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樂村委會[雲南省東川區阿旺鎮轄區]

安樂村委會[雲南省東川區阿旺鎮轄區]

安樂村委會,屬於山區。距離村委會0.00公里,距離鎮17.00公里, 國土面積9.44平方公里,海拔2750.00米,年平均氣溫10.00℃,年降水量1100.00毫米,適宜種植玉米蕎麥等農作物。有耕地5158.40畝,其中人均耕地2.50畝;有林地7800.00畝。全村轄9個村民小組,有農戶487戶,有鄉村人口1860人,其中農業人口1860人,勞動力1395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310人。2011年全村經濟總收入49.5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30.64元。 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

該村現有農戶971戶,共鄉村人口4103人,其中男性2092人,女性2011人。其中農業人口4103人,勞動力2097人。到2011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0;參加農村合作醫療3900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鄉(鎮)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0.00公里,距離鎮衛生院3.00公里。 人畜混居的農戶0戶。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安樂國小,中學生就讀到勐班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0.50公里,距離中學2.00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中,小學生33人,中學生152人。

該村到2011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971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5815.0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359.1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0個勞均0個。年末集體總收入6.20萬元,有固定資產21.28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村委會簡介

村民委員會,為中國大陸地區鄉(鎮)所轄的行政村的村民選舉產生的民眾性自治組織,村民委員會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民眾性自治組織,村民委員會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員三至七人組成。領導班子產生依賴民主選舉,每三年選舉一次,沒有終身制,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換村民委員會成員。

村情概況

安樂村委會,屬於。距離村委會0.00公里,距離鎮2.50公里, 國土面積11.24平方公里,海拔1460.00米,年平均氣溫18.00℃,年降水量821.00毫米,適宜種植等農作物。有耕地1650.50畝,其中人均耕地0.66畝;有林地6351.00畝。全村轄13個村民小組,有農戶643戶,有鄉村人口2614人,其中農業人口2614人,勞動力1727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218人。2011年全村經濟總收入838.4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438.00元。 農民收入主要以種養為主。

水稻,疏菜作為經濟發展的主產業,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村兩委成員以提升傳統產業發展為先導,又致力於發展瓜果,蠶桑,木材,白肉等市場的開發,目前開順村己成為全縣最大的白肉批發市場,村內建有金寨第一蠶種場,分布於西河,南橋,西莊,染坊四居民組,縣冷庫座落於南橋組。國家投入近二百萬元,為民眾購置的蔬菜大棚鋼架使我村的蔬菜生產上台階,成規模,現己成為大城關蔬菜生產基地。境內豐富的黃沙資源為大城關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在以水稻,蔬菜,瓜果,蠶桑種植,批發零售,木材收購,加工及外出務工為開順經濟發展主產業的今天,村兩委正在以穩健的步伐引領全體村民向小康生活邁進。

規劃在建的近10000平方米農貿市場必將成為開順經濟發展的助推劑,匯各路貿易,納八方之財。它的建成與投入使用將會使開順村民的收入再上一個新台階。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5158.40畝(其中:田0.00畝,地5158.40畝),人均耕地2.50畝,主要種植玉米蕎麥等作物;擁有林地7800.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500.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27畝,主要種植木瓜等經濟林果; 其他面積0.00畝。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11年底,全村有334戶通自來水,有23戶飲用井水, 有356戶通電,有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266戶 ,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86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40戶。 該進村道路為屬於柏油、水泥路面 ;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17.0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7.00公里。  全村有效灌溉面積為0.00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00畝。 該村到2011年底,有0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363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11年農村經濟總收入49.5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36.00萬元,畜牧業收入9.00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10頭,肉牛15頭,肉羊20頭); 林業收入0.00萬元, 第二、三產業收入4.50萬元, 工資性收入10.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30.64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4.0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0人 ,在省內務工6人,到省外務工4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本縣。2011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474.00萬元,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的特色產業是茶葉,計畫大力發展種植業產業。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9個,黨員總數44人,黨員中男黨員39人,女黨員5人。 團員36人。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630戶,共鄉村人口2560人,其中男性1292人,女性1268人。其中農業人口2560人,勞動力 1867人。該村以漢族為主(是漢族、彝族、布依族混居地),其中漢族2206人,彝族192人,布依族162人。到2006年底,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967人,參合率75%;享受低保87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 20 平方米,有鄉村醫生1人,該村距離鄉(鎮)衛生院 5 公里。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 1 所,校舍建築面積 860 平方米,擁有教師 0 人,在校學生324人,距離鎮中學5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324人,其中小學生260人,中學生64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6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625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696畝,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 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10個,黨員總數59人,黨員中男黨員48人,女黨員11人。 團員30人。

農村基層組織的組成

農村基層組織,包括設在鎮(辦事處)和村一級的各種組織,主要是指村級組織。包括基層政權、基層黨組織和其它組織三個方面,主要有村黨組織、村民委員會、村團支部、村婦代會、村民兵連及“兩新”組織(“新的經濟組織”和“新的社會組織“)。由此可知,農村基層組織涵蓋了黨在農村的全部工作。

農村基層組織的領導核心是基層黨組織

推進農村改革發展,關鍵在黨。十七屆四中全會指出:“黨的基層組織是黨全部工作和戰鬥力的基礎,是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各項工作任務的戰鬥堡壘。”農村基層黨組織是黨在農村工作的基礎,是貫徹落實黨的方針政策、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戰鬥堡壘,是領導農民民眾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核心力量。農村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核心地位決定了其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農村基層黨組織是黨的組織基礎

中國共產黨是有組織的統一整體,它是由黨的中央、地方和基層組織按照民主集中制組織起來的統一整體。其中,黨的中央組織是黨的首腦和核心,黨的地方組織是連線中央和基層的中間環節,而黨的基層組織是黨的組織體系的基礎。農村基層組織更是這基礎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到2008年底,中國共產黨黨員總數為7593.1萬名,現有基層組織371.8萬個,而全國34324個鄉鎮中,34321個鄉鎮建立了黨組織。60.6萬個建制村中,60.5萬個建制村建立了黨組織,占具備建立黨組織條件建制村總數的99.98%。正是這些農村基層組織,成為黨組織發展壯大從而服務於廣大農民的堅實的基礎。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修通村組公路,解決運輸困難問題。

我國農村正在發生新的變革,我國農業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正面臨新的局面,推進農村改革發展具備許多有利條件,也面對不少困難和挑戰,特別是城鄉二元結構造成的深層次矛盾突出。農村經濟體制尚不完善,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化程度低,農產品市場體系、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國家農業支持保護體系不健全,構建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要求緊迫;農業發展方式依然粗放,農業基礎設施和技術裝備落後,耕地大量減少,人口資源環境約束增強,氣候變化影響加劇,自然災害頻發,國際糧食供求矛盾突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主要農產品供求平衡壓力增大;農村社會事業和公共服務水平較低,區域發展和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擴大,改變農村落後面貌任務艱巨;農村社會利益格局深刻變化,一些地方農村基層組織軟弱渙散,加強農村民主法制建設、基層組織建設、社會管理任務繁重。總之,農業基礎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強;農村發展仍然滯後,最需要扶持;農民增收仍然困難,最需要加快。我們必須居安思危、加倍努力,不斷鞏固和發展農村好形勢。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