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言領悟
孫雪峰以其思與言領悟“虛極緣在”湍動之息、不言之美,對當代詩歌、小說和藝術作品的創作與發展作出探討。
通過《斷——談野人詩語言藝術特色》、《斷刃——剔開“語言隱喻”的野人詩》、《零度之外》、《另一種想像》等作品,透過對“存在者之真理自行設定入作品”的發掘與張散,對野人(洪永泰)詩“虛-象”結構式的解釋,闡發了野人詩語言“情真、語凝、意動、審美創新”等特徵,指出其通過可思感的意象結構趨構,帶人入那虛極自持而不可感的不可說之境,為當代詩歌創作開拓出嶄新的意蘊化途徑及其所遵循的基本原則,試圖探尋一條漢語言創作獨特的意念性統覺審美之路。
並通過《我就是世界創造自己的地方——讀特蘭斯特羅默的詩》、《死神唇邊的笑——再讀李金髮》等作品,探索了文學作品的純思文本的無意義締結機制。此外,他還憑藉《知不道人》、《畫在人間,神思在天外》、《殘缺的走失》等作品,通過對老可、黃滄粟、路中漢等當代畫家的研究,探討了藝術作品意念性構成的審美蹊徑。尤為關注網路詩人、非主流詩人的創作狀態。
純思之詩
他的詩深受道學、佛學、現象學和野人詩影響,以純“思”反構 、體驗與言說相交合、視域引發式的言語方式,充分挖掘語言隱喻、隱寓與徵象的特徵,並激活了漢語言賦聲象形、蓄勢而生的天性,試圖重塑語言的詩性,觸及詩意地棲居。
如《拓荒牛》:
記憶割斷韌角
攪著犁過的時間
在裂縫處
啃嚼遺忘的厚度
歲月沉在眸底
噙著
冷卻的自尊
煮在血中的枯骨
開成荒野里
皸裂的泥土
詩中建構了一個被遺忘的開拓者、先驅者、守護者形象,他如同仁慈的父母,含辛茹苦地養育了子女,卻得不到理解與贍養,被遺忘、拋棄、屠戮,惟有含著淚,葆有著孤傲卻已冷卻的自尊,在“犁過的時間”中“啃嚼遺忘的厚度”,縱使如此,仍不惜身化泥土,執著守望!既有對現實現象的意象化構擬,又深蘊著人言說向語言言說予讓,達向“存在而為自為存在”的領悟。
再如《拋棄》,追隨著荷爾德林“在貧乏的時代/詩人何為?”的追問,以及海德格爾對此追問的回應。
光
被壓成光影
塞進脫落的季節
扭曲
顛著迷亂的腳步
踩折了失落的坐標
貧乏
剔開掙扎
策動顛覆的陰謀
黑暗控訴著
它的枯萎
在貧乏的時代,人被物化、異化,精神被導向虛無,人們試圖拋棄傳統乃至顛覆一切,卻又無法逃脫傳統的桎梏,惟有在畸形的扭曲中掙扎乃或狂歡。促使人思索天性的回歸與重構。
而在《造字》中,漢語言賦聲象形、蘊勢而生的天性激盪迭起,沉潛著詩人造天賦之“字”,造思言之“字”的夢想:
意念
疲倦地
分娩著語言
異化
被串成符號
曬在時間的陡坡
沉積
踩著一個
潛伏的世界
通過這些純思之詩,表現出詩人對於開端之思的叩問,對人性回歸和大我重構的呼喚,對於未來歷史的思向,以及對於終極意義的尋找!
“勢小說”的探索
他以“現象趨構,因形造勢”為名進行的“勢小說”實驗,把現實引向現象,以現象昭應現實,即以世界顯現之“象”達向“象”構現實的純思文本締結,探索當代全球化、異化背景下的漢語創作。作品以意念取勢,因現象而造勢,奇幻詭譎,“象”構迭生,又與嚴格意義上的現實息息相關,以對現象的“虛-象”結構趨勢建構的詩性結構,意念性地表現純思之美,探索存在的意義。
如《縫補歲月的人》,講述了一個人不斷地裁開、破壞屬於自己的世界,又不斷地縫合,直到他配了一副眼鏡,想認清這個世界,可是戴上眼鏡之後,卻又分不清哪個世界才是他真實所在的世界。他把眼鏡砸碎,再縫合之後,奇異地發現自己居然有了一雙複眼,表現了不斷更迭的人領悟世界的基本方式;《偷窺》、《時間的中心》等作品則直接接駁存在主義的哲學基礎,隱寓著“人從虛無中來,經歷痛苦與荒誕的存在後又消散於虛無;人都是孤立的,無法溝通,也得不到救助,外部世界也是個毫無意義的存在,人生存的周遭環境已嚴重物化,人為物役,喪失了主體性;人與自我的關係也呈荒誕狀態,人在不可避免地成為非人”,繼而召喚人性的復甦!
《謀殺》表現了主人公不斷地往返於蝸居的現實與敞開的現實之間,總覺得有人或者什麼事物會在這條道路上,意圖將他謀殺,因而終日惶恐不安,但是終未能逃脫被謀殺的命運,在臨死前,他發現謀殺他的竟然是他自己,隱喻著人與自身、人與現實的衝突,從而引發讀者思考人存在的現實意義;《拾荒者》則直指社會現實,通過一位拾荒者辛苦營造著屬於自己的居所、微末的領地,卻又被無緣無故強令拆走,繼而被火燒死的意念性營構,表現了人作為孤獨個體的“孤島效應”。《雪橇》通過一個被誣陷為謠言的散播者,在經歷逃亡之後,竟被自己求助的對象野狼撕食,在他臨死前,卻看見雪原上,一個人正像他一樣駕著雪橇,不停地繞圈子。表現了對現實世界的寓言式異化,發覺了語言的迷霧在人與人之間造成的隔閡,其目的仍是為了探尋存在的意義,人們發掘語言或者拋棄語言,正是為了超越語言的局限,尋找新的溝通渠道。
作為一種新銳的語言實驗,還需經歷思與言和時間的炮烙與考量。
思與言
1、虛持者敞開為虛持之“象”,並稱命於虛持。
2、人把握世界的本基思感趨向——湧現!本原結構為維持自身,而擴張自身趨向結構、吞噬他向結構,並與此同時降生新向結構,而本原結構僅僅通過結構著結構而護持自身的“湧現”,為人領悟世界,築基拓原。人作為世界之緣在,從生髮處即與世界葆有著同一隱秘結構,在世界結構對人結構的結構中,人趨向於對自身結構的完成,人昭應世界並領命於世界的呼喚。
3、人透過感覺領悟世界,並凝向意念。
4、人即世界——“人”即世界的“虛—象”結構,“人”的思、言、為意味著“人的世界”的邊界……
5、猴子從樹上跳到地面,顫悠悠地站直後,再去抓捕猴子。
6、人的罪惡取決於欲望的實現,而非欲望本身。
7、作為風乾而出音與形、思與美的標本,漢語言全部的奧秘,就隱藏在其蘊行的徵象與隱喻的言語之間。
8、不同的意象都可以隨性地引入詩之結構,它們之間並不存在必然的邏輯性關係,它們只在詩之緣構中產生關聯,此種關聯的妙處在於,這些毫無邏輯關係的意象,被拋投在結構中旋盪,意象任何組織、羅列、碰撞都會產生新的意象關聯,並且在蘊境上,成為和現象相匹敵的“象”構。
9、由動詞營構的動態意象趨構使得詩之結構猶如諱莫如深的巨大漩渦,呈現出循環不止的旋動構成趨勢,生活靈動、動感十足。
10、野人詩如同語言蒸發後濃縮的結晶,總把意象凝到極致,再勃然發動,如同被擰緊的發條,在鬆開的剎那,不受方向與時間的約束迅猛地旋開,達向永生永動的美之自美,充沛著發散性的特質。
11、野人的“情”中,顯有教化式的“以理服人”,卻震爍著衝擊人心的“以情動人”。野人的“情”,讓作為生命第一感覺之“情”,穿透語言,並使之發光。愈是簡單、凝練、純真,乃至天真,愈涵醞著相機而發的絕大氣蘊。此一情,率真而蓄,待機而發;此一情,憑空蘊勢,虛極而動;此一情,突破黑霾,普照精神。有此一情,才有“古道,西風,瘦馬”,才有“陌上花發,可以緩緩醉矣”,才有“情感的黑洞”;有此一情,才有“大江東去”,“醉里挑燈看劍”,才有“那真實的瘋狂/是否還在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