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銅陵地區構造變形分析及成礦預測

內容介紹

內 容 提 要
安徽銅陵是我國東部長江中下游鐵、銅、金等內生多金屬成礦帶中部一個著名的銅、鐵、硫、金聚礦區,具有悠久的
探、采和研究歷史.本書以系統科學的級序理論和構造變形複合分析的思想為指導,在分析區域構造背景的基礎上,首先
對銅陵地區構造變形系統進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探討了構造變形及其複合效應與成岩、成礦作用的關係,提出了本區
中比例尺的礦床預測意見;其次在銅官山、獅子山、鳳凰山和新橋等幾個重點礦田,針對不同的重要地質問題進行了專題
研究,深入分析了構造變形複合作用的控岩、控礦特徵,並預測了礦田內的有利成礦地段。這對指導本區隱伏礦床預測起
到了關鍵性作用。
本書可供從事構造地質、礦田構造及礦床預測的生產、科研、教學人員以及地質院校高年級學生參考。

作品目錄

目 錄
第一章 區域成礦構造背景
第一節 區域構造格架
一、大別山構造帶
二、下揚子褶斷帶
三、江南褶皺系
四、郯廬斷裂帶及新華夏系
五、南北向構造帶
第二節 地球物理場與地殼結構
一、地球物理場特徵
二、區域地殼結構特徵
第三節 區域構造演化及成礦構造環境
一、下揚子地區構造演化特徵
二、成礦區域構造環境
第二章 銅陵地區構造格局與構造演化
第一節 構造變形序列
第二節 構造變形系統
一、北東向S狀隔檔式褶皺帶
二、東西向隱伏基底斷裂及蓋層疊加褶皺
三、北北東向壓剪性構造
四、南北向隱伏基底斷裂帶及擠壓構造帶
五、北西向構造
第三節 構造演化史
一、古構造應力場反演
二、構造演化歷史
第三章 銅陵地區構造控岩、控礦分析
第一節 構造控岩分析
一、淺部岩體的構造控制
二、深部岩體的構造控制
三、深部岩漿房的構造控制
第二節 構造控礦分析
一、礦床分布規律
二、構造控礦分析
第三節 成礦變形系統及構造成礦預測
一、成礦變形系統的確定
二、構造成礦預測
第四章 銅官山礦田構造分析
第一節 礦田構造變形特徵
一、北東向變形系統
二、東西向變形系統
三、北北東向變形系統
四、南北向變形系統
五、北西向構造變形系統
第二節 銅官山S狀背斜變形機制
一、形態特徵
二、變形特徵
三、變形機制
第三節 礦田構造變形複合分析
一、構造複合時序
二、構造複合效應
第四節 礦田構造控岩、控礦分析
一、構造控岩分析
二、構造控礦分析
三、礦床分布規律及構造成礦預測
第五章 獅子山礦田構造分析
第一節 礦田構造變形系統及其複合效應
一、北東向變形系統
二、東西向變形系統
三、南北向變形系統
四、北北東向變形系統
五、北西向變形系統
第二節 順層滑脫構造
一、多層順層滑脫現象
二、多重順層滑脫現象
三、順層滑脫構造的形成機制
第三節 構造控岩、控礦分析
一、控岩、控礦構造發展階段
二、構造控岩分析
三、構造控礦分析
三、礦床空間分布規律及構造成礦預測
第六章 鳳凰山礦田構造分析
第一節 礦田構造變形特徵
一、成礦前變形系統
二、成岩、成礦期變形系統
三、成礦後變形系統
第二節 鳳凰山岩體內部構造
一、鳳凰山岩體地質特徵
二、鳳凰山岩體的岩石磁組構特徵
第三節 鳳凰山岩體接觸帶構造
一、岩體接觸熱變質作用
二、岩體接觸帶構造變形特徵
第四節 鳳凰山岩體侵位機制及構造控礦分析
一、岩體侵位動力模式
二、岩體侵位方式與成岩、成礦的關係
三、構造控礦分析
第七章 新橋礦田構造分析
第一節 礦田構造格局
一、北東向變形系統
二、東西向變形系統
三、北北東向變形系統
四、南北向變形系統
第二節 礦床地質特徵
一、礦體特徵
二、成礦岩體特徵
三、礦床成因
第三節 構造控礦分析
結束語
參考文獻
圖版說明
圖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