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農業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安徽農業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是承擔全校思想政治理論、中文、藝術素質等公共課程教學和社會工作、法學、漢語言文學、對外漢語、套用心理學等專業教學雙重任務的文科學院,是安徽農業大學文科類專業發展的重要生長點。

學院概述

學院由原馬列主義教研室、德育教研室和大學語文教研室等多個獨立教學單位整合而成,歷經文理學院的社科部、社科系等建制,至2000年再次分立建設,2001年首次招收“社會工作”專業本科學生,2002年調入外語系,增設公共事業管理系,成立今日之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學院經2004年全面調整後,現有社會學系、法學系、中文系、對外漢語系、心理學系、思想政治理論課教研部、藝術部等五系二部,在職教職工87人,專任教師78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4人,講師42人;博士與在讀博士19人,碩士41人,有3名美籍教授和數名國內知名教授作客座常年來院講學。

現有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思想政治教育2個碩士點,在校研究生50人;在校本科生五個專業1200餘人。

該院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是省級精品課程,社會工作專業是校級示範專業,有設備先進全省唯一的社會工作實驗室;有一個規範完整的中型“模擬法庭”;新建的心理學實驗室已經投入使用。學院資料室擁有圖書資料5萬餘冊,期刊、報紙200種。近3年來學院教師發表論文150餘篇,出版論著10部,主編、參與教材15部。承擔國家級項目2項,國際合作項目1項,省級科研項目14項,廳級30餘項,校級50餘項。

1997年以來,學院與美國罕布希爾學院建立了長期的校際交流合作關係,每年雙方互派訪問學者和留學生。赴美作訪問學者27人次,參加國際學術會議30餘人次,教授美、韓、越留學生70餘人次,接待國外來訪學者30餘人次。

學院近年連續舉辦“人文活動周”,積極推動了全校人文素質教育;在全校大學生辯論賽上,連獲第一、二名;在03、04級學校“新生杯”足球賽中分別獲得冠軍、亞軍;近年在新生軍訓內務評比中連續奪冠;在省殘聯的支持下,多次承辦和參加5.16全國助殘日合肥市府廣場大型文藝演出,展現風采,受到好評;2005年繼續參加5.16全國助殘日合肥市府廣場大型宣傳活動並擔負後勤工作。結合專業教學,每學期舉辦的“模擬法庭”活動,開闢了大學生學法、用法的新途徑。

學院在適應學校向多科性大學轉型的的過程中,教學、科研、學生工作和對外交流等各項事業蓬勃發展。

現任領導

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黨政領導
黨總支書記 管志權
黨總支副書記
院 長 孫 超
“思想政治教育課”部主任兼副院長 方章東

人才培養

對外漢語專業本科人才培養方案

業務培養目標:本專業注重漢英雙語教學,培養具有較紮實的漢語和英語基礎,對中國文學、中國文化及中外文化交往有較全面了解,有進一步培養潛能的對外漢語專門人才;以及能在國內外有關部門、各類學校、新聞出版、文化管理和企事業單位從事對外漢語教學及中外文化交流相關工作的實踐型語言學高級人才。

業務培養要求: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個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漢語言文學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對有關的社會科學、人文科學與自然科學有一定的了解;

2.掌握對外漢語教學的基本理論與方法,能進行課堂教學;

3. 具有相應的社會調查研究能力、一定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和初步從事科學研究的能力;

4. 有較全面的英語聽、說、讀、寫、譯的能力;

5.了解對外交往的有關方針、政策和法規,具有一定的外事活動能力;

6.了解本學科的理論前沿、套用前景與發展動態。

主幹學科和主幹課程:

主幹學科: 中國語言文學

主幹課程:英語口語、英漢翻譯、現代漢語、古代漢語、中國文學、外國文學、中國文化通論、西方文化與禮儀、語言學概論、對外漢語教學概論等。

主要實踐環節:包括課程實踐、社會實踐、專業實習及畢業論文的寫作。

最低學分要求:最低修讀85 學分,其中課內教學不低於73 學分,實踐教學不低於12 學分。

畢業標準及要求:

1.主修專業合格。

2.修滿本方案規定的學分。

學制與學位:輔修,文學學士

專業建制時間: 2006年

最低學分要求:最低修讀85 學分,其中課內教學不低於 73 學分,實踐教學不低於 12 學分。

社會工作本科專業輔修人才培養方案

業務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基本的社會工作理論和知識,以及較熟練的社會調查研究技能和社會工作能力,能夠在民政、勞動、社會保障和衛生部門,及工會、青年、婦女等社會組織和其他社會福利、服務、公益團體等機構,從事社團、社區、社會保障、社會政策研究、社會行政管理、社會服務、評估與操作等工作的高級套用型人才。

業務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社會工作的相關基本理論,樹立社會工作的價值理念,獲得專業方面的系統教育和專業技能的基本訓練。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個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社會工作的技能與方法;

2、具備進行社會調查研究的方法與技能;

3、具備理論分析、實證研究、社會工作實踐等多方面的基本知識。

主幹學科和主幹課程:

主幹學科:社會學

主幹課程:社會學原理、社會工作概論、個案工作、小組工作、社區工作、社會行政、社會政策、社會心理學、心理諮詢與治療、社會調查研究方法、社會福利、社會保障、社會研究方法等。

主要實踐環節:包括課程實踐、調查實踐、專業實習、專業實驗、學年論文及畢業論文的設計。

最低學分要求:最低修讀 學分,其中課內教學不低於 學分,實踐教學不低於 學分。

畢業標準及要求

1.主修專業合格;

2.修滿本方案規定的學分。

學制與學位:法學或哲學學士。

專業建制時間: 2001年

本科專業人才輔修培養方案(附表)

套用心理學專業輔修人才培養方案

業務培養目標:具備心理學學科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得到初步的科學思維和科學實驗訓練,能夠在科研部門、高等和中等學校從事和心理學相關的科學研究和教學的輔助工作以及實踐工作,或繼續攻讀相關學科的碩士、博士學位。

業務培養要求:學生主要學習心理學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心理學科學思維和科學實驗的基本訓練,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具備進行心理學實驗和心理測量的基本能力和將心理學理論、技術套用於某一相關領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可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套用心理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實證研究方法,掌握相關的統計、測量方法,具有綜合分析、數據處理和計算機套用的能力;

2.了解相近學科的一般原理和知識;

3.了解套用心理學的最新發展動態和套用前景;

4.掌握資料查詢、檔案檢索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取相關信息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實驗設計,創造實驗條件,歸納、整理、分析實驗結果,撰寫論文,參與學術交流的能力。

主幹學科和主幹課程:

主幹學科:心理學

主幹課程:普通心理學、實驗心理學、心理統計、學習心理學、社會心理學、心理測量、人類工效學、認知心理學、臨床心理學

主要實踐環節:包括課程實踐、調查實踐、專業實習、學年論文及畢業論文的設計

最低學分要求:最低修讀 86.5學分,其中課內教學不低於 65.5學分,實踐教學不低於 21 學分。

合格標準及要求:

1.主修專業合格;

2.修滿本方案規定的最低學分。

學位:理學學士

專業建制時間: 2006年

院系設定

社會學

社會學系成立於2001年,並於當年招收第一屆社會工作專業本科生,2004年開始招收社會工作(專升本)。現有專任教師6人,實習督導1人。2008年已實現專任教師碩士化,其中博士(含在讀)4人。此外,社會學系還聘請了美國麻州大學、罕布希爾學院、安徽大學等國內外知名教授為學生講授專業課程和專題講座。

經過幾年的課程改革和調整,社會工作專業的課程結構逐漸趨於合理。目前教育部社會學學科指導委員會所規定的社會工作專業十門主幹課程均已開設。社會學系在夯實學生理論基礎的同時,注重實驗和實踐教學,目前已建立校內外近十個學生實習實踐基地。

社會學系擁有安徽省內高校第一個的社會工作實驗室,總面積達120平方米,分設為小組工作訓練室、個案諮詢輔導室和技術控制室,目前主要針對《個案工作》、《小組工作》和《心理諮詢與治療》等課程進行實驗模擬教學。

在學校和學院的大力支持下,經過幾年的專業建設,2009年《個案工作》被列為校級精品課程項目,2006年,社會工作實驗室被列為安徽省教育廳重點資助實驗室;2007年,社會工作專業已被學校列為校級示範專業。

中文系

中文系建制於 2005年9月,設有漢語言文學本科專業。其前身為大學語文教研室,成立於1985年9月,主要從事全校的大學語文等人文素質公選課的教學與研究,2004年成功申報漢語言文學專業,2006年又成功申報對外漢語專業。經過20多年的努力建設,中文系已從單一的全校公共課教學單位發展成為既承擔全校大學語文公共基礎課教學,也從事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教學,同時也參與對外漢語專業教學與對外漢語交流工作的教學單位。

中文系注重師資隊伍建設,目前有專任教師12人,碩士生導師2人,教授2人,副教授4人,講師6人,其中博士4人,在讀博士3人;武漢大學、蘇州大學博士後2人。另聘有省內著名媒體著名記者師資隊伍職稱、年齡、學緣、專業結構合理,教師多出自北京師範大學、南京大學、山東大學、揚州大學、蘇州大學等國內知名高校。有4位教師在美國、韓國等國的高校作過訪問學者,有對外漢語教學經驗。

歷史發展

發展過程:

歷史發展 歷史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