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地概況
安康地貌為“兩山夾一川”,北靠秦嶺,在地質構造上是一個北仰南俯的巨大斷塊山,司馬遷謂之“天下之大阻”,成為長江、黃河兩大水系的分水嶺。南依巴山,地勢相對秦嶺較和緩,多渾圓狀或梁狀山丘。中間夾著一串珍珠般的5個小盆地,合稱安康盆地,東西長達100餘千米,南北寬度不一,石泉寬約3千米,漢濱寬約8千米,漢江蜿蜒流過盆地,形成最主要的農業中心區,並在此基礎上催生了厚重的區域文化。
主要城市
安康物華天寶,蘊藏著豐富的礦物資源,古時長期稱“金州”,就因為其境內的“越河川道出麩金得州名”。由於地處中國南北氣候分界線,動植物具有明顯的過渡性、混雜性和多樣性。在高山密林中生活著大熊貓、金絲猴、金毛扭角羚等珍稀動物。植被以常綠闊葉林為主,有櫟類、松類、樺類等樹種。在鎮坪、嵐皋一帶分布有一種落葉喬木,叫珙桐,為中國特有的單屬植物,系第三紀古熱帶植物區系的孑遺種,有植 物活化石之稱,因其花形酷似展翅飛翔的白鴿,而被西方植物學家命名為“中國鴿子樹”,與井岡山的燈籠樹、廣州的光棍樹並稱中國三大奇樹。經濟作物有天麻、當歸、核桃、板栗、絞股藍、茶葉等。由於屬全國兩大富硒區之一,高山雲霧環境下生長的富硒茶在唐代就成為宮廷專用的貢茶。 安康歷來為陝、川、渝、鄂交通要衝,有“秦頭楚尾”之稱。在明末清初“湖廣填陝西”的移民潮中,大批川、湘、鄂、皖農民遷徙到秦巴山間墾田,不同區域文化的相互融合,使這一方水土在秦腔、川情、楚韻、湘調、皖風的瀰漫下,具有了靈活善變的文化性格特徵,這從語言、飲食、民歌中可以窺出。因行政隸屬的關係,關中話藉助政治優勢不斷擴展,最終演變成以關中話為主體並雜糅了各地方言的安康話。飲食更是薈萃了南北菜系的精華,在陝菜的基礎上融入了川菜的麻辣、楚菜的鹹鮮,創造出了別有風味的安康菜。紫陽民歌既有高亢明亮、拖腔悠長的山歌號子,又有旋律輕快、柔麗婉轉的小調音樂,使聽者或多或少總能在歌聲中感受到川話楚語的餘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