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瓦茲洛色重機槍在1902年研製成功,並由斯太爾公司在1905年開始生產,曾為捷克斯洛伐克、荷蘭、瑞典、匈牙利等多國裝備使用。守瓦茲洛色是一個敢於創新的武器設計師,他非常大膽的在他的新式機槍上採用了手槍和衝鋒鎗才用的自由槍機原理和槓桿延遲開鎖(也就是半自由槍機原理)自動原理,並為以後出現的滾珠延遲開鎖半自由槍機原理套用到機槍上奠定了基礎。(MG42,MG3,G3,MP-5等槍械都是採用這種閉鎖結構。
但是他也為了他的大膽付出了代價,為了避免開膛的時候子彈還留在槍管中,這隻重機槍的槍管很短,並且需要強度很高的復進簧(這也是後來MG42的特點,正因為此,MG42才實現了高射速)。
但守瓦茲洛色重機槍有一個很大的技術缺陷:子彈在上膛前必須塗抹油脂,否則無法抽殼。(這個問題是該槍的最大缺點,而這種缺點也出現在了同一時期甚至是後來自動武器的研製工作中,例如與M1型“伽蘭德”半自動步槍競爭的美國“佩德森”半自動步槍就出現了這種問題,並且就是因為這個問題導致佩德森步槍在與M1半自動步槍的競爭中敗下陣來)。
![粵式六八水冷重機槍](/img/4/860/wZwpmL4gDNwgTN1EDMxcTN1UTM1QDN5MjM5ADMwAjMwUzLxAzL3I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守瓦茲洛色重機槍](/img/3/373/wZwpmL0ETO2UTN3MjMxcTN1UTM1QDN5MjM5ADMwAjMwUzLzIzLyI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守瓦茲洛色水冷重機槍在1918年被四川兵工廠引進圖紙,並於同年開始在四川兵工廠生產,月產1~2挺,生產裝備數量不詳。抗日戰爭中北上的川軍曾經裝備此槍。但是比較奇特的是,這種外形古怪的重機槍居然在廣東兵工廠也有仿製生產。1919年,廣東兵工廠開始仿製生產守瓦茲洛色水冷重機槍,稱為 “粵式六八水冷重機槍”,其將原槍的口徑改為6.8毫米,裝備粵軍部隊。至於在戰鬥中的表現,我們就無從得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