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化遺產名稱:孫文明民間二胡曲及演奏技藝所屬地區: 上海 · 奉賢區
遺產編號:Ⅱ-5
遺產類別:民間音樂
申報日期:2006
申報人/申報單位:奉賢區
遺產級別: 市
人物簡介
孫文明,又名潘旨望,男,1928年農曆四月十六生於浙江省上虞縣。他4歲那年因患天花而雙目失明,12歲即拜師學算命,以為謀生之道。13歲起即顛沛流浪,行走各地。
1944年,孫文明開始學拉二胡。心靈手巧的孫文明在流浪蘇南各地的途中四處求教,潛心鑽研,博採眾長,在學會了當時民間流行的江南絲竹、戲劇曲牌、民歌小調的基礎上開始追求自己獨創性的二胡演奏技巧和藝術風格,並嘗試創作二胡新曲。
1952年,他轉折飄蕩來到奉賢,入贅於南橋鎮東街光明弄潘家,改名為潘旨望。生活上得到政府和街道組織照顧而漸趨穩定的孫文明創作欲望更加強烈。至1957年3月,他先後創作了《流波曲》、《四方曲》、《送聽》、《彈樂》、《夜靜簫聲》、《春秋會》、《人靜安心》、《晝夜紅》等八首二胡獨奏曲和《志願軍勝利歸來》等卡曲。1962年12月,孫文明因肺結核咯血病故。
人物評價
國內外的有關專家對孫文明的民間二胡曲及其演奏藝術有很高的評價。1957年3月,他到北京參加了全國民間音樂舞蹈匯演,受到周恩來總理接見;1959年,他應邀在上海音樂學院授課一年;上海和香港分別出版過《孫文明二胡曲集》;《中國民族民間器樂曲集成*上海卷》收錄了他的4首作品。
孫文明的民間二胡曲及其演奏藝術當時在江南地區,特別是太湖流域的城鎮鄉村很有影響,深受百姓喜愛。其原因,一是他熟悉江南絲竹、廣東音樂和其他民間樂曲,熟悉京劇、錫劇、紹興戲、申曲、蘇州彈詞等戲曲和曲藝音樂,並善於從中吸取豐富的音樂營養,二是他有刻苦鑽研標新立異的精神,別出心裁地革新二胡演奏方法,模仿四胡、琵琶、三弦、洞簫等樂器的演奏效果,令聽眾驚嘆。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上海音樂學院、上海民族樂團項祖英、周浩等專業二胡演奏家曾專門向孫文明拜師學藝並採風記譜。
曲藝特點
學術界認為,孫文明的代表作《流波曲》與華彥鈞的《二泉映月》都是我國民間二胡曲中的優秀傑作。孫文明在其他幾首二胡曲中,創造性地運用了獨特的技巧,豐富了二胡的表現力。例如,他的《夜靜簫聲》,全曲在一根弦上運用輕拉虛按的技巧(他把這種技巧叫做“托絲”),成功地模仿出洞簫的音色;他揉合了廣東音樂和江南絲竹音調而創作的《送聽》一曲,用八度定弦及雙馬尾演奏,獲得了多件拉弦樂器合奏的效果;在滲透著蘇州彈詞和絲竹音調的《彈樂》中,作者為增加琴弦的有效長度以擴展音域,他別出心裁地把內弦按順時針方向繞在軫子上,並從下面的軫子內側引下,再脫開千斤(把外弦軫子當作彈撥樂的山口);右手運用了跳、帶、頓、檫的弓法,結合左手的撥奏,奏出了琵琶、三弦的彈奏效果;至於在卡曲中用二胡模仿人聲、火車聲,乃至飛機、大炮的轟炸聲,
曲藝發展
在1952年到1962年十年中,孫文明的二胡演奏在奉賢及毗鄰地區家喻戶曉,童叟皆知。1998年,奉賢縣政府舉辦了民間音樂節,紀念孫文明七十周年誕辰。
曲藝現狀
孫文明的民間二胡曲及其演奏藝術固然是音樂寶庫中的瑰寶,然而,由於其技巧難度很高,難以普及,加上當時向他學習過的上海音樂學院、上海民族樂團的幾位老先生均已進入耄耋之年,有的甚至已經謝世,所以,雖有音響和曲譜資料,但要傳承其演奏藝術,還需作長期的艱辛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