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10月31日,三関坡高地是打通滇緬公路的一個關鍵點,此高地一直被日軍占領,由於日軍布置了炮兵陣地和機槍碉堡,令中國軍隊傷亡慘重,久攻不下。當時擔任排長的安繼炎接到命令,帶領一小隊人馬,一輛炮車,潛伏在離日軍陣地約200米的隱蔽處。攻擊開始,藉助大部隊的佯攻炮火和美軍空中戰機的支援,在事先做好充分定位測量的前提下,安繼炎的大炮,發發命中日軍碉堡,只用了二十幾發炮彈,就將日軍的二十餘個碉堡炸毀。最後,殺性頓起的安繼炎還不過癮,命令士兵向高地上的一處墳地開炮。意想不到的是,墳地被炸上天的同時,在天上飛舞的還有一挺機槍和一名日軍狙擊手,這令所有的士兵看的目瞪口呆。這神來之筆的一炮,令中國軍隊不費一槍一彈攻克了三関坡高地,最重要的是,避免了進攻時的大量傷亡。
《炮兵日記》節選
自1937年開始抗戰,日軍先後占領並封鎖了大陸沿海港口,於1942年5月再以其36師團自緬甸入侵滇西龍陵,切斷我唯一可獲外援的滇緬公路,使抗日作戰,倍感艱難;因此抗戰必須反攻,反攻又以打通滇緬公路為當務之急。
我於1943年自軍校畢業,那時剛剛二十歲整,報國心切,恨不得立刻投入戰場,所以自願請求分到抗戰前線,而派往美援裝備的第一個營——七十一軍炮兵營,編入該營第三連第二排擔任排長,在怒江東岸惠通橋以北的對門山占領陣地,擔任守備。1944年5月5日,七十一軍奉攻擊龍陵的命令,5月6日集團軍總司令宋希濂將軍抵達對門山南方的里布嘎高地督戰,命令我向對岸紅木樹的日軍炮兵陣地進行攻擊,以行威力搜尋,雖然我炮都命中日軍陣地,但日軍卻無任何反應,宋總司令對我炮精湛射擊,至感興奮,讚賞,並令再向左方45度的日軍倉庫射擊,因山炮構造特殊,大方向轉向較為費時,正在此時,忽聽嗖嗖的陣陣長嘯,因士兵都是老兵,都有炮戰經驗,他們大喊“敵人回炮了,趕快掩蔽。”
說時遲,那時快,日軍炮彈一陣一陣地打中我陣地,所有樹木,都被炸的摧枯拉朽,一片狼藉,我是第一次上戰場,緊張得臉紅脖子粗,只有挨打的份,一直等到日炮停止射擊,才趕快將火炮轉向回來,稍作整頓,隨即向日炮反擊,於是一來一往,一陣激烈的炮戰就此開打,雙方互相炮擊達三小時之久,日炮終於為我制壓。我們判斷,他們若不是受到創傷,就是因為他們孤軍深入,補給不易,為保存戰力,而不得不停火,而我方則因美援補給充沛,所需炮彈,無虞匱乏,可以持久作戰,終於占得上風,此次炮戰,當時重慶報紙均有大幅報導,極為振奮人心,又此次炮戰揭開反攻序幕,大軍隨即紛紛渡江,展開攻擊,殲滅日軍56師團,無一人能全身而退外,更重要的是打通了滇緬公路,當時只見龐大的軍隊裝載美援武器如潮水一樣湧入抗戰的大後方,獲致八年抗戰的最後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