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908)溫州瑞安人,字仲容,號箱扇居士,世
人把他與俞曲園,黃以周合稱為"清末三先生',.
![孫治讓](/img/e/a1e/nBnauM3XzcjM1kzM5UTMxgjN5QTMxEzNwQTMzQTNwAzMxAzL1EzL2Y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孫治讓以一身兼具"墨子的摩頂放踵利天下"的
精神,顧亭林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胸襟,
周公的"以政教致太平"的理想131(P103)成就了他
一生的輝煌,奠定了他在中國晚清朴學,近代溫
州文明開化中的崇高地位.綜觀其一生的成就,
曾經出現過兩次高潮,而在這兩次高潮中分別
涌動著兩大文明勁流;其一是在經史子集園地
上耕耘所散發出的中國古文明的芬芳,其二便
是汲取近代西方先進文明所折射出的光芒.前
者讓他成為傳統知識分子中的佼佼者,後者讓
他成為晚清致力於國學研究的舊知識分子走向
與時俱進的先進代表人物.如果把前者看成是
文明傳承的積累,那么後者便是文明聚合的裂
變,即新生.孫治讓後半生之所以沒有沉迷於
"吃吃治經生之業',,而邁向人生的另一個春天,
西方文明這股勁流起著重要的作用.他的後半
生無論是思想還是實踐無不閃爍西方文明的光
輝.
為何西方文明垂青於他 為何同謂"清末三
先生"的俞曲園,黃以周這些"研經之侍,國粹
學者"卻"識多拘滯,歐化或未",惟獨孫1台讓
為"歐化之精"[4) (P451)呢 這要歸功於孫治讓在吸
收西方文明上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以及他勇
於探索新生事物和汲取先進思想的品格.
首先,孫冶讓深受其父孫衣言的永嘉學派
"經世致用"思想的影響,更易於追隨時代潮流.
他在《孫太僕年譜序》中說:"吾欲以經術措諸
世用,亦本其先人之訓0"1894年春,孫治讓"八
試禮部不第",而此時正值中日甲午戰爭爆發,
現實的嚴峻使他從"天朝大國"的夢幻中驚醒,
放棄科舉利祿之途.他深悔生平所習"與時不相
應',目睹了西方文明給予日本所帶來的巨大功
效,乃以永嘉學派經世致用的寬容胸襟接受了
西方文明.
其次,孫治讓一生"未嘗師事人',,不受政
見和學術派別的束縛,不以門戶之見排斥異說,
"九域數方聞,先生最門戶不分".川(P477)這使孫
治讓要比同時代其他經學家,封建士大夫更容
易衝破傳統思想的束縛,接受新知識,新觀點
跟上時代步伐,以"學無新舊,唯其致用"的態
度對待西方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