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基礎
宇宙崩塌論的基礎是宇宙中的各種力早晚會發生根本性變![](/img/7/b83/nBnauM3X4YTN3IjN5MTMwMDN5MTM1QzN3ITN5MTNwAzMxAzLzEzLyU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宇宙之所以會崩塌要歸因於2012年發現的一種亞原子粒子,被稱之為“希格斯玻色子”。
相關報導
據國外媒體報導,一些理論物理學家指出宇宙將最終發生崩塌,包括人類在內的一切事物將被壓縮成一個堅硬的小球。丹麥南方大學的研究人員指出宇宙發生崩塌的風險超過科學家此前的預計。在宇宙內的一些區域,這一過程可能已經開始並不斷吞噬宇宙的其他區域。這種令人恐怖的理論已經存在了一段時間。丹麥研究人員聲稱他們已通過數學方程式證明這一理論。宇宙崩塌論的基礎是宇宙中的各種力早晚會發生根本性變化,導致所有粒子的重量急劇升高。包括所有沙粒、行星和星系在內的宇宙萬物的重量會比當前提高數十億倍。
根據希格斯提出的理論,這種相變在大爆炸後瞬間發生,導致時空結構發生變化。相變過程中,空白空間開始充滿不可見的物質,變成所謂的希格斯場。一些基本粒子與這個場發生互動作用並在此過程中獲得能量,這種固有能被稱之為粒子的質量。
藉助於數學方程式,丹麥南方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希格斯場能夠以兩種狀態存在,就像物質能夠以液態或者固態存在一樣。在第二種狀態下,希格斯場的密度是科學家已觀測到的數十億倍。如果這種超密集的希格斯場存在,這種狀態的一個“氣泡”能夠在任何時間在宇宙的特定區域突然出現,就像沸水的氣泡一樣。隨後,這個“氣泡”以光速膨脹,進入所有空間,而後將希格斯場從這種狀態變成一個新狀態。氣泡內的所有基本粒子的質量將超過氣泡外的粒子,它們聚集在一起形成超大質量中心。
丹麥南方大學的博士生詹斯-克羅格表示:“很多理論和計算預測相變的存在,但此前進行的計算存在一些不確定性。當前,科學家通過更為精確的計算得出了兩大發現
![](/img/a/519/nBnauM3X4ETNxcDO5MTMwMDN5MTM1QzN3ITN5MTNwAzMxAzLzEzL1M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研究過程中,丹麥南方大學的科學家分析了有關相變預測的3個數學方程式。分析結果顯示這些方程式可以整合在一起,彼此之間發生互動作用。雖然新計算結果顯示宇宙發生崩塌的風險超出此前預計,但還有一種可能性,即這種現象永遠不會出現。這種相變發生的前提是宇宙由我們知道的基本粒子構成,包括希格斯粒子。如果宇宙記憶體在未被我們發現的粒子,有關相變預測的基礎便不復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