rauschenberg),印第安納(Indiana),阿蘭·雅凱(Alain Jacquet),曾經出入“工廠”的馬克·布里斯(Mark Brusse),與沃霍爾一道搜羅舊貨的阿爾曼(Arman),沃霍爾的接班人之一昆斯(Koons),若干追隨沃霍爾的藝術家,沃霍爾的重要助手兼皮鞭舞蹈家,詩人傑拉德·馬蘭加(Gerard Malanga),沃霍爾親手打造的“超級巨星”之一“超級紫”(Ultra Violet),地下絲絨樂團(Velvet Underground)的盧·里德(Lou Reed,他說的話讓人摸不著頭腦),喬納斯·梅卡斯(Jonas Mekas)[此人曾擔任電影工作者協會主席,沃霍爾拍攝的主要影片都在該組織放映,他也是《帝國大廈》(Empire)的監製,沃霍爾狂熱的支持者和《村聲》(The Village Voice)雜誌的宣傳者],沃霍爾主要電影作品《沉睡》中的男主角——出色的詩人約翰·喬爾諾(John Giorno),藝術經紀人利奧·卡斯泰利(Leo Castelli),伊蓮娜·索納本德(Ileana Sonnabend) 和鮑勃·本納默(Bob Benamou,他們曾向沃霍爾出售舊家具,沃霍爾曾為他們畫過肖像畫),藝術史學家羅伯特·羅森布魯姆(Robert Rosenblum,此人是沃霍爾最具爭議的展覽——《肖像展》的策展人),切爾西旅館經理斯坦利·巴爾德(Stanley Bard),沃霍爾1970年末認識的堪薩斯城馬克斯俱樂部老闆麥可·魯斯基(Micheal Ruski),還有聖文森特–費雷爾教堂(St Vincent-Ferrer)的本堂神父(沃霍爾每個星期天都去聖文森特–費雷爾教堂,有時甚至天天去)。
我選擇了看似走彎路的方式來接近沃霍爾的人生軌跡。我浸淫在紐約的精神思考方式之中,還和很多藝術家進行了長談,如克洛德·萊維柯(Claude Lévêque)、貝特朗·拉維耶(Bertrand Lavier)、薩爾基斯(Sarkis)、貝爾納·凡內特(Bernar Venet)、皮埃爾·于吉(Pierre Huyghe)、阿蘭·基里利(Alain Kirili),以便更好地去理解沃霍爾的內心世界。他是如此靦腆,卻又如此才智過人且富有魅力。他深刻地顛覆了20世紀藝術,成為20世紀藝術的最佳代表。
沃霍爾給藝術帶來了深刻的變革,不僅運用新的複製技術和集積的手法,率領藝術進入了工業化和消費主義的新紀元,還取代了藝術體系中的其他藝術邏輯,把創造者(藝術家)變成了生產者。而沃霍爾極其豐富的作品和他所表現出的極大創造力,20世紀藝術家中唯有畢卡索可與之相提並論。
這就是我們將重新認識的沃霍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