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孫鐵鋪鎮因孫姓鐵匠而得名。與羅山縣竹竿鎮隔河相望,東臨寨河鎮,北臨息縣八里岔鄉、曹黃林鄉,南臨仙居鄉、北向店鄉,區位優勢得天獨厚。
清朝時,孫鐵鋪鎮建置屬在城裡孫鋪保(下轄形式為里、保、甲、牌制,光山共轄30個裡)。
民國時期孫鐵鋪所轄範圍幾經變化。
建國後孫鐵鋪轄區已幾經變化,自1958年-1983年為孫鐵鋪人民公社;
1983年4月以後,改稱孫鐵鋪鄉;
1985年12月,孫鐵鋪撤鄉建鎮,轄15個村1個居委會。
2005年全省機構改革,臥龍台鄉劃入孫鐵鋪鎮管轄。臥龍台鄉位於光山縣西北部,距312國道9千米。1975年建紅旗台公社,1980年改臥龍台鄉。1997年,面積85.5平方千米,人口2.1萬人,轄臥龍台、屈寨、金大灣、陳大灣、黃崗、馬崗、黃橋、金寨、郭鄉、鄭棚10個行政村和臥龍台街1個居委會。
截至2017年末,該鎮轄25個行政村,449個村民組,13609戶64420人。
區劃
2017年末,該鎮轄振興街、光明街、龍台街3個居委會,孫鋪、劉鄉、王樓、鄭堂、劉寨、屈崗、周鄉、劉渡、杏山、江灣、蔣樓、謝套、金窪、舒堂、安樂寨、陳大灣、郭鄉、黃崗、黃橋、金大灣、金寨、龍台、馬崗、屈寨、鄭棚25個行政村,449個村民組,13609戶64420人。黨委1個,黨支部47個,黨員1429名。
自然
孫鐵鋪自然資源、人文資源、旅遊資源豐富。地勢呈西南高東北低,地貌為西部淺山區,南部丘陵崗區,西北部為沿河平畈區三個類型,最高峰杏山海拔高度為241.6米。總面積148.91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積8311.63公頃,山林面積1900.22公頃,水域面積1476.76公頃。主要河流有竹竿河、青龍河和寨河等,均為淮河一級支流。境內四季分明,雨熱同步,具有顯著的季風氣候特徵。境內名勝古蹟有杏山仙洞、秦始皇趕山填海遺鞭處、臥龍台神龍井、胡竹園革命會議遺址、馬崗戰鬥遺址以及建設中的仙居國家農業公園。
發展
孫鐵鋪鎮地處光山、羅山、息縣三縣“金三角”位置,是光山縣西北部交通樞紐,小城鎮建設突飛猛進。312國道、滬陝高速、寧西鐵路穿境而過,孫馬路、孫北路、孫息路在此交會。立足獨厚的區位優勢,該鎮以六城聯創為契機,強力推進中心集鎮、周邊小集鎮建設及“丁”字形示範帶各村街“淨化、硬化、亮化、綠化、美化”工程,鎮容村貌煥然一新,成為信陽市東南部耀眼的小城鎮建設明星鄉鎮。
孫鐵鋪鎮是農業大鎮,典型的豫南魚米之鄉,盛產水稻、小麥、油茶、花生等農作物和各種鰱、鱅、草、鯽等淡水魚類,雞、豬、鴨等養殖業興旺,是信陽市糧油生產大鎮,糧食產量占光山縣1/10,也是光山縣林業大鎮,全鎮林業面積3.8萬多畝,境內竹竿河畔杏山山脈盛產的信陽毛尖中的精品——杏山竹葉青茶享譽中外。
孫鐵鋪鎮是光山縣經濟文化重鎮,是楚文化和中原文化的結合部,民風淳樸,文化燦爛,商貿繁榮,是周邊3縣8個鄉鎮的商品集散地。有中小企業31家,個私工商戶1800多戶,非公經濟產值億元,振華油脂廠、綠源養豬場、江灣養雞廠、江灣沙場、皖潤自來水廠等一批民營企業年創利稅1500萬元以上。大型國家土地整理、農開工程,整村推進、移民搬遷等精品項目建設推進了全鎮經濟加快發展。
因處在光山縣對外視窗的門面位置,多年來,孫鐵鋪鎮各項工作一直以一流的標準、超前的理念走在全縣前列。2009年3月27日,在全省率先成立首家土地銀行,拉開了信陽市農村改革發展綜合試驗區建設的序幕,該鎮在外成功人士陳啟偉個人投資6000萬元打造了全市民營企業援建試驗區建設典範。孫鐵鋪鎮多次榮獲光山縣年度目標考評一等獎,奪得光山縣“紅旗渠杯”、“興林杯”、“興農杯”獎盃、“光山縣水利建設貢獻獎”、試驗區建設突出貢獻獎、綜合試驗區先進鄉鎮、信陽市先進基層黨組織、信陽市糧食生產先進鄉鎮、河南省衛生先進鄉鎮。
教育
河南光山孫鐵鋪高中始建於1956年,原名光山四中,學校位於豫南重鎮——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孫鐵鋪鎮北街, 南靠美麗多姿的杏山,西依風景秀美的竹桿河,312國道從門前經過,孫馬、孫梅、孫北公 路在這裡交匯,交通十分便利。建校50年來,在孫高等歷屆領導師生的共同努力下,不畏艱難 ,勇於拼搏,形成了鮮明的辦學特色,取得了顯著的辦學效益。50餘年來,學校為社會培養 合格畢業生近萬人,一批批孫高學子從這裡走入大學殿堂,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