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作
從1990年起大量從事音樂創作,迄今在中央、省級電視台、電台、音樂期刊和報紙發表歌曲近300餘首,影視音樂多部。歌曲代表作【霧裡看花】、【萬事如意】、【感謝你】、【孔雀東南飛】、【帶上月光上路】、【為我加油】、【追緣】、【向北方】、【中華武魂】、【天地武魂】、【自豪的建設者】等等。青少年歌曲【青春通行證】、【我聽見時光的聲音】、【永遠的訴說---獻給老師】、少兒歌曲【手拉手祖國更美麗】、【壹加壹歌】、【快樂的夏令營】等等
影視音樂作品:電影【英雄無淚】,電視連續劇【水鄉佚事】、【多彩的年華】、【大屋的丫環們】、【大路正朝陽】、【本家兄弟】、【誤入商海】、【燒餅皇后】等等,電視連續劇【駝道】、【別走我愛你】中的歌曲部分,電視專題片【吳越春秋】、【採集陽光】等等。電視紀錄片【武之舞】(主題歌【中華武魂】),【中國武俠電影人物誌】(主題歌【天地武魂】)等等。電視兒童音樂劇【刻舟求劍】、【宣王好射】、【執竿入城】等等。
根據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資料,歌曲【霧裡看花】{英譯:looking at flowers in a fog}、【萬事如意】、【淚滴】、【感謝你】、【孔雀東南飛】、【向北方】、【追緣】、【你我天地】、【蝴蝶吻花山】、【只因心中有愛】、【天驕】等,在香港地區、台灣地區、新加坡、馬來西亞、日本、韓國、美國、加拿大、英國等國家和地區的華人中廣泛流傳。
作有單樂章交響樂【青年序曲】、【陝南土風舞曲】等。作有數十首自己作曲的、或改編自世界古典名曲、及各國民歌的輕音樂。
發表論文
主要音樂美學專業理論論文
【試論音樂與人類情感聯繫方式及其審美基礎】發表於人民音樂出版社【音樂研究】1984年第2期
【析“一曲多用”之本質 談戲曲衰落之現實】發表於【人民音樂】1986年第12期
【論音樂音高結構的審美基礎】發表於【中國音樂學】1989年第1期,此文為碩士研究生學位畢業答辯論文。
【音樂美之源的廣義資訊理論初探】發表於南京藝術學院學報【藝苑】1987你第1期
【論音樂美接受的特殊性及其辯證過程】發表於天津音樂學院學報【藝苑學習與研究】1989年第1期
譯文【音高感覺的生理機制】翻譯自英國【新格羅夫音樂和音樂家詞典】第15卷【音樂心理學】條目397頁。發表於人民音樂出版社【人民音樂】1990年第2期
【談通俗音樂的和聲運用】發表於【人民音樂】1992年第3期
以及在【人民音樂】、【舞蹈】、【中國廣播】、【中國廣播影視】、【中國文化報】、【音樂舞蹈】、【藝術與時代】、【歌劇藝術】、【中國電視報】、【北京晚報】、【北京青年報】等報刊發表音樂普及性理論文章計十數篇。
獲獎情況
1992【何時】獲年香港“NHN十大金曲獎”
【霧裡看花】獲中央人民廣播電台1994年最佳作曲獎
獲上海人民廣播電台、上海電視台1994--1995中國原創音樂榜最佳作曲人獎
獲上海人民廣播電台、上海電視台1994--1995中國原創音樂榜最佳編曲獎
1995年【萬事如意】獲中央電視台春節晚會歌舞類一等獎
1995年【霧裡看花】獲上海東方電視台“中國最佳作曲、編曲獎”
1995年【上海,你早】在上海廣播電視局等舉辦的‘上海之歌’征歌活動中,獲銀獎
1995年獲江蘇文藝台流行金曲榜百期原創歌曲評選中被評為‘最佳作曲獎’
1995年【追緣】獲1中央電視台第三屆中國音樂電視大賽銀獎
【霧裡看花】獲1996年香港“叱吒風雲最受觀眾喜愛獎”
1997年【霧裡看花】獲東方電視台等頒發的‘九十年代觀眾最喜愛的電視歌曲’作曲獎
【霧裡看花】、【向北方】、【孔雀東南飛】、【今晚我們相識】、【圓明園抒情】、【問一問大路】、【河畔
相見】等等歌曲多次獲得全國及省級各種金曲獎項數十個
先後多次獲得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包括1996年【我聽見時光的聲音】,1997年【手拉手祖國更美麗】,1999年【滔滔千古情】【快樂的夏令營】,2000年【當代工人之歌】等
【向海洋】獲1998年文化部、國家海洋局舉辦的全國海洋歌曲徵集活動二等獎
【澳門我帶你回家】獲2000年中央電視台春節晚會歌舞類三等獎
【中華旅遊之歌】2001年獲國家旅遊局等主辦的2001世界旅遊日【中華旅遊之歌】全國征歌大獎賽一等獎
2004年歌曲【警察的故事】獲公安部警察歌曲創作演唱大賽創作一等獎
2005年【祝福你,生命之樹常綠】獲"生命之歌"全國安全歌曲大賽銀獎
2008年【霧裡看花】獲中國音協等舉辦的改革開放30年30首經典金曲獎
2009年【霧裡看花】獲中央電視台改革開放30年100首金曲獎
2009年歌曲【明天輝煌】在北京市慶祝建國60周年文藝作品徵集評獎中獲佳作獎等等
武俠歌曲【中華武魂】受到聽眾特別是網友十幾年如一日的追捧,【天地武魂】也大受歡迎
2009年主鏇律歌曲【自豪的建設者】以動聽的時尚舞曲風格受到民眾普遍喜愛
成長經歷
青少年時期
媽媽十月懷胎在西藏
1973年,孫川的父母從西藏調回北京,他們帶回了一大推78轉的唱片,孫川聽著都覺耳熟:克萊斯勒的小提琴曲、貝多芬的奏鳴曲……孫川說媽媽我好像在哪都聽過?媽媽覺得不可思議,突然間恍然大悟道:是在媽媽媽肚子裡聽過?擔任小提琴演奏員的媽媽整個十月懷胎都呆在西藏,高原的花開了三季,樹綠了三季,唱機上的唱片也鏇轉了三個季節。五十年代末,部隊文工團進京演出,兒子降生在四川,職名孫川。
每次吃白薯,他都要扮演一個強盜
孫川一兩歲時和姐姐落戶在北京。他從太平橋潔茹託兒所進入玉泉山下的“六一”幼稚園,再進入有“貴族學校”之稱的育英國小。在這些條件優越的環境裡,他不知自然災害吃糠咽菜的苦澀,幼稚園下午那頓英國式午茶,使他品嘗的是牛奶和小點心的甜膩。唯一的粗糧白薯,給了他新鮮美味的口感。每次吃白薯,他都要扮演一個強盜,他旁邊的女同學手中的白薯都會被他劫掠,而每次分給他的牛奶,他又都全部倒給身邊的女同學。壞孩子和好孩子,他樂此不疲地交替扮演著這兩個角色。
優越的生活,無法掩蓋童年的孤單和寂寞
在幼稚園他喜歡畫畫,隨心所欲地東摹西畫,但他得不到家庭的培養。7歲時,他開始閱讀長篇小說,《黎族之鷹》、《歐陽海之歌》看得他盪氣迴腸;到中學開始讀托爾斯泰的三部長篇、巴爾扎克的《人間喜劇》……到高三又深深地迷戀哲學書籍。
在西南軍區工作的父母從1953年進藏到1973年出藏,奉獻20年,這期間兒子已長成15、6歲的少年。但兒子一直過著或集體或獨自來往的生活,他沒有家庭概念,沒有具體父母之愛,不懂人情世故,這一段空白造成的淡漠永遠無法抹去,這曾給青年孫川一種創痛,給他的成長帶來負面的影響和情緒。
看不見的手指把音樂彈奏出來
孫川對8個樣板戲倒背如流,在文工團的幹校,這個北京來的孩子竟當起了老師。幹校排《沙家浜》爸爸拉京胡,媽媽唱阿慶嫂,其他角色都由小孫川來教。大家說這是“孫家班子”。不只是京劇,器樂作品《白毛女》、《紅色娘子軍》他也能倒背如流。叔叔阿姨夸這孩子的音樂記憶力真好。上中學時,他常常把學校宣傳隊的手風琴提出來拉個沒完。沒任何人教,不知怎么在拉手風琴中把簡譜學會了。拉《少女波爾卡》、《牧民歌唱毛主席》,沒有任何人告訴他怎么拉,他就會了。他拉得發狂,心裡很痛快,兩隻手都拉得腱鞘囊腫,直到前幾年腫才消下去。
一手拿著《反杜林論》,一手拿著《和聲學》,坐在黃土坡上
國中畢業,孫川應該留在北京,雖然那時畢業生還大規模地到北京郊區插隊,但孫川依然是符合留城條件令人羨慕的一個。但他認為當時的青年人羨慕有一個固定工作,為結婚準備多少條腿的家俱和置辦“三轉一響”是無聊和庸俗的。恰好有一位同志要到延安去插隊,這理想主義的選擇和他一拍即合。就這樣,在某天早上,孫川偷拿了戶口本去天壇南里派出所辦理了手續。回家後孫川把這事告訴了尚不知情的媽媽,媽媽一臉吃驚。在張思德燒炭的地方甘泉縣,孫川看到的與爸爸原來給他灌輸的那些正面的東西完全不同,山區農民的生活非常落後,幹部和民眾的關係也不像爸爸說的那樣。幹了幾個月的農活孫川就吃不消了,他當起了放羊倌,放羊的時候他一手拿著《反杜林論》,一手拿著《和聲學》,坐在黃土坡上,頭上是藍瑩瑩的天,這是孫川知
青年時期
青生活一年中最美的畫面。
為趕到延安參加面試,他走了80里的夜路
下鄉第二年,孫川參加了恢復高考後第一年的考試,交卷之後已成竹在胸,他報考的第一志願是北大圖書館系,第二志願是西安音樂學院。藝術院校提前招生,因為通知晚了,為趕到延安面試,他走了80里的夜路。西安音樂學院優先孫取了這位命中注定和音樂結緣的青年。由於他天生的好聽覺,到第二年級就免修視唱練耳。
他花了5元報名費,回到了北京
又是三年,在北京長大的孫川常想回到北京的那種文化氛圍,他太想回北京了,這時他才知道有考研究生這條途徑。當別人去爭進京演出、參加調演這份榮譽時,他悄悄閃到一邊學習外語。大學畢業分配工作時他跟同學說過,多則10年,少則5年,我肯定能回到北京。可是三年後,他花了5元報名費,報在繆天瑞這位六、七十年代在音樂專業基礎理論界堪稱泰斗的老師名下,並在70多位考生中一舉奪魁。多少年以後,他都以為許許多多人都和他一樣靠個人奮鬥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未寫出《霧裡看花》之前,孫川是惶惶然的。幾年過去了,他又惶惶然了
上研究生的第二年,颳起了“西北風”,中國流行歌曲開始起步。孫川注意到了這個變化,這一年他接觸到了錄音棚。導師不同意他注意力的轉向,嚴肅音樂對流行音樂側目相看。但寒窗苦讀這三年,中國最早一批流行音樂人已火火地上路了。
研究生畢業,孫川或分到中國藝術研究院或分到“大百科全書”這兩個都是要坐班的單位。他想搞創作,能讓他寫東西、不坐班是最好的。他拿起電話本挨個打去,不知打到文化部哪個團,對方說你話說得這么溜,是不是都打好些了?是。不過我不是分不出去,我不願坐班、搞理論,願意到文藝團體。那位好心人說,文化部文藝團體都超編,不可能再要人了。你試試產業團如何?孫川又翻開電話本,在“產業團”這一頁,全總文工團排在第一位。電話撥過去時快5點了,一位分管業務一般不上班的副團長拿起電話,聽孫川做了自我介紹,“您拿著東西來吧”。來時正趕上全總搞一個大的晚會,兩禮拜後孫川正式上班了。
他至今感謝北京電視台的殷雪妮導演和丁百之導演。前者對他信任和青睞,把他推薦給剛剛畢業的大學生楊光,使他創作的《今晚我們相識》的主題歌成為北京老百姓喜歡的一首歌,成為他的成名作。後者用人不拘一格,’95年中秋晚會上,他站在蘇州橋上的那首獨唱,至今還有人會認出他來,哎,你就是在橋上唱歌的那位吧!
成名之始
他深深懷戀以前那個單純的演藝圈
1993年,孫川為中央二台商標法晚會創作的《霧裡看花》播出之後,他拿著一個小白板磁帶送到北京音樂台,他們很單純地播了。播出8周,無數個電話和三千封信使孫川受到了莫大的鼓舞。95年中央電視台把《霧裡看花》拍成MTV,又對它的流傳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這首歌顯示了孫川的才華和勇氣。未創作出《霧裡看花》這前,孫川是惶惶然的,幾年過去了,他雖然又寫出《踏雪尋梅》、《追緣》、《孔雀東南飛》等受歡迎的好歌,但在老百姓自願接受的程度上沒有超過《霧裡看花》,於是他又惶惶然了。他認為其中很大的原因不在個人。如果中國是一個法制健全,版稅制度健全的國家,他可以不靠不喜歡的新作品的稿費謀生,而是靠成功的作品的版稅生活,去一年磨一歌,十年磨一歌,寫想寫的音樂劇和影視音樂。
寫過的歌
大自然的呼吸 演唱:毛 豆
孔雀東南飛 演唱:屠洪剛
濤濤千古情 演唱:崔京浩
感覺挺好 演唱:玫瑰秀
霧裡看花 演唱:那 英
今晚我們相識 演唱:張繼紅
為我加油 演唱:謝小東
踏雪尋梅 演唱:梅 華
向北方 演唱:何 靜
我告訴你 演唱:范琳琳
帶著月光上路 演唱:那 英 呂 方 文 章 劉秋萍
追 緣 演唱:杭天棋
萬事如意 演唱:張 也
青春秘密 演唱:張繼紅
風中行歌 演唱:孫 川
青春通行證演唱:青春美少女(第一代)
中華武魂演唱:孫 川 (1995年武俠記錄片《武之舞-中國武俠電影縱覽》主題曲)
天地武魂演唱:孫 川 (CCTV6 2008 《中國武俠電影人物誌》主題曲)
相關介紹
依舊霧裡看花
《霧裡看花》讓全國的觀眾和聽眾知道了孫川,也讓他在創作的道路上繼續著霧裡看花。箇中的滋味也只有他自己最清楚,人說當局者迷,可孫川是個例外。
我對孫川並不熟,見面我就說了句不中聽的話:“你都快成匠了。”他並沒有惱火我的不恭,而是苦笑著順嘴搭音:“不好意思”。我想這絕對不是對我的謙恭,只是想通過我轉達給熱愛他作品的聽眾們,我沒有辦法去深刻了。他也是絕頂的聰明,告訴我說,人跟人的對話是最好溝通的,要是跟什麼官呀、名人呀、腕兒呀就不好說了。因為那只是他在社會生活中的一個角色,回到家裡與常人無異。別弄什麼角色對角色的交流,忒累。盆兒不大,拿著就夠瞧的了,再端著實在是有點裝那個了。腕兒就是腕兒,給個坡兒咱就下吧,省得寒磣。其實,他希望我象哥們兒跟哥們兒侃山似的隨便,太莊重太嚴肅了就假了。我感覺孫川這大腕兒活的也不輕鬆,心裡肯定有話。我心說:兄弟,對不住了,哪兒疼我可就奔哪兒去了。我知道孫川正功是研究音樂美學的,但現在就音樂本身來說,音樂還在,美學丟了,卯足勁兒“打榜”。幾兩碎銀子,來料加工,活兒出來了,誰還管他手藝潮不潮呀。我把話是遞過去了,接不接可就瞧他的了。孫川看著我樂,我覺得他樂的有點兒勉強。不過,爺們兒就是爺們兒:老哥,我得先解決生存再說發展。音樂美學沒錯,不過我主攻的是技術美學,音樂的產生在前,理論研究在後。理論美學需要技術美學的支持,研究生畢業多年主要是參加創作實踐,霧裡看花的創作就是一種風險,幸運的是這種實踐被聽眾接受了,但是到了喜愛的程度是我沒料到的。音樂美學的本體實際上是個生理過程,樂者樂也。我趕忙打住,這採訪改成上課了,他也樂了。
通俗音樂為技術美學的體現展示了廣闊的空間,孫川的打算不少,但是聽眾依然是他的至愛。他覺得聽眾不賦有音樂的使命,指責聽眾的做法實際是浮躁與淺薄的結合。音樂是神聖的,他帶給人們的是歡樂與溫暖,儘管離神聖還有距離,但是音樂本體對人的愉悅好聽還是終生所求。對音樂美學知者甚少,尤其是用美學理念去指導創作的知音更少,那么總不能霧裡看花。根壯彌堅,何愁陽矯葉蔭時,孫川我們候著呢。